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艺术性语言的妙用

2014-11-11 00:41刘媛媛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妙用语言艺术生物教学

刘媛媛

摘 要: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工具,是信息传递的纽带,其作为知识的承载介质,具有教育性、知识性和启迪性。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要使用要语言,而良好的应用该工具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加的顺利高效,因此我们需要对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的使用进行学习和研究,让其更加的科学、严谨。该文就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的妙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生物教学 语言艺术 特点 妙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21-01

在探讨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对语言艺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艺术性语言是具有美感,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将其和生物课程教学进行结合,能够让其承载知识信息,所以还具备了知识性和教育性。生物课堂使用的教学语言必须要能够满足以下的一些特点需求。

1 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特点

1.1 科学性

科学性,这是教学中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完整。

生物是一门学科,研究的是生物方面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生物教学必然要使用要科学术语,因此科学性的语言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使用的科学性语言应该是能够将教学内容主体以及生物学规律进行很好的阐述,使用语言来对一些生物进行解释和描述,使其更加生动,贴近现实情况。语言准确性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生物教学教师除了能够有扎实的课本知识基础外,还应该能够对新的概念、信息、观念进行了解和学习,不断的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自然的阐述和描绘出来。

1.2 严谨性

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即对具体课本中的概念、生物规律的解释,生物现象的描述,不仅要准确,更重要的是要严谨恰当。比如,“能量”不等同于“能源”、胚囊”不等同于“囊胚”、“脂肪”不等同于“脂质”。二是指对概念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能出现“可能”、“也许”、“应该”之类的非确定性词语,避免学生获得的信息无法准确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理解和建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制语的使用,以避免把问题绝对化。

1.3 生动性和趣味性

生动的教学总是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是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功底,能够将课本上的抽象内容进行具化的描述,且容易理解。生物课使用的语言生动是必须的,而趣味性需要以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基础,不能够将内容进行过大的夸大和篡改,使其故意有趣,和实际偏离,因此这需要教师去多琢磨。

在讲到气体交换时,我们可以将气孔比喻成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户,将气孔的关闭的行为比喻成人类的双手合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较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较为抽象的气体交换行为。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要求我们用扎实的基本功,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善于去挖掘和发现这样的例子,最终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的学生更加轻松的去学习和理解,达到新知识的构建的目的。

生物的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生动性,更重要的是语言的风趣性上。在讲到植物的时候,我曾做过这样的讲诉,植物是生物生存的基础。但是植物的命运是不幸的,植物从来不会主动地惹是生非,但是其他生物若想活下来,即使不直接食用植物,也得摄取靠植物生活的生物。植物永远处十食物链的最底层。课堂的语言的生动风趣可以使本已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相对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1.4 情感性

生物课程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进行相互的交流过程中,会有情感的交流,教师除了在课堂对学生给予关系,课后也应该主动关心学生,对其心理进行启迪。通过使用情感性的语言来将情感升华,可以增加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拂去心灵的尘埃。能够感染人的语言和富有激情的语言,都是可以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共鸣其内心,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 增强生物课堂语言应用的艺术性

2.1 科学性中渗透趣味性

在生物的讲解中,毋庸置疑,语言的科学性是放在首位的,通过准确地表述让学生明白生物学规律和各种生命现象。但是要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刻挖掘教材,灵活运用课本知识,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将相对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深入浅出。学生喜欢风趣幽默的对话,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是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加容易。进行知识传递的时候应该准确,语言不要模棱两可。适当的使用比喻等语言技巧,可以很多抽象的、深奥的基础知识化难为易,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严肃的面孔,刻板的语言,会让学生感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如果是以兴趣为基础,则会获得非常好的动力,因此真正能够引导学生的还是兴趣。学生抱有兴趣来学习,其思维更加活跃,观察能力也更强,记忆更加深刻,这些都是可以让教学变得简单的事情。

2.2 教育中渗透情感性和艺术性

生物教学和生命不可分割。生物教育既是一种既得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生命的感悟。学生学习到的还有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尊重。这些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进行生物教学的重要目的。

生物课堂教学中除了有生命的美,还应该有语言的美,我们学习的时候,很难看到实物,使用语境和语言来对其进行描述是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去创造出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语言的艺术性来引发想象,这样可以获得较为美好的感受。

3 生物课堂语言艺术的优化

教师使用艺术性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是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课程可以顺利的完成。

艺术性语言的使用必须严谨,不要逻辑不清,应该调理清除,脉络清晰。严密性除了有逻辑性外,还要符合事实,这些要求如果无法达到,则会让教学内容变得模糊,学生抓不住脉络,也就无法很好的学习,所以需要得当的表述来为教学服务,让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

笔者觉得生物教学语言艺术性是一个教师所应该掌握的技能。教师能够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改进。第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我们所需要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我们应该学习如何表达清晰,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也就是词必须达意。第二,增加自己的逻辑性。语言前后衔接应该和合理,逻辑强烈。第三,增加优美感。语言在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后,就应该使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来进行讲解。这些过程需要一点一点的锻炼和积累,要有意识的去向这几个方面靠近。

此次笔者对于生物教学的课堂艺术性语言妙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提升教学活动质量。语言的妙用可以让课程教学更加的轻松愉快,学习的学习效率也比较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妙用语言艺术生物教学
余数的妙用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即兴写作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