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题解题策略

2014-11-11 02:46刘红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陆游储备赏析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红笺小字,个个含愁”之幽会弃妇怀情之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之感……其情真挚动人,其辞藻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不怪乎中国许多文学大师对传袭千年之久的诗词大加褒扬。但是由于古诗词意蕴深厚和学生鉴赏基础薄弱,古诗词鉴赏题往往是失分重地。鉴于此,特谈谈古诗词鉴赏题的解题策略。

一.读诗须扣题,有注莫放过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间的关系。例如唐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和《西塞山怀古》,由题目可知,两首诗词均为怀古诗。怀古的作品往往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目的。通过分析题目我们把握了诗歌的体式,在进一步的鉴赏时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再如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标题中的“愤”字和“喜”字,鲜明地透露了作者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我们所鉴赏的诗歌大都带有注释,充分地利用注释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绝 句/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词的注释交代了诗歌的诞生背景,它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结合注释我们很容易回答出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解诗从字始,披文而入情

诗歌无不包含着作家们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正如刘勰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启示我们,诗歌的情感因素并不都是外现在文字表面,而是玉陷石间,珠匿鱼腹,只有经过用心深思,字斟句酌,特别要注意诗词的关键词——“诗眼”,才能心领神达。

其次,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文学知识储备。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还应具有一些史学知识储备。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 于准确欣赏诗歌。基础的诗歌理论知识也是鉴赏诗歌时要用到的。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积累、勤于归纳、勤于总结。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三.文学即人学,景语皆情语

“文学即人学”是高尔基提出的一个文学见解。以此思想移植到诗歌鉴赏中就有了新的意义。诗歌的表达无不借助于意象,因此积累一些特殊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对解答诗歌赏析题目尤其重要。

意象大致分类及含义有以下几种:

景观类如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斜阳,多表现昏黄曙色中愁思万千,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植物类如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泄心中忧闷之意。如宋人蔡伸《归园乐》中言“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吹奏笛、笙等,多暗含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箫声咽,秦峨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

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地赏析诗词。

综上所述,学生在解答中如果能够注重以上几个方面,同时注意规范用语,那么对于诗词鉴赏题拿高分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刘红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东。责任编校:王 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陆游储备赏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除夜雪
步辇图赏析
初夏绝句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缘字诀·沈园
作品赏析
子遹不是陆游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