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改进国乐的一代宗师(上)

2014-10-29 22:20李岚清
小演奏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刘天华国乐刘半农

李岚清

刘天华,原名刘寿椿,1895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1932年6月8日逝世于北京,年仅三十七岁。刘天华毕生从事民族音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民族器乐的改革,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为我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推进了二胡等民族乐器现代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创立了中国的二胡学派,并创作了“十大二胡独奏名曲”和三首琵琶独奏曲,为我国民族器乐宝库增添了不朽的艺术珍品。

自幼喜爱民乐 刻苦学习音乐

刘天华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宝珊是一位主张新学的教师,哥哥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文学家和文字学家,对刘天华影响较大,弟弟刘北茂受刘天华影响,后来也成为了著名的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刘天华和刘半农、刘北茂三兄弟,以其在音乐、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就,被世人誉为“刘氏三杰”。

刘天华七岁左右就读于父亲在家乡主办的翰墨林小学,开始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他的家乡江阴有着浓郁的民间音乐氛围,不仅有富于生活气息的民歌小调,还汇集了外地的各种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儿时的刘天华就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在家乡,平时有个红白喜事,民间吹打班子的乐声总会吸引刘天华,令他沉醉其中,手舞足蹈;每逢春秋祭祀,刘天华也会跑到附近的庙庵里,聆听动人的钟鼓和悠扬的丝竹,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少年时代的耳濡目染,也培养了刘天华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1909年,刘天华小学毕业后,离开家乡赴常州省立第五中学读书。中学期间,他愈加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当时的校长屠元博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聘请了一些优秀的中外教师(如曾撰写《中乐寻源》的音乐理论家童斐等)前来任教,还常在假日邀请昆曲名家来校献艺、切磋。刘天华每次都去聆听、学习,由此接触到戏曲音乐。在学校的唱歌课上,他开始接触到西洋音乐,并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熟练掌握了西洋铜管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天华因学校停办而返乡,以军乐队员的身份参加了江阴的“反满青年团”。

1913年,十八岁的刘天华随哥哥到上海,在进步戏剧组织“开明剧社”担任乐手等。在此期间,刘天华利用一切机会钻研音乐理论,学习钢琴、小提琴和铜管乐器等西洋乐器。从此,刘天华立志以音乐为终身事业,萌发了“改进国乐”的想法(刘天华所称的“国乐”即现在的民乐)。

1914年,“开明剧社”解散,刘天华回到家乡,经多方奔走,他当上了家乡华澄小学的教员。业余时间,他遍访附近地区的国乐名家和民间艺人,虚心求教。他不畏跋涉之苦,到离学校十几里的顾山镇,向精通丝竹乐器的周少梅学习二胡,还向一位落魄潦倒的民间唢呐手求教。由于为人刚正不阿,不善逢迎,刘天华遭到同事的嫉妒和排斥,任教不满一年即被校方解聘。

1915年春天,刘天华的父亲因家境贫困、累遭逼债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从此,还债和维持全家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他和哥哥的肩上。失业和丧父的不幸,使刘天华忧郁成疾,在贫病交加的逆境中,刘天华借乐抒怀,吐露心声。一次,他无意中在地摊上看到一把用蛇皮竹筒制作的二胡,非常喜爱,便花两角钱买下来,废寝忘食地日夜研习,终于创作出他的二胡曲处女作《病中吟》。该曲经过八年时间的修改和完善,成为他的“十大二胡独奏名曲”之一。

1915年秋,刘天华受聘到母校常州省立第五中学任音乐教师,并兼任校军乐队和丝竹合奏团的指导。从1915年至1922年受聘到北京大学任教之前,刘天华在第五中学任教达七年之久。在这七年间,他一直坚持学习民族乐器。1917年,刘天华再次拜访周少梅,向他系统学习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技法。1918年夏,他向琵琶大师沈肇州学习演奏传统琵琶名曲集《瀛洲古调》,同年创作了另一首二胡曲《月夜》。1920年,他远赴河南开封向古琴家罗滨洲学习古琴,由于后来染上癣疥,才不得不遗憾地抱病而归。

刘天华学习音乐非常刻苦。一个炎热的夏季,他的学生吴伯超去找他,

走近宿舍时只听到悠扬的二胡声,却不见拉二胡的人。吴伯超循声找去,才发现老师为躲避蚊虫叮咬,竟在蚊帐里练习。还有一年暑假,刘天华的好友到他家造访,发现刘天华正汗流浃背地背对着灶膛弹琵琶。当时正是酷暑天气,朋友对他的做法感到惊讶,经询问才得知原来刘天华背上生了一个疖子,这样做是为了借灶膛的热解痒,同时不耽误练琴。刘天华就是通过这样的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正如刘半农所说:“天华性情初不与音乐甚近,而其‘恒与‘毅则非常人所能及。择业既定,便悉全力以赴之,往往练习一器,自黎明至深夜不肯歇,甚至连十数日不肯歇,其艺事之成功由于此,所谓‘人定胜天者非耶?”

