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仙境”概念的当代价值

2014-11-13 10:42陈望衡
鄱阳湖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仙境道教

[摘 要]仙境是道教所创立的理想的人生环境,它本是虚无的,应在彼岸世界,但道教将它具体化,并且设置在人间,于是,一些风景优美、生态良好的山林就成为了仙境。仙境,在道教也被理解成寿境,生活在仙境中的人是长寿的。除此以外,仙境也被道教建构成人际关系和谐的和境以及幸福无边的乐境。道教对仙境的这种建构,对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道教;仙境;环境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05;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05-08

[作者简介]陈望衡(1944—),男,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哲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13&ZD072)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Fairyland is an ideal life environment which is created by Taoism. Initially, fairyland is relatively subtle and located in the other world, then Taoism crystallizes it and places it in the world of mortals. Thus, many mountains with fine sceneries and pleas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regarded as the fairylands. In Taoism, the fairyland is also understood as life realm where everyone lives has a long life. In addition, fairyland is constructed as harmonious realm which means the harmon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ealm with endless happiness. The construction of fairyland by Taoism has a significant valu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Taoism; fairyland; environment aesthetics

“仙境”是道教的重要概念,被称为“洞天福地”,是指神仙居住与游玩的地方,它也是中华民族理想的生活环境。虽然仙境是理想的所在,不是现实的,但是人们总是力图在现实中找到与仙境相类的场所,或将具有一定自然基础的场所打造成仙境。当然,在现实中寻找到的或打造的仙境,并非真是仙境,但人们却坚信它就是仙境,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有可能成仙。道教典籍以及与道教相关的文献有许多关于仙境的描绘与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关于环境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在当今的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仙境也在人间

所有的宗教都会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作为人们的终极追求。大多数的宗教将作为人们终极追求的理想境界设在可望不可即的彼岸世界,这彼岸世界是现实人生不可能达到的。有些宗教,如佛教,相信人有来生,此辈做得好,下辈子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过上所谓的好日子。佛教强调“因果”,“因”在此岸,“果”在彼岸,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

从本质上来看,道教也是讲究因果的,重视种“好因”,认为只有种好因,才能收佳果。与佛教不同的是,道教力图将仙境建在人间。道教不认为人有另一辈子,而是认为人可以不死,就一辈子,这一辈子可以通向无限。所以,成仙不是在死后,而是在生前,生前刻苦修炼,修到一定的时候,就永恒——成仙了。所以,道教没有死亡一说,只有“羽化”一说,羽化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超越:一是对生命有限时间的超越,二是对生命有限能量的超越。

道教创始之初很有些神秘性,此时的道教比较重术——仙术。逐步地,道教神秘性得以淡化,仙术趋于没落:丹少有人炼;巫只是在民间热闹,不入主流。与之相关,道——仙道得到弘扬,仙道实为人道。明末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说:“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远矣。”①人道是什么?就是儒家的孝悌忠义、三纲五常之类。王常月说:“儒门曰:先平其家,而后可以治国。齐家犹人道,治国犹仙道。家不能治,岂能治国乎?”②这种解释让人感到仙道归入儒道了。仙道的人道化,为仙境建立在人间奠定了理论基础。

仙境有两重含义:一是精神境界义,重在心、精神;二是物质环境义,既指修道的最好环境,也指成仙后的生活环境。本文侧重于后一义。

从环境维度看仙境,它的人间化有一个由泛指到特指,又由特指到泛指的过程。

在泛指阶段,即仙境没有确定,道士在哪里炼丹,哪里就是仙境。魏晋著名道士、著名文学家陶弘景在《谢中书书》中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立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③

唐代道士吕洞宾也有诗云:“乔木阴阴衬落霞,好山都属道人家。”④“仙都”与“道人家”都是仙境。中国大地,只要山水美的地方,均可以称之为仙境,这种意义下的仙境,可以说是泛指。

所谓仙境确指,是说道教典籍将某些地方确定为仙境。这些地方,有的是实有的,如昆仑山。昆仑山是众神下到人间的往返通道,《淮南子·地形训》说此山“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有的仙境,则不是实有的,在地面上是找不到的,如玄都玉京山,它是元始天尊居住的地方,葛洪《枕中书》云:“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天之上。城中七宝宫,宫内七宝台,有上中下三宫,盘古真人、元始天尊、太元圣母之所治。”⑤endprint

