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园地被植物种类调查

2014-10-23 11:05徐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蜀山藤本鸢尾

徐斌

摘 要:通过对蜀山森林公园地被植物种类的调查得知,蜀山森林公园共有地被植物共有70种37科61属。其中,草本类42种,隶属22科38属;藤本类4种,隶属4科4属;灌木类24种,隶属13科21属。

关键词: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园;地被植物;种类调查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26-05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es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Shu Mountain Forest Park

Xu Bin

(The Ring Park in Hefei City,Hefei 23000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species of the Shu mountain forest park in Hefei ground cover plants investigation that we know,the types of Shu mountain forest parks plants species are divided into 82 kinds,47 sections and 73 genus. Among them,herbaceous plants has a total number of 42 kinds,attach to 22 section and 38 genus;Liana has a total number of 14 kinds,attach to 14 section and1 4 genus;Shrub plants has a total number of 26 kinds,attach to 13 section and 21 genus.

Key words:Hefei city;Shu mountain forest park;Ground cover plants;Species survey

蜀山森林公园坐落于合肥西郊的蜀山,距市中心约10km,面积566hm2,海拔284m,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蜀山系大潜山余脉,由火山喷发而成,因火山活动而形成蜀山区的矿泉水蕴藏量丰富。蜀山森林公园南接合肥政务新区,东邻合肥高新开发区,北邻合肥市长江西路。蜀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周长7.75km,海拔284m,最大坡度30°,最小坡度5°,地形起伏,土层深厚;地带性植物被为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蜀山森林公园作为一个以“山”为主的大型园林,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恢复开福寺、蜀井、龙王庙等名胜古迹,成为一个环境优雅、文化品位较高、娱乐功能较强的现代化综合森林公园。

地被植物在植物学上认为,是覆盖在阴湿处的苔藓、地衣及其它一些覆地生长的低等植物[1]。园林地被植物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覆盖在地表面的矮生草本植物、茎叶密集的矮生灌木、矮竹类及蔓生藤本植物,是依靠种子繁殖的高等植物,高度控制在1m以下[2]。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一般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灌木类地被植物,草本地被植物,矮生竹类地被植物,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蕨类地被植物,以及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以及耐盐碱能力强的。我国具有丰富的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尤其是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能以及经济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通过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将会逐步从现有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中选育出更多更好、能够应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需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一定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的新地被植物。笔者通过对蜀山森林公园地被植物种类的调查与分析,为蜀山森林公园进一步打造成更高规格的生态旅游景点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3]。

1 地被植物种类调查统计与分析

根据蜀山森林公园内的具体情况,以玉兰园为中心,将其划分为4个调查区域:第一区为玉兰园至樱花园区域;第二区为玉兰园与月季园之间的区域;第三区为月季园以东至苗木生产基地东南区域;第四区为枫树林周边区域。通过对几个区域的地被植物进行实地抽样调查,走访当地有关技术人员,并对所调查的地被植物种类进行记录、整理、归纳及统计,同时结合相关资料对部分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分析得出最终结果。

1.1 第一区地被植物调查统计及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第一区共有地被植物23种,隶属17科,21属,详见表1。其中,草本植物13种,隶属9科,11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56.52%;藤本植物3种,隶属3科,3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13.04%;灌木植物7种,隶属5科,7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30.43%。该区主要是以草本类地被植物为主,其中主要有矮牵牛(Petunia)、地锦草(Euphorbia maculata)等。由于受当地季节气候及植物配置的种类选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该区内至今尚有少部分地表处于裸露状态。建议可适当多栽植一些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最好是一些常绿植物,如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等,通过合理的搭配,使各个季节都有地被植物的覆盖。

表1 第一区地被植物种类

[科名\&属名\&植物名称\& 学名\&生长习性\&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石竹属\&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草本\&柏科 Cupressaceae\&圆柏属\&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小灌木\&百合科 Liliaceae\&沿阶草属\&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草本\&茄科 Solanaceae\&碧冬茄属 \&矮牵牛 \&Petunia \&草本 \&五加科 Araliaceaeendprint