刘天华的理想不只是成为二胡演奏家,他还想把自己热爱的二胡音乐推广到民众中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经过长年锲而不舍的学习,刘天华不仅提高了民族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水平,也为他实现挽救垂危的国乐、通过改进国乐来振兴国乐的理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志振兴国乐 为二胡音乐正名

在二十世纪初军阀混战的年代,由于统治当局不重视音乐,国乐命运堪忧,尤其是二胡音乐地位更是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刘天华由衷地感到若再不改进振兴国乐,国乐必将衰亡,因此,他把改进振兴国乐作为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他在改进国乐方面的论述虽然不多,但观点十分明确,他把改进国乐的必要性提高到了挽救国乐的高度。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振兴国乐,1927年,刘天华与徐锡麟、吴伯超等三十六位志同道合者联名发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并邀请蔡元培、刘半农、萧友梅、赵元任等为名誉社员。刘天华在《我对于本社的计划》一文中说:“改进国乐这件事在我的脑中蕴蓄了恐怕已经不止十年,我既然是中国人,又是以研究音乐为职志的人,若然对于垂绝的国乐不能有所补救,当然是件很惭愧的事。”在“重西轻中”和排斥西方文化的“国粹主义”的争论中,中国音乐的出路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刘天华受刘半农、蔡元培等人的影响,确立了改进振兴国乐的理想和目标,并为此付出了终生的努力。

当时二胡在中国民众中比较普遍,但地位低下。就连有些提倡国乐的人也认为胡琴音乐“大都粗鄙淫荡,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不能与古琴、古筝、琵琶、三弦、箫、笛等相提并论,因此,刘天华特别注重通过改进二胡音乐来振兴国乐。早在1921年,刘天华在家乡组织了“暑期国乐研究会”,联络有志于民间音乐改革的有识之士讨论民间音乐,探索二胡、琵琶等乐器的发展方向。

针对轻视二胡音乐的状况,刘天华在理论上也进行了深入的辨析,他满怀激情地指出:“此诚不明音乐之论。要知音乐粗鄙与文雅,全在演奏者的思想与技术及乐曲的组织,故同一乐器之上,七情俱能表现,胡琴又何能例外?”他又说:“在这样音乐奇荒的中国,而又适值民穷才尽的时候,不论哪种乐器、哪种音乐,只要能给人们精神上些许安慰,能表现人们一些艺术思想,都是可贵的。”在提到二胡的作用时,他强调说:“二胡又名南胡,乃胡琴的一种,论及胡琴这种乐器,从前国乐盛行时代,以其为胡乐都鄙视之,一般贱视国乐者,亦连累及之,故自来很少有人将它作为一种正式乐器讨论过,这真是胡琴的不幸。然而环顾国内皮黄、梆子、高腔、滩黄、粤调、汉调以及各地小曲、丝竹合奏、僧道法曲等等,哪一种离得了它?它在国乐史上可与琴、琵琶、三弦、笛的位置相等。”确实如此,二胡在我国不但历史悠久,表现力强,发音接近人声,而且价廉物美,轻便易携,便于演奏。二胡演奏曲目也大多独具特色,雅俗共赏。因此,二胡是一种适合普及、理应受到重视的民族乐器,二胡音乐的地位应该得到提高。

刘天华还有一种可贵的“平民音乐”思想,他反对音乐成为“贵族们的玩具”,提倡音乐“要顾及一般的民众”,他将二胡比喻为“窝窝头和草鞋”,他说:“在今日的中国,或者窝窝头与草鞋的用处比大菜、皮鞋还要大些。”他反对将音乐作为少数人享乐的工具,这和当时其他音乐家倡导的“平民音乐”的观点以及冼星海的“普遍的音乐”的观点一样,都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平民文学”口号影响的结果。

(未完待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天华国乐刘半农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刘半农的“喜诙谐”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刘半农和他的“她”
刘半农“找骂”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王建民与刘文金的二胡音乐创作异同
国乐改进
有一种经典叫特仑苏 《又见国乐》
抗战时期新国乐思想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