仙境确指,始于道教产生之初。东汉时有《五岳真形图》《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之类的书,确定某些地方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为仙境。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桢著有《天地宫府图》,记述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唐代另一著名道士杜光庭在此基础上,编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一书,将道教洞天、福地整理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按杜氏建构的体系,仙界有:(1)天上的神山,这是天仙居住的地方;(2)海外五座神山,称“五岳”,分别为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居住,中岳为昆仑山,为天地心,另有一些仙岛名方壶、扶桑、蓬莱等,还有十洲,名玄洲、瀛洲等,均为神仙居住的场所;(3)陆上五座神仙,也称“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4)陆上“十大洞天”,即十座名山;(5)“五镇海渎”,为江河神灵居住地;(6)“三十六靖庐”,是信奉天师道的道人修道场所;(7)陆上“三十六洞天”,这“洞天”也是神山,地位仅次“十大洞天”;(8)“七十二福地”,福地主要为山,也有洞、平地,它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虽然道教的仙境经过司马承桢、杜光庭等人的确指,其特征更为突出了,但又并没有局限在这些特指的地方。相反,道教的仙境在更大范围内泛化了,其原因是:当仙境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之后,人们就很自然地将这种认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凡是与上述洞天福地有某些相像的地方,人们就都将它们称之为仙境。

仙境不只天上有,人间遍是神仙居。

就这样,中华民族的理想环境观借仙境说在生活中广为实施。人们不仅将自然风景好的地方刻意保护起来,将它们视为仙境,而且还有意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仙境,具体来说,就是建一座园林,园林就是人造的仙境。明代园林学家计成在描绘园林之美时说:“……悠悠烟水,淡淡云山。泛泛鱼舟,闲闲鸥鸟。漏层阴而藏阁,迎先月以登台。拍起云流,觞起霞伫。何如缑岭。堪谐子晋吹箫;欲拟瑶池,若待穆王侍宴。寻闲是福,知享是仙。”①他说的子晋、穆王均是仙人,既然这园是“子晋吹箫”、“穆王侍宴”之地,那就是仙境了。

今日,私家园林不是很多了,公共园林却有很多,住宅小区要建成园林,城市也说要建成园林,园林小区、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仙境模式,将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得更美好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二、仙境本为寿境

道教重生,而且不是一般的重生,而是重长生,仙人的生命是无限的——不死。道士和道教信徒不一定成得了仙,但长寿却是普遍企求的,而且他们也坚信能够做到。《太平经》宣称:“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为最善。”②葛洪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③

怎样才能做到长寿?当然是“守道”。《太平经》云:“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④关于“守道”,道教有诸多的理论与实践方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若要长寿,除了守道外,还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这环境就是仙境。从本质上来说,仙境即为寿境。

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人长寿?从道教典籍诸多的论述来看,凡寿境都是充满生机的,是为生境。生境首先体现为植物茂密,动物活跃。这非常好理解,既然植物、动物在此境中能生长得好,那么人理所当然也能生长得好。

基于这样的原因,道教将山林看做修道的首选之地。为什么选山林?因为山林植被丰富,动物活跃,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魏晋时著名道士陶弘景挚爱山林,在《寻山志》中,他描绘山林中动植物之生命:“室迷夏草,迳惑春苔”;“夕鸟依檐,暮兽争来”;“草霍霍以指露,鹿飒飒而来群”;“竹泫泫以垂露,柳依依而迎蝉”;“鸥双双而赴水,鹭轩轩而归田。”⑤好一派生机勃勃的生命景象!

动植物的生命是依存于无机物的,如鸟的生命离不开天空,鱼的生命离不开水。因此,生命不只在有机世界,还在与生命相关、相依、相托的无机世界,是有机界与无机界共同构造了一个生命世界。所以,陶弘景的《寻山志》不只是描绘了植物、动物这些有机物的美,还描绘了与生命相关的无机界的美:“日负嶂以共隐,月披云而出山”;“风下松而舍曲,泉潆石而生文”;“石孤耸而独绝,岸悬天而似浮”;“右联山而无际,左凭海而齐天。”①

