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晚清德式军制的缺陷

2014-11-10 22:32何薇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晚清缺陷

何薇

[摘 要]近代以来,中国的军事领域发生了重要巨变,尤其是在晚清军事变革的过程中,清政府借鉴当时先进的德国军事制度,建立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支陆军部队。但由于受到晚清社会的大背景限制,特别是传统文化、落后经济、社会风气以及德国目的等方面的影响,晚清陆军只能停留在模仿的程度上,无法触及德国陆军的精华,因此也不可能成为欧洲那样的现代化军队。

[关键词]晚清;德式军制;缺陷

在晚清军事变革的过程之中,德国军制模式对促进晚清军事现代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871年德国赢得普法战争的胜利后,德国的军事制度便纷纷受到各国效仿,德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也畅销各国,晚清军事变革也因此开始以德国军制为蓝本,购买德国先进火炮,并雇佣德国教习引入德国训练操法。从李鸿章的淮军开始,到张之洞的自强军与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均仿照德制,这确实促进了晚清军事的现代化,一方面,统一了兵种,建立了专门的统御和军令系统,使得晚清军制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对德式武器及训练教育的引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军队战斗力,“尤其能发挥扫除文盲、提供现代化技术训练、和培养群体生活观念和爱国心的功能”(1)。不过,受到晚清社会大背景的限制,以德国军制为蓝本的军事现代化成效是有限的,主要表现为一下四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专制主义文化的消极作用。晚清军制虽然仿德,但是在精神教育上却以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为核心,教育士兵绝对服从,这样训练出来的兵无法避免“兵为将有”,自然使得上下级之间如同君臣、师生之间如同父子。特别是北洋新军,一方面运用德国先进的军事理念进行训练,提高了战斗力,另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束缚,因而使得这支军队变得畸形化,后来派系横生与军阀混战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起源于小站的新建陆军就这样逐步演变为一个封建的武装政治集团,”(2)对民国初年的政局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另外,晚清军事制度是完全仿照德制的,清政府也多次派人去德国留学,可惜中国传统文化限制太深,国民民性尚未开放,无法主动认识到军事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虽然早已风靡全球,但到民国时期才开始翻译和流行。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真正开始形成也是在民国之后,特别是在蒋百里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军事才开始有了理论研究。“西方火器化战术自部队装备火绳滑膛枪开始,至20世纪初自动线膛火器的出现,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每前进一步都不仅有战斗队形、战斗程式的演变,更有战术思想观念的转变,”(3)而晚清士兵接受的训练和教育基本不涉及军事理论,因此士兵的思想很容易空洞、短浅、盲目,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战争的意义、国家的意义。《出使九国日记》中有一段记载“盖德国学理至为精深,而武备一门,尤其立国根本。观此一斑,亦足知其强盛之有自来矣。”(4)晚清中国士兵若要领悟其精髓,恐怕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晚清中国经济基础的消极作用。“欧洲军事力量崛起及其军事近代化是建立在军事——商业社会体制的基础上的,而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并不能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和社会需求。”(5)而在近代中国,当兵却“是穷人的一条生路”(6),落后的经济环境使得想要当兵的人,是为了解决全家生计而不是为了保卫国家才去当兵,这样的士兵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欧洲士兵;而且财政的困难也直接导致了军费上的困难,很大程度了限制了新式军事武器、军事教练、军事经验的引入。李鸿章、张之洞多次受困于军队筹饷问题,即使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仍“苦子药无多,不能畅行演习,可见军事之难。虽北洋尚且如此,何论他省。”(7)除了财政方面不能给与支撑,晚清社会的物质基础也远远落后西方。通信与交通是军事战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早在1876年,德国所有电线即已完工,“柏林现与全国各大城,俱已联接一气,消息灵通,”(8)“地底电线共长六千法里(笔者注:约24000公里)。”(9)而清政府于1880年才应李鸿章之请设立电报局,至1887年,“周环渤海,直达朝鲜,计设线路三千余里。”(10)较之德国,晚清的电报事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状态。而中国的铁路建设,自1876年至1911年,共计修建9100公里。“其中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干线以及与这些干线连接的正太、汴洛、胶济、道清四线初步构成一个华北铁路网。在长江以南则仅有沪宁、沪杭、株萍、株长四线。在华南只有广九、广三、潮汕、津厦等短线。在西南只有滇越线。”(11)由此可见,落后的物质基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晚清陆军的发展。

