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治:一缕“去行政化”清风

2014-11-06 02:45王了
师道 2014年10期
关键词:去行政化治校行政化

王了

调查处理学校人员是否违规、讨论决定学位授予标准、审查教师是否可以评上教授、教师著作是否涉嫌抄袭……根据《北京大学章程》(公开征求意见稿),北大学生将有机会享受这些权利,同时北大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也将有学生代表参与。(见《新京报》)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说,国内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学术论文水分太多,原创性内容微乎其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大学管理的行政化难辞其咎。此次北大开风气之先河,在国内高校中比较罕见地给予学生颇大的“治校”空间,应该说是为沉闷的大学管理体制吹进了一缕清风。

北大的这次改革,无疑给高校管理模式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首先,如果还原高校本质,无非是教师授业、学生受教,共同钻研学术、提高修养,而要改变当下的高校管理现状,“去行政化”才是根本思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治校”之中,本身就是对学生身份的尊重和对学生能力的一种信任。其次,就学生而言,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是对自身的一种再认识,完成从“被管理者”到“有责任者”的转化。虽说北大这次的改革,学生只占学术委员会10%左右的名额,但北大这次颇为开明的改革,无疑是值得期待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去行政化治校行政化
未来学校的管理理念
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
大学“去行政化”更需去行政思维
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实践问题研究
对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