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音茶栽培技术研究

2014-10-23 11:17林胜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乌龙茶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营建金观音茶叶生态茶园,选择自然立地条件,无环境污染的基地栽培,周围应有森林树木,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促进茶树生长。茶园内种植180株/hm2珍贵树木,让鸟类栖息,以虫治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茶叶生长,提高茶叶品质。茶园内的树木在光合作用下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氧气),使金观音茶叶生长成为无公害茶叶。

关键词:乌龙茶;金观音茶叶;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54-03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Jinguanyin Tea

Lin Shengjie

(Guangqiao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Anxi County,Anxi 362441,China)

Abstract:Construction of Jinguanyin tea ecological tea garden,choose the natural site conditions of cultivation,base with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due to the surrounding forest trees,tea water conservation,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promote the growth of tea. Every hectare tea garden to grow 180 strains of precious trees,trees can let the bird,insect,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diseases,promote the growth of tea,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In the tea garden trees can absorb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 during photosynthesis,spit out the fresh air(oxygen),the growth of Jinguanyin tea become a pollution-free tea.

Key words:Oolong tea;Jinguanyin tea;Cultivation techniques;Research

金观音是铁观音茶叶和黄旦茶叶杂交的优良品种,属灌木型,经多年无性繁殖,表现出繁殖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制乌龙茶,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金观音香味特征。人们长期饮食金观音茶,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提神,降低血脂,抗疲劳,延缓衰老,防治糖尿病等功效。金观音茶树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且整齐,持嫩性较强。近几年来,笔者对金观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对茶树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对制成乌龙茶茶叶品质、质量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安溪县官桥镇镇办场岚峰格。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无环境污染,一年四季气候暖和,雨水充足,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20.5℃,1月份平均气温17℃,极低温-1℃,7月份平均气温25℃,极高温34℃,全年≥10℃的活动积温7 000℃,年均降雨量

1 800mm,空气相对湿度81%左右,无霜期348d。试验地的海拔高度406~482m,坡位下,坡向东南,坡度为12°。建园山顶上有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杨梅、台湾相思、卷斗青冈、枫香树等树种,林木茂盛。建园地属荒山荒地,植被芒萁骨、五节芒、苦竹。土壤为酸性黄红壤,土层腐殖质层一般,肥力中等,pH值4.6~6.5,属Ⅲ类立地级的荒山荒地,适宜金观音茶栽培。

2 金观音栽培技术

2.1 规划整地

2.1.1 规划 2010年11月下旬开始规划,规划在镇办场岚峰格山腰下,种植优良茶树品种金观音,栽培面积2.0hm2,种植茶树株行距28cm×30cm,每hm2种植76 000~

90 000株。山顶有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杨梅、台湾相思、卷斗青冈、枫香树等树种,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持山腰下金观音茶园里的土壤湿润,促进茶叶生长。尤其在茶园里套种阔叶树红椿、降香黄檀、肉桂、火力楠等珍贵树种180株/hm2,让鸟类栖息,即减少了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提高金观音茶叶质量。

2.1.2 整地 2010年12月上旬开始整地,开垦陡坡(8~16°),捡去杂物,整成平畦。畦长度根据地形而定,每畦宽度130~160cm。在畦中挖条沟,深50~60cm。将沟中的黄红壤挖放在一边,再把原来挖出来的表土回填沟中,并施过磷酸钙,与沟中的土壤搅拌均匀。然后把原沟中挖出来的黄红壤打碎成细土,挖回覆盖畦面。

2.2 苗木选择 选择优质金观音茶苗,枝叶均匀、茂盛,叶片革质层厚,无病虫害,茶苗规格平均高26cm,地径粗0.22cm以上,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茶苗苗木来源:由铁观音茶叶发源地西坪镇尧山村办茶场育苗。

2.3 精细栽植 2011年1月下旬,于下雨天后穴中土壤湿润时栽植。当天起苗,打黄泥浆(黄泥浆是用93%的黄红壤细土,6%的黄牛鲜大便和1%的钙镁磷搅拌均匀后,加水而制成的泥浆)后直接种植。同时,套种植珍贵树种阔叶树红椿、降香黄檀、肉桂、火力楠珍贵树种180株/hm2,并在茶园周围种植马尾松、木荷、酸枣、卷斗青冈等混交林带(隔离茶园),预防茶园的茶叶受到周围的环境污染。栽植时,先将茶苗放在穴中扶正,分层填土,然后将土壤踏实,采用“一埋二提三踩”方式栽植。在种植时,将原来的苗径距在地面上增加1~2cm,并把穴面松土壅成面包型,这样可预防长期气候干旱穴面干燥,使茶叶苗木不会枯干,或长期下雨穴中不会积水,造成苗木根系腐烂死亡。整畦苗木种植后,再用稻草畦面覆盖3~5cm,可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并在茶园地里套种部分短期生长的农作物,如大豆、花生、地瓜等,以耕代抚,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茶树生长。根据2011年1月下旬的栽培统计,金观音茶叶苗木基本成活,成活率达到99.92%。endprint