自然生境是寿境的前提。自然生境对于长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境充满着于人的肉体生命有益的物质,如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好听的鸟声、好看的山花等。二是自然生境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与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精神健康需要真,需要善,需要美,这三者从何而来,主要是从自然生境中而来。真,关乎人的智慧,还有比大自然更巧慧的吗?没有。人的智慧主要来自自然的启迪。善,关乎人的德行,德行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重友爱。德行虽是人制订的,但制订的基本原则却来自自然,是自然界的诸多关系,特别是生命的关系,给人以善的启发。所以,善之源在自然界。美,关乎人的快乐。人的快乐主要从哪里来?从大自然中来。快乐是审美的本质。既然快乐主要从大自然中来,那么也可以说自然是审美的渊薮。陶弘景是非常善于从大自然界获得美的人,在《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中,他说: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②

白云,无知,无识,无定形,无定所,在空中飘荡,一般人不会看重它,然而陶弘景将它看成宝,称“只可自持悦,不堪持赠君”。那么,白云对于人的精神价值在哪里呢?在审美。

生境既可以看做是一个一个的,也可以看做是趋向无限的生命网络。当生境被看做是趋向无穷的生命网络时,生境就是生态了。道教虽然没有现代的生态思想,却有近似现代的生态意识。

道教的生态意识主要为两点:一是认为天下万事万物是相异的,其原因是它们均有自身的本性。《庄子》说:“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正色哉?”③对于美的看法,人与动物是大相迳庭的,其原因在于它们的本性不同。《庄子》这句话,强调了世界的多元性,认为要尊重世界的多元性,不要试图以一己之私去破坏世界的多元性。尊重世界的多元性,是生态意识的基础。endprint

唐末五代道士谭峭在《化书》中说:“凤不知美,鸱不知恶,陶唐氏不知圣,有苗氏不知暴。”④凤为何不知美?因为这里说的美是人的概念,凤不懂人的概念。凤没有刻意去修饰自己,它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它的本性。人们不喜欢鸱,认为它恶,同样,恶也是人的概念,在鸱也只是按自己的本性生活着,无所谓恶不恶!陶唐氐即尧,古代公认的圣人,然陶唐氏也只是按自己的本性在行动着。人们不喜欢有苗氏,认为他暴,然有苗氏只是按自己的本性生活着,你让他不暴,等于不让他活了。本性化的生成,是自然法则,也是生态法则。天下事物各有其性,各有其功能:“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⑤尊重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性及功能,是道教的重要教义,此教义通向生态学,因为生态学的基础就是对各种生物生存权利的尊重。

二是道教有原始的生态平等观,认为万物均有按其本性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任何人为的伤害自然的行为,哪怕是出于好心,也是错误的。庄子认为:“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岐;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①

唐朝道士成玄英发挥庄子的思想,说:“自然之理,亭毒众形,虽复修短不同,而形体各足称事,咸得逍遥。而惑者方欲截鹤之长续凫之短以为齐,深乖造化,违失本性,所以忧悲。”②成玄英将仁爱之心施于天下万物,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景:

人无害物之心,物无畏人之虑。故山禽野兽,可羁系而傲游;鸟鹊巢窠,可以攀援而窥望也。③

道教由重长生到重生境最后到重生态,给予我们当今的社会建设诸多重要的启发。我们搞建设,根本目的是让人民幸福,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是身心健康、长寿。而要身心健康、长寿,就要重视环境,这环境应是生境——生命之境和生态之境。必须强调的是,人的生存与相关植物、动物的生存是一致的,它们可能会有一些利益上的冲突,但总体上是相互支撑的,是互利共赢的。钢筋水泥建造的森林是不适合人生存的。现代社会当然不能没有高楼,但高楼占地不能太多,否则就没有了植物、动物生存的空间,人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支撑,也不可能生存下去。道教仙境观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长寿,就要有生境,而要生境,就要有生态。仙境的本质是寿境,寿境的本质是生境,生境的基础是生态。

