浅谈目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21 20:02李金美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李金美

摘要:在我国,思想政治科目一直处于所谓的支干科目地位,国家、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对其态度一直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国家、学校和教师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策,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由于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挑战,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老师厌教、学生逆反等诸多问题。

(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教育体制不健全,思想政治科目的地位得不到提高,从而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疏导学生的思想、转变学生的观念、塑造学生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完善和发展学生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健全,一直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以社会和集体为本位,忽视了对中学生个人思想动机的尊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而缺乏人文关怀。第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不成熟和不定型性。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二)學校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学校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出现学校忽视、教师厌教的现象。第一,学校的重视不够。在许多学生、老师甚至学校领导的心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目或根据该科目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的比重,把学校的课程分成主科和副科,这样,中学的思想品德课就往往沦为了副科,长期得不到重视。有些学校领导更是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专业可言,它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任何教师都可以胜任,从而也就导致了思想品德课的课时随时被随意调整,为了保证其他所谓的“主修课”的课时及成绩,中学的思想品德课课时也常常被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也就容易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师不愿去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教法、学法以及对有关知识的研究,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得不到更新,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同时中学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学校更多的是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如何取得高分,而忽视了真正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①长期以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产品经济相适应,我国德育目标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模式化,德育目标过于单一,不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育缺乏针对性;二是过于理想化,对所有学生都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过于模式化、理想化的目标要求,根本达不到在学校德育活动中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大量现实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反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另外,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在时间安排方面还存在欠缺。第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保证,影响到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在“教书”的同时也实现“育人”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学校甚至是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却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或是其他教师上课出成绩,总是以该教师所教的班级的期末成绩或升学率来衡量这位教师的教学成效,在学校,成绩的好坏通常是衡量一位教师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样,学校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求学生出成绩,成绩也通常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了。一切都要以成绩来做衡量,以中考、高考的成绩作为评判教师的主要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品德课教师主要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重在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如何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所以也就难以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目的。这样,教师为了学生出成绩,主要还是持“应试教育观”,平时一味地强调高分,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更多的是进行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从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就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制比较片面,长期以来,分数至上的价值观始终在教育体系评价中位于主导地位,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发展目标,主要看学生考试是否能取得高分。这种评价方法忽视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总体来说都比较片面。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初思想政治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值相对没语数外那么高,总体来说,教材内容也相对浅显易懂,使学生重视程度不高以及产生不好好学也能考高分的错误心理。从而导致学生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的忽视,对思想政治的态度极不端正。第一,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初高中学生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以及易受家庭、同龄人、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逆反心理。在犯错误时,不接受教育,不能虚心面对。第二,教师教育目标定位不当,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往往忽视个性差异,企图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说来,有些政治术语过于高深和抽象,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也就谈不上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了;学生学习往往是为应付检查和考试,他们甚至养成了说空话、假话的习惯。对于教育者来说,由于自身认识不够和思想上并不认同,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但实际上注重的更多是应试教育,所以导致学生也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取得思想政治课的高分,追求分数至上,这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本来存在的意义。第二,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②所有这些都在侵蚀着尚未成熟的青年中学生的思想,并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也是困扰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的方法

(一)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和体系

国家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措施,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逐渐多元化,这就需要国家构建多层面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形成多元化且具有成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主要由团委通过纪念日、节日开展的活动及专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社会调查、讲座等阶段性活动为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爱校教育,优良传统教育,让同学们通过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我国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树立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尊严和荣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第三。落实教育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以前,教师教育目标是一种学历教育,学历成为教师从教资格的唯一標准,但在新课改后,学历作为一种任教资格已不能满足要求,学历教育不能解决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从而使教育的目标从学历教育向资格教育的转变。这样,就意味着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学历。中专或大专的学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需要。这就需要落实和完善农村的教师教育体系,用恰当的方式引入更多的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而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学校和教师应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第一,学校和教师要通过政治课使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初步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位,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进行多渠道、开放式的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手段,避免灌输式的说教,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思想政治课有别于其他的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现实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第三,政治课教师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说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③这就说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第四,要充分重视网络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网络所具有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学校应健全校园网站,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大力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效果。同时通过网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切实把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三)学生应改变对思想政治科目厌倦的心理

学生要改变对思想政治科目厌倦的心理,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提高自己对课堂的兴趣。第二,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自己的严格要求、具体方法分不开。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搞好课前预习,在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根据必要的预习提纲,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第三,巧妙设思,培养思维,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同时学生通过这疑问和思考的过程,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第四,转变以分数至上的观念。在掌握理论知识,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在学习的过程中,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认知的同时也要注重践行;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做一个得、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当然,要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进一步发挥它育人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仅仅依靠这些力量还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努力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殿卿、黄秀清:《寻求学校德育新定位》,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2]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7.

[3]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出版.

[4]王乐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5

[5]申继亮,林崇德.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小学教育,1998(1):32-35.

注解:

①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7.

②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7.

③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出版.

猜你喜欢
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