\&常春藤属\&常春藤\&Hedera helix\&常绿藤本\&芍药科 Paeoniaceae\&芍药属\&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灌木\&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马齿苋属\&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草本\&大戟科 Euphorbiaceae\&大戟属\&地锦草\&Euphorbia maculata\&草本\&蔷薇科 Rosales\&蔷薇属\&月季\&Rosa chinensis\&灌木\&睡莲科 Nymphaeaceae\&莲属 \&荷花\&Nelumbo nucifera\&草本\&\&睡莲属\&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草本\&仙人掌科 Cactaceae\&令箭荷花属\&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草本\&禾本科 Gramineae\&赤竹属\&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灌木\&\&箬竹属 \&矮箬竹 \&Indocalamus pedalis\&灌木\&\&箣竹属 \&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灌木\&\&芦竹属 \&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草本\&鸢尾科 Iridaceae\&鸢尾属\&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多年生草本\&\&鸢尾属 \&鸢尾\&Iris tectorum\&多年生草本\&夹竹桃科 Apocynaceae\&络石属\&络石\&Trachelospermum\&常绿藤本\&葡萄科 Vitaceae\&爬山虎属\&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藤本\&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八仙花属\&草绣球 \&Hydrangea macrophy\&灌木\&锦葵科 Malvaceae\&锦葵属\&锦葵 \&Malva sylvestris\&多年生草本\&]

1.2 第二区地被植物调查统计及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第二区共有地被植物27种,隶属15科,27属,详见表2。其中,草本植物17种,隶属7科,17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62.96%;藤本植物4种,隶属4科,4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14.81%;灌木植物6种,隶属3科,6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22.22%。该区在地被植物种类配置上稍显无序,且以绿色地被植物为主,颜色上有些单调。建议可以多选取一些花色丰富,持续时间长或枝叶观赏性好的植物种类进行栽植,如美人蕉(Canna indica)、绣球绣线菊(Spiraea blumei)等。并尽量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取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栽植,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以达到更加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表2 第二区地被植物种类

[科名\&属名\&植物名称\&学名\&生长习性\&百合科 Liliaceae\&沿阶草属\&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草本\&\&沿阶草属\&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草本\&豆科 Leguminosae\&紫藤属\&紫藤\&Wisteria sinensis\&藤本\&\&玉簪属\&玉簪\&Hosta plantaginea \&草本\&\&萱草属\&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草本\&五加科 Araliaceae

\&常春藤属\&常春藤\&Hedera helix\&常绿藤本\&葡萄科 Vitaceae\&爬山虎属\&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藤本\&木犀科 Oleaceae\&连翘属\&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落叶灌木\&\&丁香属\&紫丁香\&Syringa oblata\&落叶灌木\&\&女贞属\&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落叶灌木\&禾本科 Gramineae\&地毯草属\&地毯草 \&Axonopus compressus\&草本\&\&羊茅属 \&高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 \&草本\&\&早熟禾属\&早熟禾 \&Poa annua\&草本\&\&狗牙根属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草本\&苋科 Amaranthaceae\&苋属\&红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草本\&旋花科 Convolvulaceae\&马蹄金属\&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草本\&黄杨科 Buxaceae\&黄杨属\&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灌木\&菊科 Compositae\&金盏菊属\&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草本\&\&雏菊属\&雏菊\&Bellis perennis\&草本\&鸢尾科 Iridaceae\&鸢尾属\&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多年生草本\&\&鸢尾属 \&鸢尾\&Iris tectorum\&多年生草本\&茄科 Solanaceae\&碧冬茄属\&矮牵牛 \&Petunia\&草本\&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八仙花属\&草绣球 \&Hydrangea macrophy\&灌木\&锦葵科 Malvaceae\&锦葵属\&锦葵 \&Malva sylvestris\&多年生草本\&\&绣线菊属\&绣球绣线菊\&Spiraea blumei\&落叶灌木\&夹竹桃科 Apocynaceae\&络石属\&络石\&Trachelospermum\&常绿藤本\&]