三、仙境应是和境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就其产生与成长来说,与儒家有解不开的渊源。先秦时,还没有道教,但有了道教的前身道家,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传有儒家创始人问道于老子的故事。事实上,孔子的学说中有老子的影响,比如天道观。战国时期,儒道发展为对立,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出,其学说中就有明显的批儒的内容,儒家也有一些批道家的言论。尽管如此,二者还是以相补相成据多。东汉时期道教建立,《太平经》作为道教早期最重要的经典,就吸收了不少儒家的内容,讲忠讲孝,比如它的《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第六十三》,其基本内容就是阐明道教的忠孝思想与修行的关系。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上善的臣子、弟子和孝子呢?上善的标准就是忠孝。此章云:“上善之臣子民之属也,其为行也,常旦夕忧念其君王也。”④“上善孝子之为行也,常守道不敢为父母致忧,居常善养,旦夕存其亲,从已生之后,有可知以来,未尝有重过罪名也,此为上孝子也。”⑤

葛洪对于儒道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⑥虽然此说未必为儒家接受,但是儒道两家有着内在的联系,儒道两家均是承认的。唐代佛教兴盛,对道教一度构成威胁,道士吴筠著文猛烈批判佛教,说佛教“侮君亲,蔑彝宪,髡跣贵,簪裙贱”⑦,也就是破坏了儒家所讲的人伦关系,无君无父无尊无贵。吴筠不仅继承道教前辈重视儒家忠孝节义的传统,而且增加“至贞至廉”“乐贫甘贱”“希高敦古”等也属于儒家的一些东西。①至南宋,经过自唐至宋数代理学家的学术传承与创新,道教的理论体系就更为完善,成仙与成圣不仅不相矛盾,而且互为作用。南宋期间在江西发展出一个名之为“净明忠孝道”的道教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第三代传人徐慧将前两代宗师刘玉、黄元吉的思想及师徒间的对话辑录下来,汇成《将明忠孝全书》,从此书可以看出一个完善的据道融儒的道教理论体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以和为核心,强调的是社会的和谐,建构和谐的手段主要是道德,道德原则政治化、制度化则为礼。由德及礼,德礼并举,儒家建构和谐社会的方式得以完善。道教比较全面地接受儒家的德治,但并不很认同儒家的礼治,在吸收儒家德治思想时,无意之中将自己所要建构的理想社会——仙境建成了堪与儒家和谐社会相互补的“和境”。

在和境的建构上,道教不仅吸取了儒家的德治思想,而且提出了它特有的一套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比如它的节欲说。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②道教基本上遵循老子这一教导,在生活上讲究节俭。唐朝的道士吴筠提出“道反于俗章”“道俗反其情”③,说是“人耽厚味与华饰,吾不知其美也”④,从根本上反对人去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在道教,节欲主要为修身,然而因为节欲,减少了社会上对功名利禄的争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道家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是它的道论。修道,其根本法则是“法自然”。“法自然”的理论很多,“节欲”说以外,还有“谦虚”说、“物化”说、“坐忘”说等。所有这些理论,其本质都是弱化对文明的追求,强化与自然的同一,即庄子说的“至人无己”⑤。吴筠大谈这一点,说:“得失在乎己,而靡由其他,故泰然忘情,美恶不动者,至人哉!”⑥既然连自己的存在都无所谓了,哪还会有什么社会矛盾呢?

道家及道教的“无己”说问题很多,“道法自然”说也不是没有可挑剔之处。本文主旨不是全面评论道家及道教的这两说,而是指出这两说在建构道家“和境”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道教典籍也描绘过和谐社会的情景,最著名的当然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中所写藏身于桃花源的那群“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其实是仙人。陶渊明描写他们的小村落用了不足50个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⑦这个社会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官府的骚扰,人们往来种作,彼此不发生矛盾,当然衣食也无忧,因此“怡然自乐”。endprint

元代著名道士马臻对“和境”有深刻的理解。他将“和”分成心和、人和、天和等不同层次,这“和”就不只具有社会学的意义,还具有心理学、生态哲学的意义,是理想人生、理想社会的描绘。这里试引一段他论天和的话:

我家衡门向山开,山禽住久不相猜。如今移家水边住,依旧山禽时复来。①

道教和境观自然有它的局限性,作为宗教,它的虚拟性、非现实性是显然的,我们不会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它的理论,作为在现实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但是,道教的“和境”说仍然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淡化名利、讲究节朴、谦让待人等。更重要的是也许还不在这种具体的理论,而在于它所描绘的这一和境的理想是非常迷人、非常鼓舞人心的。理想虽然不是事实,也不可能成为现实,但理想总是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指引着人们向前、向前。

