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储藏保鲜技术

2014-10-23 23:52李翠英
科学种养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入窖萼片牛皮纸

李翠英

茄子是夏、秋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大量上市时往往会因滞销而造成积压,如不及时采取保鲜措施,会造成难以避免的损失,现介绍几种茄子储藏保鲜方法,以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一、合理采收

茄子耐热不耐寒,对低温很敏感,在7℃以下储藏会出现冷害。储藏时的主要问题是果柄脱落和果实腐烂,难以长期储藏。用于储藏的茄子,应在果实发育足够大,果皮已着色、光亮平滑,种子尚未发育完全(即刚开始转成黑色)时进行采收;采收过晚,茄子过熟、老化,食用价值降低,采收时最好用剪刀将果柄剪下,储藏时保留大萼片和一小段果柄。

二、采后处理

茄子在储藏期间的病害主要有褐纹病和绵疫病等。在储藏时果柄和萼片易腐烂,并易与果实脱落。果实易长病斑,最后造成全果腐烂。因此,茄子在入窖储藏前一般常用0.01%~0.025%防落素或2,4-滴溶液处理果柄,防止茄果脱把;并用苯甲酸溶液洗果灭菌,以减少果实腐烂。

三、储藏方法

茄子储藏的适温为10~13℃,相对湿度85%~92%;茄子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气调时宜采取低氧气、低二氧化碳指标,以降低呼吸和减少体内乙烯合成,防止果柄脱落和果实老化。

1. 沟藏法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沟,沟深1.2米、宽1~1.5米、长度视茄子的数量而定。茄子采收后先在阴凉处预储,待气温下降后再入沟储藏,以后随气温下降而分层覆土。入沟时将果柄朝下一层层码放,第二层果柄插入第一层空隙处,可码放4~5层,每层码好后覆盖一层牛皮纸或干净的干草。埋藏茄子时,每隔3~4米竖一通风筒或预温筒,以保持沟内适宜温度。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使茄子保鲜储藏40~60天。

2. 窖藏法

①建窖。秋分至寒露时选择地势较高地块,挖东西向底宽1米、上口宽1.2米、深1米、长20米左右的坑,东西两端留窖门(坑壁的倾斜度要根据土壤情况而定,防止坍塌)。窖坑四周再堆16~17厘米高的土墙。同时在南北两侧壁按2.3~2.7米距离相互交错地挖好通风孔,以备必要时进行通风。窖坑挖好后,经过数日暴晒,使水分蒸发,再盖窖顶。先在土地上每隔1.7米,南北向铺设一根檩,檩上铺17厘米厚玉米秸秆和2厘米厚干土,入窖后随天气转冷再陆续加厚,最后窖顶土达17~23厘米厚即可。在窖中央留一个0.8米见方的窖口,以便人员出入和通风。

②入窖。入窖最好在凉爽的早晨进行,这样不会影响窖温。入窖前在窖底先铺一层6~7厘米厚的干沙土,以调节窖内湿度,避免茄子入窖湿度过大。在靠窖口和两端要留出1~1.7米的空地,以便管理。第一层茄子柄向下埋入土中,第二层茄柄向右上方倾斜,第三层茄柄向左上方倾斜,每层两侧茄柄向外,逐层码至50厘米高左右,一般码3层,若茄子较小,可码4层。码好后上面先覆盖一层用蒲草编成的薄席,席上再覆一层牛皮纸,这样在储藏时期果实之间可保持较高的温度,入窖后东西两端的窖门可先用玉米秸等遮盖,当窖温稳定时,再用土把窖口封严。

③入窖后管理。由于窖北有风障挡风,窖南有风障遮阴,窖内受日晒和北风的影响较小,所以窖内温度变化也小。一般窖内温度应保持在9~10℃;温度大于10℃时,夜间把通气口打开,次晨日出时再盖好以避免日光暴晒;温度低于9℃时,中午打开通气孔通风升温。因为茄子上面覆盖蒲草席和牛皮纸,这样可较窖温高1℃左右,而且可减少外界气温影响。因后期不宜每天进出,但当窖口1米处温度在5~8℃时,窖内温度为9~10℃,茄子间温度略高于10℃;当窖口1米处温度低于5℃时,随温度下降冷害和腐烂将会加重。入窖初期,因外界气温较高,茄子本身呼吸作用也较活跃,窖温急剧增高或接近15℃,只用窖口通风不能降温时,则应在夜晚将窖门和通气孔全部打开,次晨日出前再盖好。这个时期的降温工作要特别注意。为了保持茄子的新鲜品质,窖中一般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半个月的储藏后,果面便凝有一层细微的水珠,这样果面才不致萎蔫。但湿度过高易发生绵疫病。此外,要经常检查,入窖初期每5天检查1次,后期每10天检查1次。凡果面光泽度较差,萼片边缘稍有萎蔫而尖端向上反卷者应先上市,这样可陆续供应到12月底。

3. 塑料袋储藏法

将选好的茄子装入高密度聚乙烯袋内,封存或敞开袋口,当袋内氧气含量为10%~20%,二氧化碳含量为1%左右,乙烯含量低于0.1毫克/升,温度保持在13℃时,能保持其原有品味和鲜度4周左右。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 邮编:413100)

猜你喜欢
入窖萼片牛皮纸
挑山竹的技巧
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研究
冬季蔬菜窖藏方法
系1. 征镒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a
习酒浓香型制酒糟醅接种探讨
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
1~5月美国牛皮纸上市量同比减少1.1%
奇特优雅的尾萼兰
番茄萼片形态的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