1.3 第三区地被植物调查统计及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第三区共有地被植物25种,隶属16科,25属,详见表3。其中,草本植物15种,隶属9科,15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60.00%;藤本植物4种,隶属4科,4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16.00%;灌木植物6种,隶属4科,4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24.00%。此区藤本植物比较零散,而且面积非常的少,尽管有一些较珍贵的野生藤本植物,但是总体来说搭配不够合理与协调。因此,应注意物种间的合理搭配,以及垂直空间的合理应用,达到各物种间的和谐相处,如可以建设些沟渠,在河岸边设置绿化带植一些草坪植物品种,如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等,既可以保持水土,又能够与周边的水景相映成趣;也可以搭配些水边乔木,做到高低错落,多变中达到统一。endprint

表3 第三区地被植物种类

[科名\&属名\&植物名称\&学名\&生长习性\&石蒜科 Amaryllidaceae\&玉帘属\&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多年生草本\&\&石蒜属\&石蒜\&Lycoris radiata\&多年生草本\&美人蕉科 Cannaceae\&美人蕉属\&美人蕉\&Canna indica\&多年生草本\&木犀科 Oleaceae\&素馨属\&迎春\&Jassminum nudiflorum\&落叶灌木\&车前草科 Plantaginaceae\&车前草属\&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多年生草本\&黄杨科 Buxaceae\&黄杨属\&瓜子黄杨\&Buxus microphy\&灌木\&禾本科 Gramineae\&车轴草属\&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多年生草本\&\&车轴草属\&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多年生草本\&五加科 Araliaceae\&常春藤属\&常春藤\&Hedera\&常绿攀援藤本\&鸢尾科 Iridaceae\&鸢尾属\&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多年生草本\&\&鸢尾属 \&鸢尾\&Iris tectorum\&多年生草本\&茄科 Solanaceae\&碧冬茄属\&矮牵牛 \&Petunia\&草本\&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八仙花属\&草绣球 \&Hydrangea macrophy\&灌木\&锦葵科 Malvaceae\&锦葵属\&锦葵 \&Malva sylvestris\&多年生草本\&\&蜀葵属\&蜀葵\&Althaearosea\&二年生草本\&杜鹃花科 Ericaceae\&杜鹃花属\&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木\&\&黄杨属\&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灌木\&\&黄杨属\&雀舌黄杨\&Buxus harlandii\&灌木\&\&燕麦草属\&燕麦草\&Arrhenatherus elatius\&草本\&百合科 Liliaceae\&沿阶草属\&山麦冬\&Liriope spicata\&多年生草本\&\&沿阶草属\&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多年生草本\&\&萱草属\&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多年生草本 \&豆科 Leguminosae\&紫藤属\&紫藤\&Wisteria sinensis\&藤本\&葡萄科 Vitaceae\&爬山虎属\&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藤本\&夹竹桃科 Apocynaceae\&络石属\&络石\&Trachelospermum\&常绿藤本\&]

1.4 第四区地被植物调查统计及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第四区共有地被植物21种,隶属11科,21属,详见表4。其中,草本植物10种,隶属5科,10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47.62%;藤本植物3种,隶属3科,3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14.29%;灌木植物8种,隶属5科,8属,约占该区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38.09%。该区物种稍显单调,然而各种植物间的培植比较合理,草本与木本植物搭配既考虑到了垂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把握了水平空间上的面积构建,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没有沟渠,对于水生植物来说难以在此地发展,造成了布局稍显单调。为了使这一区的环境更加优美而富有变化,应重点建设些沟渠,多种些水生植物,如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等。

