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杜诗精华》与邵长蘅杜诗评语的厘定与区分

2014-11-14 08:28韩成武
杜甫研究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乐府杜诗评语

孙 微 韩成武

赵睿才先生于2007年编纂《杜甫大辞典》期间,在山东省图书馆发现了朱琦《杜诗精华》手抄本,乃撰文《一个杜诗孤本的发现——朱琦及其〈杜诗精华〉》,发表在《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山东省图书馆所藏朱琦《杜诗精华》六卷,署筼谷居士手抄,乾隆时抄本。共选诗624题,840首,按体编次,各卷又约略以作年先后排列。该本有旁批,有眉批,《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然笔者经过详细的核验发现,朱琦《杜诗精华》中对杜诗的评语与清初邵长蘅杜诗评语极为相像。为了澄清这些评语的真正作者问题,需要将朱琦《杜诗精华》中论杜评语和几种文献征引的邵长蘅评语进行比较分析。为了节省篇幅,兹将朱琦《杜诗精华》简称为“朱本”,卢坤“五家评本”《杜工部集》简称为“五家评本”。另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清初有怀堂韩菼硃墨笔批校康熙原刻本《钱笺杜诗》,其中韩菼过录的邵长蘅杜诗评语相当完整,正可以对勘,今将此本简称为“韩菼过录本”。

一、朱琦《杜诗精华》中杜诗评语与邵长蘅杜诗评语比较

《新婚别》

朱琦曰:发乎情,止乎礼义,真《三百篇》之遗。(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发乎情,止乎义,故是《三百篇》之遗。(五家评本卷二)

《梦李白二首》其一“魂来枫林青”以下八句

朱琦曰:《招魂》、《大招》之遗。(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招魂》、《大招》之遗。(五家评本卷三)

《示从孙济》“淘米”以下四句

朱琦曰:乐府语,真趣亦自汉魏出。(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真趣,亦自汉魏出。乐府句法。(五家评本卷一)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霜严衣带断”以下十二句

朱琦曰:乐府法。学杜须从大处着眼,方不落一知半解。

又曰:《咏怀》、《北征》皆杜集大篇,子美自许沉郁顿挫,碧海鲸鱼,后人赞其铺陈排比,浑涵汪洋,正是此种。(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咏怀》、《北征》皆杜集大篇,子美自许“沉郁顿挫”、“碧海鲸鱼”,后人赞其铺陈排比,浑涵汪茫,正是此种。学杜须从大处着眼,方不落一知半解。半山、后山尚未望见所在。

“彤庭所分帛”以下二十句

朱琦曰:老朴,亦乐府法。(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朴老,亦乐府法。(五家评本卷一)

“非无江海志”以下八句

朱琦曰:厚极。一气直下,却反复排宕,不啻大海回澜,惊心动魄。(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厚甚。(五家评本卷一)

又曰:一所直下,却反复排宕,不啻大海回澜,惊魂动魄。(韩菼过录本卷一)

《述怀》

朱琦曰:气体高茂,绝似西汉。真率,亦以朴胜。(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气体高茂,绝似西汉。真率,亦以朴胜。(韩菼过录本卷二)

邵长蘅曰:真率,亦以朴胜。(五家评本卷二)

《北征》“猛虎立我前”以下十四句

朱琦曰:少陵五古,全从汉魏乐府出,浅人不解。(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少陵古诗佳处,全从汉魏乐府出,浅人不解。(五家评本卷二)

《北征》“况我堕胡尘”以至结束

朱琦曰:光焰万丈,乾坤富硠,此等诗,是足当之。后人以《南山》比《北征》,未免耳食,昌黎必不肯受。(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光焰万丈,乾坤雷硠,此等诗实足当之。宋人以《南山》与《北征》并称,未免耳食,昌黎必不敢。(五家评本卷二)

《羌村三首》

朱琦曰:《彭衙》、《羌村》是真汉魏古诗,第不袭其面目耳。(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彭衙》、《羌村》是汉魏古诗,第不袭其面目耳,解人自得之。(五家评本卷二)

《彭衙行》“尽室久徒步”以下十句

朱琦曰:是汉魏乐府神理。(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是魏汉乐府神味。(五家评本卷二)

