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14-11-10 05:09陈翠红
科技资讯 2014年13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

陈翠红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类很多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然而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定位不同,如何根据课程定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定位 教学资源库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00-02

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依然是计算机、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近几年,虽然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很多院校做了很多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改革策略展开研究。

1 课程教学现存在问题

1.1 课程定位模糊

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对课程定位比较模糊,不清楚本课程在所授专业中的课程定位,不主动去了解课程在专业中的课程定位,拿到课程就开始教学,教师因课程定位不准不能合理设计教学,学生因缺失课程定位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没有清晰的思路,不知道学习该课程将来要干什么,从而缺失学习的主动性。

1.2 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阶段,很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不明确课程定位,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很难拿捏,过深或过浅,导致学不致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教学方法不恰当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推崇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手段,但是不够系统化,而有些则依然依附于表面,没有真正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

1.4 考核方式不公平

选取一种合适的考核方式对检测课程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价值,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考核模式上,通过调查,很多学院采用期末实操考核的比较多,就是在学期期末的时候用几个任务让学生完成,而还有一些学校采用一些等级考试模拟系统考试,事实上,一次考核是很难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难以公正公平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摸索,笔者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策略,重点探究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设计。

2.1 清晰课程定位

在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中,每一个专业开设每一门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定位,《C语言程序设计》在不同的专业其专业定位不同,如在软件技术等专业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定位,对后继编程的支撑作用非常大;而在电子类专业则是为单片机编程做好准备。定位清晰了,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定位,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需告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作用与价值,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思路清晰,并且更具学习的主动性。

2.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定位,不同的专业所授课程内容应有不同,以笔者所在学校软件技术和应用电子专业来作比较,对于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而言,因后继课程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依赖程度较大,所以学生需要深入学习C语言的知识,除了掌握基础编程之外,对指针、结构体、文件等内容均要做到熟练掌握与运用;而对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而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只是为单片机编程做好铺垫,最重要的是掌握基础编程的知识,详细授课内容安排可参考表1、表2。

2.3 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2.3.1 广泛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举例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全过程,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2 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项目和案例教学贯穿在课程的主要章节中,通过“项目细化”→“任务导向”→“相关案例”→“知识链接”→“实验实训”→“常见问题总结”的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3 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巧妙使用电子教室等软件开展教学;利用校园网的优势,依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重点地选取再学习的内容,并能通过网络自测系统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大大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率。

2.3.4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提供开放的实训环境

除传统的课堂实验外,组织学生参与C程序设计兴趣小组、C程序设计大赛等。学校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并安排指导教师给予辅导。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不仅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4灵活运用过程考核

鉴于期末一次性考核的弊端,笔者摸索出更切实有效的考核模式,即过程考核模式,可以从教学的中后期开始,将考核穿插到实训环节,教师给出任务,学生提交任务的解决方案(即程序),然后通过学生自评,同学点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展开并生成每次的成绩,最后整合成综评成绩,不仅能公平公正地实施考核,也让学生感觉乐在其中。

3 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多专业开设,实践证明,在清晰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方法手段,灵活运用考核方式必然会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宇容.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2-25.

[2] 宋金生.浅析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3(21):109.endprint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类很多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然而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定位不同,如何根据课程定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定位 教学资源库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00-02

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依然是计算机、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近几年,虽然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很多院校做了很多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改革策略展开研究。

1 课程教学现存在问题

1.1 课程定位模糊

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对课程定位比较模糊,不清楚本课程在所授专业中的课程定位,不主动去了解课程在专业中的课程定位,拿到课程就开始教学,教师因课程定位不准不能合理设计教学,学生因缺失课程定位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没有清晰的思路,不知道学习该课程将来要干什么,从而缺失学习的主动性。

1.2 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阶段,很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不明确课程定位,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很难拿捏,过深或过浅,导致学不致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教学方法不恰当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推崇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手段,但是不够系统化,而有些则依然依附于表面,没有真正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

1.4 考核方式不公平

选取一种合适的考核方式对检测课程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价值,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考核模式上,通过调查,很多学院采用期末实操考核的比较多,就是在学期期末的时候用几个任务让学生完成,而还有一些学校采用一些等级考试模拟系统考试,事实上,一次考核是很难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难以公正公平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摸索,笔者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策略,重点探究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设计。

2.1 清晰课程定位

在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中,每一个专业开设每一门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定位,《C语言程序设计》在不同的专业其专业定位不同,如在软件技术等专业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定位,对后继编程的支撑作用非常大;而在电子类专业则是为单片机编程做好准备。定位清晰了,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定位,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需告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作用与价值,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思路清晰,并且更具学习的主动性。