表4 第四区地被植物种类

[科名\&属名\&植物名称\&学名\&生长习性\&黄杨科 Buxaceae\&黄杨属\&瓜子黄杨\&Buxus microphylla\&灌木\&鸢尾科 Iridaceae\&鸢尾属\&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草本\&\&鸢尾属\&鸢尾\&Iris tectorum\&草本\&豆科 Leguminosae\&紫藤属\&紫藤\&Wisteria sinensis\&藤本\&\&车轴草属\&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草本\&葡萄科 Vitaceae\&爬山虎属\&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藤本\&禾本科 Gramineae\&刚竹属\&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灌木\&\&箬竹属\&矮箬竹\&Indocalamus pedalis\&灌木\&\&早熟禾属\&早熟禾\&Poa annua\&一年生草本\&蔷薇科 Rosales\&蔷薇属\&月季\&Rosa chinensis\&灌木\&禾本科 Gramineae\&早熟禾属\&早熟禾\&Poa annua\&一年生草本\&石蒜 Amaryllidaceae\&玉帘属\&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草本\&\&石蒜属\&石蒜\&Lycoris radiata\&草本\&豆科 Leguminosae\&车轴草属\&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草本\&禾本科Gramineae\&赤竹属\&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灌木\&\&箬竹属\&矮箬竹\&Indocalamus pedalis\&灌木\&\&箣竹属\&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灌木\&\&芦竹属\&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草本\&\&素馨属\&迎春\&Jassminum nudiflorum\&落叶灌木\&夹竹桃科 Apocynaceae\&络石属\&络石\&Trachelospermum\&常绿藤本\&]endprint

2 结论与讨论

2.1 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整理和分类,得知蜀山森林公园共有地被植物70种37科63属。其中,草本植物42种,隶属22科,38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60.00%;藤本植物4种,隶属4科,4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5.71%;灌木植物24种,隶属13科,19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34.29%。这说明蜀山森林公园内拥有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且主要以草本类为主,又由于背靠蜀山,园内阳光充足,如果水源相当优越的话,非常利于地被植物的生长。但由于园内部分区域的地被植物配置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该景区内至今尚有少部分地表处于裸露状态,且部分区域在造景时选择所栽植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如地被植物主要选择草本类,对一些藤本类或小灌木类地被植物选择较少,搭配也不够合理,造成了植物景观在颜色上稍显单调,观赏价值有所下降。此外,该景区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水生植物的选种和配置上不够重视,使得所建造的水景不够灵秀,这些都属于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2 讨论 20世纪以来,人类建设城市的壮举使城市远离了自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自然环境的合理维护与改善,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对园林植被资源在城市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城市森林公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4]。森林公园林的建设主要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营造宁静、深邃、活泼的氛围。其中,构成森林公园林的主体是树木,而基础是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5]。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地生态景现、生态群落的构建基础,也是园林绿地实现生态管理的重要基础,在森林公园林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被植物在森林公园林中的应用必须遵循目的性原则、美学原则和生态原则,其应用主要有大面积地被、耐阴地被、园林装饰地被、悬挂和蔓生地被等形式。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呈现出以传统品种为主导、重视新品种和乡土植物、常绿地被比例较大等特点,丰富地被景观、提高地被植物配置水平和发展城市自然地被是地被植物发展的方向[6]。

正是顺应了这个发展方向,在蜀山森林公园建园创意与设计上充分利用景区内的自然地形,以林木环绕为基调,以生态环境为重点,并采用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势造景,配置以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营造出一个极具田园风格的综合型生态旅游景点。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园内的植物种类配置还不够完美,相关配套设施也还不够完备,因此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必须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也即把美的地方衬托得更美,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优美景观[7]。如地被植物与上层植物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叶色、花色和果色,因而在群落搭配时要使上下层的色彩协调,叶期、花期错落有序,有丰富的季相变化[8],如水生鸢尾(Iris hexag)、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迎春(Jassminum nudiflorum)等。在自然风景区、人工湿地等自然环境中,地被植物的配置应以自然式为主,尽量营造出天然的风貌,如在溪边、湖畔配置一些耐水湿的地被植物如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蝴蝶花(Iris japonica)、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石蒜(Lycoris radiata)等。并可将耐水湿的地被植物配置于山石、溪边,如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等,再配上游鱼或叠水,从而构成天然山石溪涧景观,衬托出清新、典雅的意境。总之,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不可单纯地考虑美观因素或者追求新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才是关键。同时立足本地,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乡土种类[9],适当引进外来品种,以丰富森林公园内的地被景观。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72-78.

