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后稻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2014-10-23 11:10练有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烤烟水稻

练有生

摘 要: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插植规格及不同施钾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宜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在氮磷基础上施纯钾5kg/667m2,是获得烟后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关键词:烤烟;水稻;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40-02

烤烟、水稻是武平县十方镇的主要农作物,早季种植烤烟,晚季种植水稻已成为当地主要的栽培模式。为探讨烟后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根据福建省武平县农技站安排,笔者于2013年晚季进行了烟后稻高产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为指导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叶坑村天后宫,试验地为沙底灰泥田,耕作层质地中壤,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均匀,早季多年种植烤烟。

1.2 试验材料 天优3301、谷优1186、Ⅱ优1273,共3个水稻品种。

1.3 试验方法 水稻播种期为6月17日,采用湿润育秧,插秧期7月15日,秧龄28d。试验采用天优3301、谷优1186、II优1273共3个水稻品种,33.3cm×20.0cm、26.7cm×20.0cm、26.7cm×23.3cm共3个不同插植规格,施钾量为每667m2施纯钾5kg、8kg、11kg共 3个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1)。共设9个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67m2,小区之间筑小田埂,并用薄膜包埂防止肥水串流影响试验效果,周围设1.5m保护行。

表1 烟后稻高产栽培L9(34)正交试验设计

[处理号\&A品种\&B插植规格(cm×cm)\&C施钾量(kg/667m2)\&1(A1B1C1)\&天优3301\&33.3×20.0\&5\&2(A1B2C2)\&天优3301\&26.7×20.0\&8\&3(A1B3C3)\&天优3301\&26.7×23.3\&11\&4(A2B1C2)\&谷优1186\&33.3×20.0\&8\&5(A2B2C3)\&谷优1186\&26.7×20.0\&11\&6(A2B3C1)\&谷优1186\&26.7×23.3\&5\&7(A3B1C3)\&II优1273\&33.3×20.0\&11\&8(A3B2C1)\&II优1273\&26.7×20.0\&5\&9(A3B3C2)\&II优1273\&26.7×23.3\&8\&]

1.4 试验过程 基肥于7月15日每667m2施17%碳酸氢铵40kg,12%过磷酸钙25kg,分蘖肥于7月21日每667m2施46%尿素7.5kg,60%氯化钾按设计用量50%作基肥,50%作分蘖肥分2次施下。7月25日每667㎡用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g兑水60kg喷雾1次,8月21日每667m2用4%井冈霉素水剂200mL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1次,9月10日每667m2用40%丙溴磷乳油100mL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5g兑水60kg喷雾1次。

1.5 数据统计 成熟时考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各小区分别单独收割,单独晒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从表2可知,在品种因素中,天优3301平均产量最高,为529.133kg/667m2,其次是谷优1186,平均产量为447.067kg/667m2,最低是II优1273,平均产量为434.967kg/667m2;在插植规格因素中,33.3cm×20.0cm平均产量最高,为483.233kg/667m2,其次是26.7cm×23.3cm,平均产量为472.000kg/667m2,最低的是26.7cm×20.0cm,平均产量为455.933kg/667m2,呈插植密度越高,产量反而降低的趋势;在施钾量因素中,每667m2施纯钾8kg的平均产量最高,为479.067kg/667m2,其次是每667m2施纯钾11kg,平均产量为467.133kg/667m2,最低的是每667m2施纯钾5kg,平均产量为464.967kg/667m2,呈当施钾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施钾量过多有减产趋势(其原因是当地连续几年实行烟—稻轮作栽培,种植烤烟时每年都施下较多钾肥,以致土壤中钾元素比较丰富所致)。品种的极差为94.166,插植规格的极差为27.300,施钾量的极差为14.100。

表2 烟后稻高产栽培L9(34)正交试验结果

[处理号\&因素\&折合产量

(kg/667m2)\&产量

名次\&A品种\&B插植规格

(cm×cm)\&C施钾量

(kg/667m2)\&1(A1B1C1)\&天优3301\&33.3×20.0\&5\&543.7\&1\&2(A1B2C2)\&天优3301\&26.7×20.0\&8\&520.0\&3\&3(A1B3C3)\&天优3301\&26.7×23.3\&11\&523.7\&2\&4(A2B1C2)\&谷优1186\&33.3×20.0\&8\&464.8\&4\&5(A2B2C3)\&谷优1186\&26.7×20.0\&11\&436.5\&8\&6(A2B3C1)\&谷优1186\&26.7×23.3\&5\&439.9\&7\&7(A3B1C3)\&II优1273\&33.3×20.0\&11\&441.2\&6\&8(A3B2C1)\&II优1273\&26.7×20.0\&5\&411.3\&9\&9(A3B3C2)\&II优1273\&26.7×23.3\&8\&452.4\&5\&均值1\&529.133\&483.233\&464.967\&\&\&均值2\&447.067\&455.933\&479.067\&\&\&均值3\&434.967\&472.000\&467.133\&\&\&极差\&94.166\&27.300\&14.100\&\&\&]