2.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定位,不同的专业所授课程内容应有不同,以笔者所在学校软件技术和应用电子专业来作比较,对于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而言,因后继课程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依赖程度较大,所以学生需要深入学习C语言的知识,除了掌握基础编程之外,对指针、结构体、文件等内容均要做到熟练掌握与运用;而对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而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只是为单片机编程做好铺垫,最重要的是掌握基础编程的知识,详细授课内容安排可参考表1、表2。

2.3 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2.3.1 广泛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举例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全过程,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2 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项目和案例教学贯穿在课程的主要章节中,通过“项目细化”→“任务导向”→“相关案例”→“知识链接”→“实验实训”→“常见问题总结”的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3 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巧妙使用电子教室等软件开展教学;利用校园网的优势,依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重点地选取再学习的内容,并能通过网络自测系统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大大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率。

2.3.4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提供开放的实训环境

除传统的课堂实验外,组织学生参与C程序设计兴趣小组、C程序设计大赛等。学校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并安排指导教师给予辅导。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不仅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4灵活运用过程考核

鉴于期末一次性考核的弊端,笔者摸索出更切实有效的考核模式,即过程考核模式,可以从教学的中后期开始,将考核穿插到实训环节,教师给出任务,学生提交任务的解决方案(即程序),然后通过学生自评,同学点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展开并生成每次的成绩,最后整合成综评成绩,不仅能公平公正地实施考核,也让学生感觉乐在其中。

3 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多专业开设,实践证明,在清晰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方法手段,灵活运用考核方式必然会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宇容.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2-25.

[2] 宋金生.浅析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3(21):109.endprint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类很多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然而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定位不同,如何根据课程定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定位 教学资源库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00-02

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依然是计算机、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近几年,虽然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很多院校做了很多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改革策略展开研究。

1 课程教学现存在问题

1.1 课程定位模糊

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对课程定位比较模糊,不清楚本课程在所授专业中的课程定位,不主动去了解课程在专业中的课程定位,拿到课程就开始教学,教师因课程定位不准不能合理设计教学,学生因缺失课程定位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没有清晰的思路,不知道学习该课程将来要干什么,从而缺失学习的主动性。

1.2 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阶段,很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不明确课程定位,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很难拿捏,过深或过浅,导致学不致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教学方法不恰当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推崇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手段,但是不够系统化,而有些则依然依附于表面,没有真正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

1.4 考核方式不公平

选取一种合适的考核方式对检测课程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价值,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考核模式上,通过调查,很多学院采用期末实操考核的比较多,就是在学期期末的时候用几个任务让学生完成,而还有一些学校采用一些等级考试模拟系统考试,事实上,一次考核是很难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难以公正公平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摸索,笔者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策略,重点探究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设计。

2.1 清晰课程定位

在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中,每一个专业开设每一门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定位,《C语言程序设计》在不同的专业其专业定位不同,如在软件技术等专业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定位,对后继编程的支撑作用非常大;而在电子类专业则是为单片机编程做好准备。定位清晰了,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定位,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需告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作用与价值,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思路清晰,并且更具学习的主动性。

2.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定位,不同的专业所授课程内容应有不同,以笔者所在学校软件技术和应用电子专业来作比较,对于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而言,因后继课程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依赖程度较大,所以学生需要深入学习C语言的知识,除了掌握基础编程之外,对指针、结构体、文件等内容均要做到熟练掌握与运用;而对于应用电子专业学生而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只是为单片机编程做好铺垫,最重要的是掌握基础编程的知识,详细授课内容安排可参考表1、表2。

2.3 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2.3.1 广泛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程序举例时,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全过程,最关键的是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2 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项目和案例教学贯穿在课程的主要章节中,通过“项目细化”→“任务导向”→“相关案例”→“知识链接”→“实验实训”→“常见问题总结”的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3 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巧妙使用电子教室等软件开展教学;利用校园网的优势,依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重点地选取再学习的内容,并能通过网络自测系统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大大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率。

2.3.4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提供开放的实训环境

除传统的课堂实验外,组织学生参与C程序设计兴趣小组、C程序设计大赛等。学校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并安排指导教师给予辅导。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不仅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4灵活运用过程考核

鉴于期末一次性考核的弊端,笔者摸索出更切实有效的考核模式,即过程考核模式,可以从教学的中后期开始,将考核穿插到实训环节,教师给出任务,学生提交任务的解决方案(即程序),然后通过学生自评,同学点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展开并生成每次的成绩,最后整合成综评成绩,不仅能公平公正地实施考核,也让学生感觉乐在其中。

3 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多专业开设,实践证明,在清晰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方法手段,灵活运用考核方式必然会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宇容.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2-25.

[2] 宋金生.浅析高职高专《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3(21):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