[2]周定瑞.园林地被植物及其应用[J].园林,2006(5):42-43.

[3]张群,傅玉兰,李罡.地被植物在合肥市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6.

[4]王浙浦.森林公园林——二十一世纪城市园林的理论基础[J].中国园林,1999,(3):35-36.

[5]李文广,庞端华.关于建设森林公园林城市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2(3):5-7.

[6]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19(9):54-57.

[7]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58-63.

[9]王昌腾,林云跃.丽水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在园林中的选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4):653-654.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2 结论与讨论

2.1 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整理和分类,得知蜀山森林公园共有地被植物70种37科63属。其中,草本植物42种,隶属22科,38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60.00%;藤本植物4种,隶属4科,4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5.71%;灌木植物24种,隶属13科,19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34.29%。这说明蜀山森林公园内拥有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且主要以草本类为主,又由于背靠蜀山,园内阳光充足,如果水源相当优越的话,非常利于地被植物的生长。但由于园内部分区域的地被植物配置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该景区内至今尚有少部分地表处于裸露状态,且部分区域在造景时选择所栽植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如地被植物主要选择草本类,对一些藤本类或小灌木类地被植物选择较少,搭配也不够合理,造成了植物景观在颜色上稍显单调,观赏价值有所下降。此外,该景区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水生植物的选种和配置上不够重视,使得所建造的水景不够灵秀,这些都属于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2 讨论 20世纪以来,人类建设城市的壮举使城市远离了自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自然环境的合理维护与改善,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对园林植被资源在城市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城市森林公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4]。森林公园林的建设主要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营造宁静、深邃、活泼的氛围。其中,构成森林公园林的主体是树木,而基础是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5]。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地生态景现、生态群落的构建基础,也是园林绿地实现生态管理的重要基础,在森林公园林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被植物在森林公园林中的应用必须遵循目的性原则、美学原则和生态原则,其应用主要有大面积地被、耐阴地被、园林装饰地被、悬挂和蔓生地被等形式。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呈现出以传统品种为主导、重视新品种和乡土植物、常绿地被比例较大等特点,丰富地被景观、提高地被植物配置水平和发展城市自然地被是地被植物发展的方向[6]。

正是顺应了这个发展方向,在蜀山森林公园建园创意与设计上充分利用景区内的自然地形,以林木环绕为基调,以生态环境为重点,并采用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势造景,配置以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营造出一个极具田园风格的综合型生态旅游景点。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园内的植物种类配置还不够完美,相关配套设施也还不够完备,因此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必须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也即把美的地方衬托得更美,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优美景观[7]。如地被植物与上层植物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叶色、花色和果色,因而在群落搭配时要使上下层的色彩协调,叶期、花期错落有序,有丰富的季相变化[8],如水生鸢尾(Iris hexag)、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迎春(Jassminum nudiflorum)等。在自然风景区、人工湿地等自然环境中,地被植物的配置应以自然式为主,尽量营造出天然的风貌,如在溪边、湖畔配置一些耐水湿的地被植物如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蝴蝶花(Iris japonica)、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石蒜(Lycoris radiata)等。并可将耐水湿的地被植物配置于山石、溪边,如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等,再配上游鱼或叠水,从而构成天然山石溪涧景观,衬托出清新、典雅的意境。总之,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不可单纯地考虑美观因素或者追求新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才是关键。同时立足本地,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乡土种类[9],适当引进外来品种,以丰富森林公园内的地被景观。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72-78.

[2]周定瑞.园林地被植物及其应用[J].园林,2006(5):42-43.

[3]张群,傅玉兰,李罡.地被植物在合肥市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6.

[4]王浙浦.森林公园林——二十一世纪城市园林的理论基础[J].中国园林,1999,(3):35-36.