四、仙境更是乐境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道教的回答很明确:快乐。道教与佛教不一样,它不把快乐寄托在来生,而是强调在此生中实现快乐。道教所构建的仙境是一片乐土,换句话来说,就是乐境。

关于乐,被道教尊为《南华经》的《庄子》有重要的言论。《庄子》设《至乐》篇专论乐。《至乐》篇开篇说:“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令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下面,它例举人世间诸多的乐,其中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之类,这乐为的是人的身体即“形”,《庄子》认为那是愚不可及。那么“富”“贵”“寿”“善名”就好吗?也不是。富人“多积财而不得尽用”,贵人追求“贵”,“夜以继日,思虑善否”,两者皆不值。“寿”当然好,但人总是会死的,而且寿是天然的。“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列,何苦也!”②至于“善名”即好名声,完全是外在的,不值得为了它伤害自己。

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乐”呢?《庄子》认为有,只不过这种乐实是无乐,无乐不仅是乐,而且是“至乐”——最高的快乐。

怎样才能获得至乐呢?《庄子》认为是“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随顺自然而为,即“法自然”。这样的“无为”能达到“无不为”。庄子慨叹道:“天地无为也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③

庄子这种快乐观对于道教影响深远。道教非常看重的就是这种随顺自然的生活,并将这种生活看成快乐的渊薮。元代道士马臻有诗描写这种超脱功名利禄羁绊的快乐。诗云:

家无负郭田,何以怀归耕。岂不有它好,复恐劳其生。穷居四十年,富贵浮云轻。乳鸟喧高枝,壮心忽然惊。所忧闻道晚,德业将无成。言此向知己,欲语已忘情。④

既然富贵、功名、利禄、声色均超脱了,那做人还有什么快乐呢?当然有,这种快乐就是:身顺自然,益寿延年;情亲自然,鸟语花香;意入自然,洞触天机。马臻的诗也描绘这种快乐:

无事每日不出户,满院松竹森交加。昼眠厌听啄木鸟,早凉喜见牵牛花。一真自可了生死,万事不必论等差。谁能屑屑管迎客,客来且试山中茶。⑤

老木苍苍合,幽禽琐琐喧。坐长楼转影,静极客忘言。云物何时定,亭台几处存。虚怀推至理,随意且芳樽。⑥

这样的快乐在今天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无疑,它是有价值的,不仅应该存在,而且应该弘扬。现在的社会,过于看重财富、功名、利禄这些东西,过于追求声色犬马这样感性的快乐,它的负面作用有:一是伤身,不少人因之病魔缠身,甚至过早殒命;二是伤心,烦恼过多,心理失衡,甚至患上心理疾病;三是伤害社会,引发利益引纷和人事纠葛,走向极端则伤人性命;四是伤害自然,过度敛财,过度消费,贪得无厌,势必拼命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像现在的节假日旅游热,实在是太过分了,究其实也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赚钱。试想想,满山遍野全是游客,不要说触目处全是人,连身体周边也全是人,步都移不开,哪还有什么美景存在、审美存在、快乐存在?凡此种种,不是在现今社会已充分显现出来了吗?

道教“至乐无乐”的清淡生活对于现今伤病累累的社会是一剂良药。事实上,也有不少人已明白了这一点,他们也许并没有成为道士,但是随顺自然、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友爱自然、享受自然已经成为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们不仅信服这种哲学,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实施这种哲学,在有限的生活天地创造着一种新的境界。我们其实也可以称之为仙境,这种仙境是清纯的、美丽的、迷人的、快乐的。

《太平经》说:“天地乐者,善应出也;天地不乐者,恶应出也。”①快乐是天地赐给人的本能与权利。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创造是有限的,享受也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在这有限的创造与享受中感受到快乐。《太平经》说:“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②既然如此,我们何妨不多多地去追求有益的快乐呢?

道教的仙境看似离我们很远、很神秘,其实它很近、很平易。从道教的仙境说我们可以感悟到、学习到许多于我们的现实人生很有用的东西,道教的仙境概念无疑是我们的社会建设、环境建设非常有用的精神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胡颖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仙境道教
茶山仙境
游瑶琳仙境
老年节思故友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漫步在冬日仙境
道家道教研究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
道教门派介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