2.2 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在3个考察因素中,品种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主次顺序如下:品种>插植规格>施钾量,得出烟后稻最优高产栽培模式为A1B1C2,即品种为天优3301、插植规格为33.3cm×20.0cm、每667m2施纯钾量为8kg。此组合未在试验方案中出现。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因素\&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显著性\&品种\&15748.709\&2\&68.480\&19.000\&*\&密植规格\&1129.616\&2\&4.912\&19.000\&\&施钾量\&345.909\&2\&1.504\&19.000\&\&误差\&229.98\&2\&\&\&\&]

3 结论与讨论

(1)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插植规格及不同施钾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考察因素中,品种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主次顺序如下:品种>插植规格>施钾量。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最优高产栽培模式为A1B1C2,即品种为天优3301、插植规格为33.3cm×20.0cm、每667m2施纯钾量为8kg。

(2)本试验品种间产量差异大,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烟后稻产量的关键。

(3)本试验插植规格间的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说明3种插植规格任选一种即可,但从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虫能力和减少插秧工作量考虑,宜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

(4)本试验施钾水平间的产量差异小,经方差分析,差异为不显著,从提高经济效益考虑,选择每667m2施纯钾量5kg为宜。

综上所述,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宜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在氮磷基础上施纯钾5kg/667m2是获得烟后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插植规格及不同施钾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宜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在氮磷基础上施纯钾5kg/667m2,是获得烟后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关键词:烤烟;水稻;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40-02

烤烟、水稻是武平县十方镇的主要农作物,早季种植烤烟,晚季种植水稻已成为当地主要的栽培模式。为探讨烟后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根据福建省武平县农技站安排,笔者于2013年晚季进行了烟后稻高产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为指导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叶坑村天后宫,试验地为沙底灰泥田,耕作层质地中壤,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均匀,早季多年种植烤烟。

1.2 试验材料 天优3301、谷优1186、Ⅱ优1273,共3个水稻品种。

1.3 试验方法 水稻播种期为6月17日,采用湿润育秧,插秧期7月15日,秧龄28d。试验采用天优3301、谷优1186、II优1273共3个水稻品种,33.3cm×20.0cm、26.7cm×20.0cm、26.7cm×23.3cm共3个不同插植规格,施钾量为每667m2施纯钾5kg、8kg、11kg共 3个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1)。共设9个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67m2,小区之间筑小田埂,并用薄膜包埂防止肥水串流影响试验效果,周围设1.5m保护行。

表1 烟后稻高产栽培L9(34)正交试验设计

[处理号\&A品种\&B插植规格(cm×cm)\&C施钾量(kg/667m2)\&1(A1B1C1)\&天优3301\&33.3×20.0\&5\&2(A1B2C2)\&天优3301\&26.7×20.0\&8\&3(A1B3C3)\&天优3301\&26.7×23.3\&11\&4(A2B1C2)\&谷优1186\&33.3×20.0\&8\&5(A2B2C3)\&谷优1186\&26.7×20.0\&11\&6(A2B3C1)\&谷优1186\&26.7×23.3\&5\&7(A3B1C3)\&II优1273\&33.3×20.0\&11\&8(A3B2C1)\&II优1273\&26.7×20.0\&5\&9(A3B3C2)\&II优1273\&26.7×23.3\&8\&]

1.4 试验过程 基肥于7月15日每667m2施17%碳酸氢铵40kg,12%过磷酸钙25kg,分蘖肥于7月21日每667m2施46%尿素7.5kg,60%氯化钾按设计用量50%作基肥,50%作分蘖肥分2次施下。7月25日每667㎡用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g兑水60kg喷雾1次,8月21日每667m2用4%井冈霉素水剂200mL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1次,9月10日每667m2用40%丙溴磷乳油100mL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5g兑水60kg喷雾1次。

1.5 数据统计 成熟时考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各小区分别单独收割,单独晒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从表2可知,在品种因素中,天优3301平均产量最高,为529.133kg/667m2,其次是谷优1186,平均产量为447.067kg/667m2,最低是II优1273,平均产量为434.967kg/667m2;在插植规格因素中,33.3cm×20.0cm平均产量最高,为483.233kg/667m2,其次是26.7cm×23.3cm,平均产量为472.000kg/667m2,最低的是26.7cm×20.0cm,平均产量为455.933kg/667m2,呈插植密度越高,产量反而降低的趋势;在施钾量因素中,每667m2施纯钾8kg的平均产量最高,为479.067kg/667m2,其次是每667m2施纯钾11kg,平均产量为467.133kg/667m2,最低的是每667m2施纯钾5kg,平均产量为464.967kg/667m2,呈当施钾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施钾量过多有减产趋势(其原因是当地连续几年实行烟—稻轮作栽培,种植烤烟时每年都施下较多钾肥,以致土壤中钾元素比较丰富所致)。品种的极差为94.166,插植规格的极差为27.300,施钾量的极差为14.100。