2.4 肥水管理 在茶园上面或茶园旁边建立水池,金观音茶叶苗木栽培之后,若天气发生变化干旱,茶苗要注意灌溉,若长期下大雨,茶园要注意排涝,预防茶园苗木浸水,造成苗木死亡,这样可减少经济损失。茶苗种植40d左右,可以施农家肥,并用细土覆盖,避免肥料蒸发而影响茶树的肥料元素吸收,使茶幼树在一定的时期内能逐渐吸收到肥料,促进茶树生长。也可根外施肥,喷洒发酵1%的人尿水或0.1%的尿素水,使苗木快速生长,及时萌芽、抽梢。

2.5 病虫病防治 金观音茶叶一般病虫害发生较少,但也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2.5.1 生物防治 可引入各种天敌捕食,以虫治虫。在茶园常见的捕食昆虫有瓢虫、革令步行虫、蜘蛛等,寄生昆虫有寄生蜂和寄生蝇两大类,这些寄生性昆虫都会产卵生于其它昆虫的卵、幼虫或蛹的体内外,致使昆虫死亡。在茶园中种植红椿、降香黄檀、肉桂、火力楠等珍贵树种,让鸟类吃虫,蝙蝠食虫,天敌治虫,可减少茶园中的虫害发生。此外,还可以培养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来消灭害虫,或利用微生物互相颉颃关系来防治病害,常用的有青虫苗、杀螟杆菌、白僵菌等。

2.5.2 物理防治 在成片的金观音茶园内,可设几盏激光的灯光,并在激光的灯光下建立水池,在水池的水面上放一些柴油,夜间用激光引诱害虫,使害虫落入水池中死亡。

2.5.3 化学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可用808菌剂可湿性粉剂或807菌粉剂防治,或波尔多液、亚硫合剂等。

2.6 采茶修剪 茶苗栽培后,由于立地条件好,土壤肥沃疏松湿润,苗木成活率高,茶树生长快。一季茶稍抽梢20~27cm,当茶树生长到秋季50~60cm时,即可采茶,一般采摘茶叶片2~3叶。2011年1月下旬栽培的茶叶,经过3a多的生产技术管理,抚育施肥,茶树生长枝叶茂密。为了提高茶叶生长产量和质量,此时应进行适当修剪,才能保证茶树发芽,促进茶树生长。母树修剪一般高度距地面60cm左右,1a修剪1次,即春茶采摘后修剪,或暑茶后进行修剪,但不管春茶采摘后修剪或秋季前修剪,修剪后都要施肥。要施茶叶专用化肥,这样才能促进茶树生长,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条件分析 金观音茶园试验地设在官桥镇镇办场岚峰格半山腰下,其茶园周围无环境污染。茶园山上有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杨梅、台湾相思、卷斗青冈、枫香树等树种,林木茂密,可保持茶园的土壤湿润,涵养水源,促进茶树生长。在茶园周围营造木荷、酸枣、卷斗青冈混交树木隔离林带,可隔离茶树受大气的环境污染。在茶园里套种红椿、降香黄檀,肉桂、火力楠等珍贵树种,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茶园茶树的生长质量。经过3a的生产,对金观音茶叶进行检测,茶树生长环境、茶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3.2 水质土壤分析 茶园灌溉的水是山泉水,水质纯净、无污染,经检测水质质量符合农作物农田灌溉的水质要求,茶园土壤未受污染。茶园施用肥料,土壤一般都要经过检测,每年都要对茶园的土壤随机抽样化验2次,土壤环境质量经检测化验符合一类环境质量,未受到肥料污染。

3.3 茶叶质量分析 金观音茶园基地经过3a的经营,一年四季春、夏、暑、秋生产,茶青的采摘,对茶叶的验青,按鲜叶质量的“嫩、鲜、净、匀”不同的程度进行检测,其茶叶嫩度均检测符合制成乌龙茶的要求。茶青经过晒青、摇青、炒制、揉烤,多次反复加工制成(工夫茶)茶干—乌龙茶茶叶,外形乌黑,条索卷曲圆,沉重,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茶叶品质极优,经检测符合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NV/T288-95《无公害茶叶》。

参考文献

[1]张宝秀,郭雅玲.新品种茗科1号(金观音)研究与应用综述[J].福建茶叶,2007(113):5-6. (下转94页)

[2]郭吉春,叶乃兴,杨如兴,等.茶杂交种金观音、黄观音的选育与应用[J].福建茶叶,2008,1(116):11-14.

[3]林胜杰,王青天.铁观音茶叶无公海栽培[J].林业实用技术,2006,59(11):16-18.

[4]王国监.栽培基础知识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1):92-103.

[5]刘新.有机茶生产与管理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1(1):81-83.

[6]张福寿.福建省主要珍贵用材林树种造林技术实用手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乌龙茶栽培技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乌龙茶秋季采摘时期调节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的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