《赠卫八处士》

朱琦曰:此为真汉魏,特未许浅人问津。(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此为真汉魏,特未许浅人问津。(五家评本卷一)

《佳人》“合昏尚知时”以下十二句

朱琦曰:真汉魏乐府。(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真汉魏乐府。(五家评本卷三)

《遣兴三首》其一“下马古战场”以下六句

朱琦曰:真汉魏。(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真汉魏。(五家评本卷三)

《石龛》“熊羆咆我东”以下四句

朱琦曰:亦是古乐府法。(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亦是古乐府。(五家评本卷三)

《枯楠》“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朱琦曰:结四句似古乐府。(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结四语神似古乐府。(五家评本卷四)

《新安吏》

朱琦曰:《新安》至《无家》五六首,皆子美时事乐府也。曲折凄怆,真堪泣鬼神。(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新安》至《无家》六首,皆子美时乐府也。曲折凄怆,真堪泣鬼神。(五家评本卷二)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朱琦曰:杜集中《选》体。(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杜集中《选》体。(五家评本卷一)

《渼陂西南台》“蒹葭”以下

朱琦曰:亦似《选》体。(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亦是《选》体。(五家评本卷一)

《晦日寻崔戢李封》

朱琦曰:是杜集中陶诗,可见无所不有。(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是集中陶诗,可见杜无所不有。(五家评本卷二)

《遣兴五首》

朱琦曰:数首稍近步兵。(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此下《遣兴》十首,稍近步兵。(按,《遣兴》十首,即《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遣兴五首》(天用莫如龙))(五家评本卷三)

《写怀二首》其一“用心霜雪间”以下四句

朱琦曰:亦是宋人滥觞。又曰:结语(曲直吾不知,负暄候樵牧)近道。(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结语近道。(五家评本卷七)

《写怀二首》其二“夜深坐南轩”以下六句

朱琦曰:渊明佳境。(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渊明佳境。(五家评本卷七)

《写怀二首》其二“荣名忽中人,世乱如虮虱”

朱琦曰:忽然及此,自觉旷达。(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忽然及此,正觉旷达。(五家评本卷七)

《昔游》“昔者与高李”以下八句

朱琦曰:起手便似高、李,岂非化工!(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起手便似高、李,岂非化工!(五家评本卷七)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首二句“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朱琦曰:朴老真率,开张王乐府派。(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朴老真率,开张王乐府派。(五家评本卷四)

《驱竖子摘苍耳》“饱食复何心”以下四句

朱琦曰:亦是髯苏、山谷滥觞。(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亦是髯苏、山谷滥觞。(五家评本卷六)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朱琦曰:突兀二语,一肚皮牢骚愤激,信口冲出。(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突兀二语,一肚皮牢骚愤激,信口冲出。(五家评本卷一)

“丈人试静听”

朱琦曰:开出全篇。(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开出全篇。(五家评本卷一)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朱琦曰:得此一结,全是傲岸。(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得此一结,全首傲岸。(五家评本卷一)

“每于百僚上”数句

朱琦曰:实可感。(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实可感!(韩菼过录本卷一)

《望岳》(岱宗夫如何)

朱琦曰:语奇警。(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语语奇警。(五家评本卷一)

《望岳》

朱琦曰:(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阴阳割昏晓”之“割”字奇险。(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语语奇警。“阴阳割昏晓”,“割”字奇险。(五家评本卷一)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朱琦曰:起境高。看他一气转下,何等雄畅!又曰:(后半)曲折顿挫,无不竭情尽致。(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起境高。看他一气转下,何等雄畅!曲折顿挫,无不竭尽情致。(韩菼过录本卷一)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中夜窟宅改”至“化作长黄虬”

朱琦曰:灵秀滉漭,是杜集之奇作。(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灵秀滉漭,实杜集之奇作。(五家评本卷一)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朱琦曰:起警。又曰:全首沉郁,有奇气。(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全首沉郁,有奇气。又曰:(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起警。(五家评本卷二)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之“实藉长久计”与“回风吹独树”之间,

朱琦曰:接法妙。(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接法好。(五家评本卷二)

《晦日寻崔戢李封》“上古葛天民”以下四句

朱琦曰:非寻常诗人之语。(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非寻常诗人语。(五家评本卷二)