[5]李文广,庞端华.关于建设森林公园林城市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2(3):5-7.

[6]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19(9):54-57.

[7]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58-63.

[9]王昌腾,林云跃.丽水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在园林中的选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4):653-654.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2 结论与讨论

2.1 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整理和分类,得知蜀山森林公园共有地被植物70种37科63属。其中,草本植物42种,隶属22科,38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60.00%;藤本植物4种,隶属4科,4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5.71%;灌木植物24种,隶属13科,19属,约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34.29%。这说明蜀山森林公园内拥有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且主要以草本类为主,又由于背靠蜀山,园内阳光充足,如果水源相当优越的话,非常利于地被植物的生长。但由于园内部分区域的地被植物配置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该景区内至今尚有少部分地表处于裸露状态,且部分区域在造景时选择所栽植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如地被植物主要选择草本类,对一些藤本类或小灌木类地被植物选择较少,搭配也不够合理,造成了植物景观在颜色上稍显单调,观赏价值有所下降。此外,该景区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水生植物的选种和配置上不够重视,使得所建造的水景不够灵秀,这些都属于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2 讨论 20世纪以来,人类建设城市的壮举使城市远离了自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自然环境的合理维护与改善,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对园林植被资源在城市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城市森林公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4]。森林公园林的建设主要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营造宁静、深邃、活泼的氛围。其中,构成森林公园林的主体是树木,而基础是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5]。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地生态景现、生态群落的构建基础,也是园林绿地实现生态管理的重要基础,在森林公园林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被植物在森林公园林中的应用必须遵循目的性原则、美学原则和生态原则,其应用主要有大面积地被、耐阴地被、园林装饰地被、悬挂和蔓生地被等形式。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呈现出以传统品种为主导、重视新品种和乡土植物、常绿地被比例较大等特点,丰富地被景观、提高地被植物配置水平和发展城市自然地被是地被植物发展的方向[6]。

正是顺应了这个发展方向,在蜀山森林公园建园创意与设计上充分利用景区内的自然地形,以林木环绕为基调,以生态环境为重点,并采用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势造景,配置以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营造出一个极具田园风格的综合型生态旅游景点。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园内的植物种类配置还不够完美,相关配套设施也还不够完备,因此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必须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也即把美的地方衬托得更美,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优美景观[7]。如地被植物与上层植物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叶色、花色和果色,因而在群落搭配时要使上下层的色彩协调,叶期、花期错落有序,有丰富的季相变化[8],如水生鸢尾(Iris hexag)、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迎春(Jassminum nudiflorum)等。在自然风景区、人工湿地等自然环境中,地被植物的配置应以自然式为主,尽量营造出天然的风貌,如在溪边、湖畔配置一些耐水湿的地被植物如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蝴蝶花(Iris japonica)、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石蒜(Lycoris radiata)等。并可将耐水湿的地被植物配置于山石、溪边,如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等,再配上游鱼或叠水,从而构成天然山石溪涧景观,衬托出清新、典雅的意境。总之,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不可单纯地考虑美观因素或者追求新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才是关键。同时立足本地,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乡土种类[9],适当引进外来品种,以丰富森林公园内的地被景观。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72-78.

[2]周定瑞.园林地被植物及其应用[J].园林,2006(5):42-43.

[3]张群,傅玉兰,李罡.地被植物在合肥市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6.

[4]王浙浦.森林公园林——二十一世纪城市园林的理论基础[J].中国园林,1999,(3):35-36.

[5]李文广,庞端华.关于建设森林公园林城市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2(3):5-7.

[6]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19(9):54-57.

[7]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58-63.

[9]王昌腾,林云跃.丽水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在园林中的选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4):653-654.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蜀山藤本鸢尾
野鸢尾
鸢尾,只绽放一天的彩虹女神
藤本花卉课徒稿(二十三)
鸢尾素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外福来的藤本图鉴
花卉藤本课徒稿(六)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鸢尾苷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木质藤本多样性及其攀援方式*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