再次,中国传统社会风气的消极作用。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是重文轻武,从古至今新王朝开始的第一件事便是裁兵,以防有功军臣拥兵自重,造成社会不安,威胁王朝统治,于是极力造成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降低士兵的社会地位,千百年来轻武的思想便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社会风气,形成一种“无兵的文化”,即使晚清士兵特别是甲午战后的新式陆军薪饷有所提高,继之士兵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放在晚清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由于受挫,一方面给与士兵现代化的教育训练,另一方面却又牢牢控制住军队,只要有一点空隙就进行压制,无法给与士兵正常的社会坏境来适应地位的变化,因此士兵的主人公意识无法在晚清形成,面对国破家亡,没有足够的使命感,正如蒋方震所言,“中国民性,适于消极之自卫,而不适于积极之攻战。”(12)更重要的是,晚清军制来源于德国,但中国传统的社会风气又无法使得清政府建立一种如德国那样统一的、健全的军事体制,不仅只局限于北洋地区等部分地区,而且军事体制又不完善,晚清新军学习德国建立后备军体制,以保证正规军的来源,但还是一纸空文,不能奏效;学习德国从小培养军事人才,建立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兵官学堂、大学堂,除部分省份响应外,大多不了了之;德国有完善的战时动员制度,而晚清大部分国民还不知动员为何物。只因晚清社会无法像德、日那样有军国主义的熏陶,无法有以当兵为荣的思想,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士兵无法完全发挥其保卫国家的作用,无法真正具有现代国防观念。

最后,德国战略目的不单纯。晚清之所以学习德国军制,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军事力量强大,清政府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德国积极地帮助中国发展军事,包括提供军事教练、装备等,更主要的是想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获取中国的军事情报,防止中国军事真正的崛起;而中德之间大量的军火贸易也仅仅是出于“俾斯麦政府对于重工业利益的关顾”(13);再者,“想在德国一旦对法国或者俄国作战的场合利用中国武力的想法,也未尝不起重要的作用”(14)。因此,德国带着这种不单纯的战略目的,使得中国效仿德制训练出来的新兵,自然不可能成为欧洲那样的现代化军队。

综上所述,晚清对德国军制的模仿与应用确实促进了中国军事的现代化,但更主要的是,这里的模仿只是表面的东西,德国军事的精髓并没有学到,特别是对士兵的教育和改造,仍是旧式的封建教育,结果使得新军的训练不仅没有达到抵御外侮的效果,反而造成国内长期的军事混乱、民不聊生。不过总的来说,新军的训练以及外国资源的注入仍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一件大事,即使效果适得其反,但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为以后中国军事各方面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中孚.近代中国军事因革与现代化运动[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期,1983(6).

[2]田玄.皖军[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平志伟.中西方战术比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4]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5]崔国才,王喆,薛晓荣.论中国军事近代化中的德国因素[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5).

[6]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M].上海:三联书店,1980.

[7]丁进军.北洋新军初期武备情形史料[J].历史档案,1989(2).

[8][法]统将欧盟辑著,吴宗濂等译文,潘元善等执笔.德国陆军考.卷三[M].江南制造局,1902.

[9][法]统将欧盟辑著,吴宗濂等译文,潘元善等执笔.德国陆军考.卷四[M].江南制造局,1902.

[10]李鸿章.李鸿章全集[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11]金士宣.中国铁路发展史[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12]蒋方震.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M]//来新夏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北洋军阀(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3][德]施丢克尔著,乔松译.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63.

[14]同上.

注释:

(1)赵中孚:《近代中国军事因革与现代化运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期,1983年6月

(2)田玄:《皖军》,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3)平志伟:《中西方战术比较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4)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页

(5)崔国才,王喆,薛晓荣:《论中国军事近代化中的德国因素》,《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73页

(7)丁进军:《北洋新军初期武备情形史料》,《历史档案》1989年02期

(8)[法]统将欧盟辑著、(清)吴宗濂等译文、(清)潘元善等执笔:《德国陆军考》卷三,江南制造局1902年铅印本,第19页

(9)[法]统将欧盟辑著、(清)吴宗濂等译文、(清)潘元善等执笔:《德国陆军考》卷四,江南制造局1902年铅印本,第11页

(10)李鸿章:《北洋电线报销折》,《李鸿章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79页

(11)金士宣:《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12)蒋方震:《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来新夏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北洋军阀》(一),第1039页

(13)[德]施丢克尔著,乔松译:《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57页

(14)[德]施丢克尔著,乔松译:《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58页

猜你喜欢
晚清缺陷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且虔诚,且宽容
有情总被无情恼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