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

2014-10-21 20:04赵继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5期
关键词:道路桥梁技术

赵继辉

【摘要】道路桥梁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在服务人们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得到大规模发展。然而,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常遇到交叉工程的施工问题,如:如何合理选择平面交叉位置、公路选型、夹角等,直接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则重点对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加以分析,以望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交叉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路桥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公路与铁路、公路与公路、乡村公路、管线等相交叉,由于交叉工程综合性较强,涉及多个技术问题,其施工也是路桥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按照工程所处的位置、形式、相交路线等的不同,交叉工程有平面交叉、立体交叉及管线交叉几种,不同的交叉工程对施工技术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平面交叉工程为例,对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进行探讨。

一、合理选择平面交叉位置

在路桥平面交叉工程中,由于工程为公路的交叉口,车流会先分流为直行、左转和右转,再合流驶入欲行方向,在此处可形成分流点、交叉点、合流点等多个冲突点,各个方向的车流可互相干扰,不仅影响到公路的通行能力,还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平面交叉工程中必须做好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时,需根据拟建路桥整体工程的现状、规划及地形,综合考虑环境、地质水文、经济条件等多个因素,选择平面交叉的位置;

平面交叉形式根据公路等级、公路的功能功能、交通流及交通管理方式、公路工程造价等,以交通流畅为前提进行选择,通常需选用交通流畅、冲突区、冲突点少且分散的形式。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区,结合交通管理的具体方式及标志、标线、信号设施等相关设施的布置进行几何设计;平面交叉范围内的公路一般应设计为直线,若不得不选择曲线时,则其半径不应比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小。同时还应满足纵面应力平缓,符合视觉最小竖曲线半径值的要求;

人行通道、横道或天桥设置时,需综合考虑的交通管理方式、人流量、公路等级等,在一些视距不良的小型交叉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反光镜;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除了交流量方面的资料外,还应对工程所处地段交通事故的情况,包括事故原因、数量、程度等进行调研,以为工程的设计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四车道及以上形式的平面交叉,应当结合公路运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此外,针对公路运用中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设计公路道路位置,基于三级、四级公路的平面交叉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将对其不作公路道路位置设计,与此不同的是当三级公路的平米交叉转弯交通量较大时,也应当结合实际运用的现状,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另外,应当根据公路功能、对行车安全、交通延误的影响等,进行平面交叉间距的设置,作为干线公路时,应优先保证一、二级公路的畅通,为了保持足够大的间距,可采用排除纵、横向干扰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设置立体交叉,完善对交通道路的运用。一级、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对其平面交叉进行合理的设置,适合将乡村道路等布置在干线公路相交的次要公路。

二、交叉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前准备。交叉路口施工前与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协商,确定施工方案可行性。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调查,明确地上、地下现有管线及埋藏物,并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保护方案,施工前完善各方面手续、避免和当地村民产生纠纷,根据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方案,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提前按要求制作施工警示标志,合理规划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完成原始地形联合测量等前期测量工作。

2、施工工艺。交叉路口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交通警示标识安设、中央隔离、路缘石

及原有交通标识拆除、便道填筑、排水涵管埋设等施工内容。首先,施工交通警示标识安设,一般不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内,且与土路肩边缘超过25cm,并树立多柱式的标志牌。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加以放样,待放样完成后方可进行人工开挖土坑,埋设警标识。隔离带拆除一般为30m,施工时选择车流量低峰期进行,隔离带拆除期间设置专人指挥交通,隔离带拆除采用25t汽车吊吊装10t拖板车,运至营区场地妥善保管,运距暂按3km考虑。路基填筑过程中根据山皮土的含水量情况,利用洒水车适时洒水湿润。便道边坡采用人工配合1.2m?反铲修坡,边角及局部狭窄区域利用90型汽油平板夯人工夯实。对于排水管函管两侧应设置有排水沟,经从而确保道路两排旁排水的通畅性,在对路基填筑前应在排水沟处埋设钢筋混凝土涵管,直径约80厘米,且埋设长度应根据路基的放坡坡脚来合理规划。施工期间设置专人指挥,埋设涵管后分层回填山皮土,回填至管顶50cm,以后进行振动压实。涵管两侧填土利用90型汽油平板夯人工进行夯实。在施工完成后,对该路段交叉口处改造部位按原道路设计要求进行还原处理。将前期拆除的隔离带、标志标识按地方部门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复原。当然,应注意冬季施工,混凝土工程一般安排在次年的3月份,并且做好相应的技术、生产、资源准备工作,做好相应的检修、保温、防护等,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三、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1、速度。在平面交叉工程中若两条相交的公路无等级、功能之分,且交通量相近,则平面交叉范围内公路的速度应低于路桥整体工程该路段的速度,但应保证速度大于等于该路段的70%;若两条公路有主次之分,则主路速度可与本路段保持一致。次要公路若受条件限制,选择了较低的线形指标或需要改线时,设计速度时可适当降低。对于转弯车道,应结合公路等级、功能、具体的交通管理方式、交通量、交叉类型、拟建地段地形、用地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速度的设计。

2、交角与岔数。若条件允许,则平面交叉工程的交角首选90°,即为直角;若公路为斜交,则交角锐角应≥70°;在特殊情况下,如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交角锐角不得不小于70°时,应保证其≥60°。岔数以≤4条为宜,若>4条,则应选择使用环形交叉,同时岔数宜≤5条,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实行“入路让口”规则管理。

3、间距与渠化设计。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功能、通行、安全等因素确定交叉的具体间距,一般若高等级公路为干线公路,则应间距应足够大,必要时设置立体交叉;若高等级公路为集散公路,则在与干线相交的次要公路上布置乡村道路、地方公路等。对于高等级公路或车道≥4个的公路,须进行渠化设计;低等级公路的转弯处车辆量较大时也应进行渠化设计。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路桥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路桥工程建设中,交叉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合理运用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以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不利因素,方便车辆、人们出行,从而实现我国道路桥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艳.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217.

[2]王红.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4,(2):133.

[3]赵大鹏,王伟良,汪思满,冯琰.上海虹桥枢纽东交通广场、磁浮虹桥站钢结构与土建交叉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1,01:14-15.

[4]李金聚.铁路隧道上下交叉跨越施工技术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6:104-105.

猜你喜欢
道路桥梁技术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