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的传说(一)

2014-10-29 07:07宋健华
食品与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阿香甘蔗汁崔氏

宋健华

我国有一些调味品风味独特,是当地的土特产,甚至成为当地一张“名片”。就在这些特色调味品的背后,往往还有一段美丽的民间传说,让人们在品尝这些特色风味时,更平添一份文化的美味。

云阳泉盐

泉盐是重庆云阳县的四大名产之一,这种用深山之泉制出来的盐,精细、洁白,不易受潮。

相传有个胡大人,原在朝中为官,是个大忠臣。皇帝听信奸臣之言,判其死罪。幸亏杜老将军力保,才免一死,削职为民。胡大人带着夫人和女儿雪贞,来到鄂西山区隐居。途中,夫人不幸逝世,他只得与女儿一起,苦渡生涯。过了不久,因为山里缺盐,胡大人腿上长起了疮疖,整日流脓水;雪贞的脖子也肿大了,父女俩好不忧心。

一天,雪贞在河边洗完衣服,忽见一条白龙摇头摆尾,跃出水面,爬上北岸,向永安山区而去。雪贞忙跟踪追寻,一直追到自己家门附近的南面峭壁之下,白龙一眨眼钻进石缝不见了。雪贞发现白龙游过之处,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沟渠,可就是找不到它钻进去的洞穴。

又一天,雪贞在河边发现一只野兔,追到南面峭壁下,白兔一头钻进了石缝。雪贞仔细一看,不就是上回白龙钻进去的地方吗?以后,每次到河边洗衣,她都要到石缝前去看看。终于有一天,她发现石缝里流出一股细细的清泉;尝一尝,咸的。从这天起,父女俩就用接来的咸泉水做菜,过不几天,雪贞的大脖子渐渐地消了;胡大人每日用咸泉水洗涤腿上的烂疮,竟也慢慢地好了。这泉水既能做菜,又能当药,父女俩把它看成了宝贝。

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便出榜招贤,命杜老将军进山寻找隐身在鄂西山区的胡大人,请他入京辅佐国政,但是无功而返。一次杜老将军去四川巡视军情,路过云阳,一时性起便上山打猎。他刚到山腰,忽见一只野兔蹿出,一路紧追慢赶,野兔突然不见了。杜老将军四处寻觅,忽见山边有座茅屋,只听身后有人问道:“先生,你找谁呀?”回转身一看,愣住了,这不是胡大人吗!两人共叙这几年的离别之情。杜老将军希望胡大人入朝议事。胡大人看破红尘,宁愿过隐士生活,不愿入朝。

第二天,杜老将军告辞,胡大人送他到河边,突然,一只白兔从草丛中蹿了出来,杜老将军这回眼明手快,一箭射去,正中白兔后臀。只见白兔负痛逃到石缝前,半个身子挤进去了,半个身子还露在外面,因失血过多,挣扎几下就死了,变成了一只石岩玉兔。杜老将军走上前去,抓住石兔使劲一拉,只听“呼”地一声,一股又粗又猛的泉水喷射而出,顺着白龙留下的沟渠向山下源源流去。胡大人尝了尝,是咸的。人们便把这个出产盐泉的地方叫“白兔泉”,也有叫“白龙泉”的。

台湾蔗糖

台湾蔗糖又叫“女儿香”,据说是位名叫“阿香”的小姑娘发明的。

相传台湾半屏山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姓甘的农民,他老婆接连生了18个孩子,因为家贫抚养不起,死的死,送人的送人,只留下第18个丫头阿香。

有一天,阿香跟着妈妈到北坡去割草、打柴,她像只小蝴蝶似的,到处乱飞,钻进一个茅草似的刺蓬里去了。那茅草一节一节的,有的紫红杆,有的青皮杆,草叶子锋利无比,像一把细齿锯子似的。阿香脸上、手上、腿上被划出了一道道血痕,痛得她哇哇哭着直喊“妈妈”。