表2 烟后稻高产栽培L9(34)正交试验结果

[处理号\&因素\&折合产量

(kg/667m2)\&产量

名次\&A品种\&B插植规格

(cm×cm)\&C施钾量

(kg/667m2)\&1(A1B1C1)\&天优3301\&33.3×20.0\&5\&543.7\&1\&2(A1B2C2)\&天优3301\&26.7×20.0\&8\&520.0\&3\&3(A1B3C3)\&天优3301\&26.7×23.3\&11\&523.7\&2\&4(A2B1C2)\&谷优1186\&33.3×20.0\&8\&464.8\&4\&5(A2B2C3)\&谷优1186\&26.7×20.0\&11\&436.5\&8\&6(A2B3C1)\&谷优1186\&26.7×23.3\&5\&439.9\&7\&7(A3B1C3)\&II优1273\&33.3×20.0\&11\&441.2\&6\&8(A3B2C1)\&II优1273\&26.7×20.0\&5\&411.3\&9\&9(A3B3C2)\&II优1273\&26.7×23.3\&8\&452.4\&5\&均值1\&529.133\&483.233\&464.967\&\&\&均值2\&447.067\&455.933\&479.067\&\&\&均值3\&434.967\&472.000\&467.133\&\&\&极差\&94.166\&27.300\&14.100\&\&\&]

2.2 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在3个考察因素中,品种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主次顺序如下:品种>插植规格>施钾量,得出烟后稻最优高产栽培模式为A1B1C2,即品种为天优3301、插植规格为33.3cm×20.0cm、每667m2施纯钾量为8kg。此组合未在试验方案中出现。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因素\&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显著性\&品种\&15748.709\&2\&68.480\&19.000\&*\&密植规格\&1129.616\&2\&4.912\&19.000\&\&施钾量\&345.909\&2\&1.504\&19.000\&\&误差\&229.98\&2\&\&\&\&]

3 结论与讨论

(1)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插植规格及不同施钾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考察因素中,品种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主次顺序如下:品种>插植规格>施钾量。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最优高产栽培模式为A1B1C2,即品种为天优3301、插植规格为33.3cm×20.0cm、每667m2施纯钾量为8kg。

(2)本试验品种间产量差异大,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烟后稻产量的关键。

(3)本试验插植规格间的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说明3种插植规格任选一种即可,但从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虫能力和减少插秧工作量考虑,宜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

(4)本试验施钾水平间的产量差异小,经方差分析,差异为不显著,从提高经济效益考虑,选择每667m2施纯钾量5kg为宜。

综上所述,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宜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在氮磷基础上施纯钾5kg/667m2是获得烟后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插植规格及不同施钾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宜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在氮磷基础上施纯钾5kg/667m2,是获得烟后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关键词:烤烟;水稻;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40-02

烤烟、水稻是武平县十方镇的主要农作物,早季种植烤烟,晚季种植水稻已成为当地主要的栽培模式。为探讨烟后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根据福建省武平县农技站安排,笔者于2013年晚季进行了烟后稻高产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为指导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叶坑村天后宫,试验地为沙底灰泥田,耕作层质地中壤,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均匀,早季多年种植烤烟。

1.2 试验材料 天优3301、谷优1186、Ⅱ优1273,共3个水稻品种。

1.3 试验方法 水稻播种期为6月17日,采用湿润育秧,插秧期7月15日,秧龄28d。试验采用天优3301、谷优1186、II优1273共3个水稻品种,33.3cm×20.0cm、26.7cm×20.0cm、26.7cm×23.3cm共3个不同插植规格,施钾量为每667m2施纯钾5kg、8kg、11kg共 3个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1)。共设9个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67m2,小区之间筑小田埂,并用薄膜包埂防止肥水串流影响试验效果,周围设1.5m保护行。

表1 烟后稻高产栽培L9(34)正交试验设计

[处理号\&A品种\&B插植规格(cm×cm)\&C施钾量(kg/667m2)\&1(A1B1C1)\&天优3301\&33.3×20.0\&5\&2(A1B2C2)\&天优3301\&26.7×20.0\&8\&3(A1B3C3)\&天优3301\&26.7×23.3\&11\&4(A2B1C2)\&谷优1186\&33.3×20.0\&8\&5(A2B2C3)\&谷优1186\&26.7×20.0\&11\&6(A2B3C1)\&谷优1186\&26.7×23.3\&5\&7(A3B1C3)\&II优1273\&33.3×20.0\&11\&8(A3B2C1)\&II优1273\&26.7×20.0\&5\&9(A3B3C2)\&II优1273\&26.7×23.3\&8\&]

