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教学的探索

2014-11-13 10:33朱晓东许增琪
创新时代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直观影视

朱晓东+许增琪

摘要:语言和文字是抽象的,小学语文教学就需要小学生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来加以配合。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是有限的。而影视资源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其内容充实,形象丰富,有利于学生用多种感官完整准确地理解知识,迅速快捷地获取信息。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运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利用影视资源加深作品情感的理解;利用影视资源加深作品抽象形象的理解;利用影视资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影视资源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作为文学艺术载体的语言和文字符号本身是抽象、单调和隐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就需要小学生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来加以配合。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而帮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视资源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它能使知识信息容量增大、内容更为充实、形象更为丰富,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知识线性输出的模式,使教学信息的传输成为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空间,也有利于学生用多种感官完整准确地理解知识,迅速快捷地获取信息。因此,尝试利用影视资源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利用影视资源加深作品情感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有限,情感体验不够丰富,对文学作品中一些和他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情感内容无法做到比较好的体会和产生共鸣。而影视作品正是一种通过音乐、声响、光影变化能形象表达情感,使蕴含于人物或景物中的情感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形式。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片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转化为个人的体验。在教学时,抓住那些富于感染力的情节镜头,渲染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形象感染、艺术熏陶,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更好的升华。

例如,五年级课文《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的是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入大海的情景,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切怀念和爱戴之情。

课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叙写了飞机载着邓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的整个过程,逐步表达了人民祝愿这位伟人永生的思想感情。为了充分地传达出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通过朗读、讲解等教学手段,邓小平的高大形象很难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教学的同时适当播放一些有关邓小平的录像,如邓小平骨灰撒大海的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邓小平的形象在学生们的心中就会逐渐明朗,学生们对邓小平的爱戴和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利用影视资源加深作品抽象形象的理解

“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媒介是语言文字,尽管出神入化的文字描述也能使艺术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但这种意象形态的文学形象毕竟是间接性的,它只存在于读者飞动游移的想象之中,因而它是空灵含蓄的,不那么确定。而影视在放映时,艺术形象是真真切切、直观可见地出现在观众的审美视野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让学生去理解文学形象。而此时的文学形象是非直观的,是抽象地存在于文本当中。因此,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经过一个非直观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的过程,而这就需要学生的想象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显然没有达到相应的能够生成形象的程度,因此,大部分小学生是无法理解由语言文字所呈现出的间接的、非直观的文学形象。所以,借助直观的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对他们而言比较抽象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形象,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这首诗歌的时候,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现在的学生根本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没有去过金沙江,没有走过大渡河。读这两句诗时,学生毫无感觉,感受不到金沙江、大渡河的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泸定桥根根寒气逼人的铁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体会诗歌所要表达抒发的情感。所以,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或教学中播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影视资料来辅助教学。学生观看了影视资料,对长征中的红军战士和长征故事有了形象直观的印象,很快就理解了“暖”、“寒”的含义。

再如,在教四年级的课文《虎门销烟》时,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和学生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对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了解那段历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可以剪辑电影《林则徐》中相关的片段,结合电视片段来解读文本,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助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教学效果非常好。

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通过声音、画面,栩栩如生地再现于学生的视野,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愉悦。只要给学生一个理解课文的途径,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爱上语文这门课。

三、利用影视资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喜欢观看影视作品,影视剧中讲述的故事、刻画的人物能给观众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以讲述影视作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撰写宣传文案、改编影视故事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写作技巧,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比如,有一节课让学生观看电影《小英雄雨来》,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管桦先生的同名小说,是一部寓教于乐的红色经典传奇。对于当节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最早认识雨来是在小学课本中,但影片增加了很多创新元素。影片中雨来既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与敌人斗智斗勇,又不失小男生的调皮可爱,剧情的巧思和人物的演绎让观众感觉雨来就在自己身边。学生们都看得津津有味,随着影片的放映,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抗战历史,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全情投入时,教师就趁热打铁,利用活动课的时间请学生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影片中留给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是什么?看完影片,你有何感受?因为学生和雨来是同龄人,回答起来滔滔不绝。在学生们意犹未尽之时,老师再布置了一篇观后感,这就又更深层地锻炼了学生听、说、写的能力。这一例子充分说明,电影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总而言之,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利用影视资料提高教学的效果上,也要注意到直观的影视资料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抽象文学形象理解的多元性方面的负面作用。影视、画面毕竟无法代替学生的读和思,只有将全面考虑影视资源使用的适用性和辅助性,与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亲近并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基础能力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显杰,修倜.电影媒介与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柳媚.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3]陈志军.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

[4]曾萍.论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和整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5]周少兵.影视资源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直观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影视风起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