妈妈赶紧把她带出来。阿香吮着手指上的血,有股甜味,便告诉妈妈。妈妈想:可能是沾上了那种茅草上的水汁吧?砍了两节一尝,竟然甘甜甘甜的。于是,母女俩便砍下这种茅草,榨出汁来当水喝,起名“甘蔗”。

第二年,妈妈又生了个小阿宝,可是小阿宝没有奶吃,饿得哇哇直哭。阿香想起了北坡的甘蔗,就去砍了一小捆回来,榨出汁来喂给弟弟喝。小弟弟一吃就拉肚子,阿香便烧热给他吃。小弟弟吃着这甜甜的甘蔗汁,咧着小嘴直笑。有一天,阿香正在热甘蔗汁,不提防一只花猫把碗里的一条鱼拖走了,阿香追了好大一阵,等提着鱼回来时,一看甘蔗汁都熬干啦。阿香手指儿沾了一点尝尝,还是那样甜滋滋的。爸爸一看,这比甘蔗汁更便于保存,高兴极了。之后,他们便把甘蔗汁熬成了糖块,冲米汤给小阿宝喝。后来,阿香一家开始熬糖,还办起了一家蔗糖小铺子,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独流老醋

天津市静海县的独流古镇,因盛产独流老醋而荣登中国三大名醋产地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醋乡”。

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船经独流,被岸上飘来的阵阵醋香陶醉,立即口舌生津,精神一振,命人奉上一品,顿感醇厚浓郁,回味香甜,风味绝佳,禁不住龙颜大悦,赞赏不已。从此,独流老醋被钦定为贡品,每年进献皇城。末代皇帝的弟弟、著名的书法家爱新觉罗·溥佐先生欣然题词:“独流老酣,宫廷贡品,传统风味,远近驰名”。

永川豆豉

重庆的永川豆豉,色泽晶莹、光滑油黑、清香散粒、化渣回甜、香气四溢,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

相传,永川豆豉的发明者是一位姓崔的女子。明朝崇祯17年(公元1644年)的一天,崔氏带着几个孩子在家蒸黄豆。黄豆刚刚起锅,张献忠的部队打此路过,崔氏害怕官兵抢人抢豆,慌乱中将满满一筲箕黄豆倒于后院的柴草下,化装成丑陋的老婆婆带着孩子们从后门逃了出去。

半个月后,崔氏回家,突然闻到后院奇香扑鼻,打开后院门搬开柴草,黄灿灿的豆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糊糊生霉发酵的“毛霉豆”。崔氏伤心地哭了起来,本想一气之下扔掉毛霉豆,又觉得那么多豆子白白扔了可惜,当时年年争战民不聊生,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崔氏便将毛霉豆捡出,洗净加盐装在坛子里,以留着荒月家人佐菜下饭用。

想不到,第二年的二三月间,崔氏将“毛霉豆”端到桌上,家人居然争相食之。一位路过跳石河的外地客商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追问崔氏这道唇齿留香的菜叫什么名字。崔氏不好意思说出“毛霉豆”这三个字来,恰见门外一个小男孩的牙齿掉了,又想到外地客商说吃了“毛霉豆”唇齿留香,急中生智脱口说出了“豆齿”这个名字。外地客商将豆齿记成了“豆豉”,一路走一路宣传跳石河的豆豉。永川豆豉的美名就此传开了。从那以后,凡是到永川的各地客商,都要相约到跳石河吃崔氏店里的豆豉。

如今崔氏谪传的崔家后人,将永川豆豉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香甘蔗汁崔氏
膜过滤技术在甘蔗汁澄清中的应用
渴望母爱
阿香婆婆的枣木箱
崔氏腹部八法治疗儿童便秘的教学应用
甘蔗汁多酚氧化酶的提取研究
女屠户阿香
Biotechn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Betelvine (Piper betle L.): A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两性聚丙烯酰胺澄清甘蔗汁的研究
柠檬汁对甘蔗汁保鲜工艺的研究
性格命运,皆在六笑一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