1.4 试验过程 基肥于7月15日每667m2施17%碳酸氢铵40kg,12%过磷酸钙25kg,分蘖肥于7月21日每667m2施46%尿素7.5kg,60%氯化钾按设计用量50%作基肥,50%作分蘖肥分2次施下。7月25日每667㎡用95%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g兑水60kg喷雾1次,8月21日每667m2用4%井冈霉素水剂200mL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1次,9月10日每667m2用40%丙溴磷乳油100mL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5g兑水60kg喷雾1次。

1.5 数据统计 成熟时考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各小区分别单独收割,单独晒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从表2可知,在品种因素中,天优3301平均产量最高,为529.133kg/667m2,其次是谷优1186,平均产量为447.067kg/667m2,最低是II优1273,平均产量为434.967kg/667m2;在插植规格因素中,33.3cm×20.0cm平均产量最高,为483.233kg/667m2,其次是26.7cm×23.3cm,平均产量为472.000kg/667m2,最低的是26.7cm×20.0cm,平均产量为455.933kg/667m2,呈插植密度越高,产量反而降低的趋势;在施钾量因素中,每667m2施纯钾8kg的平均产量最高,为479.067kg/667m2,其次是每667m2施纯钾11kg,平均产量为467.133kg/667m2,最低的是每667m2施纯钾5kg,平均产量为464.967kg/667m2,呈当施钾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施钾量过多有减产趋势(其原因是当地连续几年实行烟—稻轮作栽培,种植烤烟时每年都施下较多钾肥,以致土壤中钾元素比较丰富所致)。品种的极差为94.166,插植规格的极差为27.300,施钾量的极差为14.100。

表2 烟后稻高产栽培L9(34)正交试验结果

[处理号\&因素\&折合产量

(kg/667m2)\&产量

名次\&A品种\&B插植规格

(cm×cm)\&C施钾量

(kg/667m2)\&1(A1B1C1)\&天优3301\&33.3×20.0\&5\&543.7\&1\&2(A1B2C2)\&天优3301\&26.7×20.0\&8\&520.0\&3\&3(A1B3C3)\&天优3301\&26.7×23.3\&11\&523.7\&2\&4(A2B1C2)\&谷优1186\&33.3×20.0\&8\&464.8\&4\&5(A2B2C3)\&谷优1186\&26.7×20.0\&11\&436.5\&8\&6(A2B3C1)\&谷优1186\&26.7×23.3\&5\&439.9\&7\&7(A3B1C3)\&II优1273\&33.3×20.0\&11\&441.2\&6\&8(A3B2C1)\&II优1273\&26.7×20.0\&5\&411.3\&9\&9(A3B3C2)\&II优1273\&26.7×23.3\&8\&452.4\&5\&均值1\&529.133\&483.233\&464.967\&\&\&均值2\&447.067\&455.933\&479.067\&\&\&均值3\&434.967\&472.000\&467.133\&\&\&极差\&94.166\&27.300\&14.100\&\&\&]

2.2 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在3个考察因素中,品种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主次顺序如下:品种>插植规格>施钾量,得出烟后稻最优高产栽培模式为A1B1C2,即品种为天优3301、插植规格为33.3cm×20.0cm、每667m2施纯钾量为8kg。此组合未在试验方案中出现。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因素\&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比\&F临界值\&显著性\&品种\&15748.709\&2\&68.480\&19.000\&*\&密植规格\&1129.616\&2\&4.912\&19.000\&\&施钾量\&345.909\&2\&1.504\&19.000\&\&误差\&229.98\&2\&\&\&\&]

3 结论与讨论

(1)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插植规格及不同施钾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考察因素中,品种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主次顺序如下:品种>插植规格>施钾量。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最优高产栽培模式为A1B1C2,即品种为天优3301、插植规格为33.3cm×20.0cm、每667m2施纯钾量为8kg。

(2)本试验品种间产量差异大,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烟后稻产量的关键。

(3)本试验插植规格间的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说明3种插植规格任选一种即可,但从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度,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虫能力和减少插秧工作量考虑,宜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

(4)本试验施钾水平间的产量差异小,经方差分析,差异为不显著,从提高经济效益考虑,选择每667m2施纯钾量5kg为宜。

综上所述,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烟后稻宜选用天优3301等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择33.3cm×20.0cm的插植规格,在氮磷基础上施纯钾5kg/667m2是获得烟后稻高产高效的关键。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烤烟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