《晦日寻崔戢李封》“威凤高其翔”以下八句

朱琦曰:此下少陵本色。(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此下少陵本色。(五家评本卷二)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吹角向月窟”

朱琦曰:点缀本色。(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点缀生色。(五家评本卷二)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

朱琦曰:沉郁顿挫,少陵本色。(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沉郁顿挫,少陵本色。(《杜诗镜铨》卷三引)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为画长久利”与“孤峰石戴驿”之间

朱琦曰:接法好。(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接法。(五家评本卷二)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吾闻”以下结语四句

朱琦曰:奇语。(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奇语。(五家评本卷二)

《玉华宫》

朱琦曰:真有色气象,确是鬼才。又曰:简远凄凉,正以少许,胜多多许。(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简远凄凉,正以少许,胜人多许。(五家评本卷二)

又曰:真有色相,确是鬼才。(韩菼过录本卷二)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其二“天寒鸟已归”以下四句

朱琦曰:起语幽寂,情景如画。(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起语幽寂,清景如见。(五家评本卷三)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其二

朱琦曰:章法整密。(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章法整密。(五家评本卷三)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寒城朝烟淡”以下六句

朱琦曰:写景妙在眼前,更不易得。(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写景妙在目前,更不易得。(五家评本卷三)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结联“于公负明义,惆怅头更白”

朱琦曰:老成厚道。(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老成厚道。(五家评本卷三)

《铁堂峡》“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朱琦曰:起句缥缈。(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起语亦尔缥缈。(五家评本卷三)

《木皮岭》“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朱琦曰:诗文亦然,学人正须打开眼孔。(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诗文亦然,学人正须放开眼孔。(五家评本卷三)

《剑门》

朱琦曰:大山水诗,须得此气概。(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大山水诗,须得此气概。(五家评本卷三)

《次空灵岸》“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朱琦曰:舟行佳境,妙写得出。(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舟行佳境,妙写得出。(五家评本卷八)

《早发》“干请伤直性”

朱琦曰:真情苦语,千古同愁。(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五字情苦语,千古同悲。(五家评本卷八)

《望岳》“南岳配朱鸟”以下四句

朱琦曰:气势壮阔,称题。(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气势壮阔,称题。(五家评本卷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朱琦曰:“仰穿”以下,所谓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正是登高极奇警之语。

又曰:独“虞舜”、“瑶池”似有寄托。(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仰穿”以下,所谓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正是登高极奇警语。若如虞山笺解,句句讥切时事,谤讪君父,不几陷子美为轻薄阴险人也耶?独“虞舜”、“瑶池”似有寄托。(五家评本卷一)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精微”以下四句

朱琦曰:状诗之妙。(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状诗之妙。(五家评本卷一)

《立秋后题》“日月不相饶”以下四句

朱琦曰:音节简老。(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音节简古。(五家评本卷二)

《谒文公上方》“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朱琦曰:语自旷达,宜为玉局所赏。(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语自旷达,宜为玉局所赏。(按,玉局,即苏轼。)(五家评本卷五)

《过郭代公故宅》“俄顷辩尊亲”以下四句

朱琦曰:语有斤两。(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语有斤两。(五家评本卷五)

《壮游》

朱琦曰:铺叙俳比,流丽畅美,不必作奇,力量正不易到。(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铺叙排比,流丽畅竭,不必作奇,力量正不易到。(五家评本卷七)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忆昔骊山宫”以下四句

朱琦曰:笔力开拓,画扇乃不意出此。(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笔势开拓,画扇乃不意出此。(五家评本卷六)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朱琦曰:笔力深挚沉痛。(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笔力深挚沉痛。(《杜诗集说》卷三)

《画鹘行》“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朱琦曰:便尔生动。(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便尔生动。(五家评本卷二)

《前出塞九首》其一“君已富土境”以下四句

朱琦曰:是《前出塞》诗旨。(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是《前出塞》诗旨。(五家评本卷三)

《前出塞九首》其三

朱琦曰:看他九首章法,从出门至论功,一一有次第。(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看他九首章法,从出门至论功,一一有次第。(五家评本卷三)

《青阳峡》“林迥硖角来”以下八句

朱琦曰:写景奇峭。(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写景奇壮。(五家评本卷三)

《万丈潭》“前临洪涛宽”以下十句

朱琦曰:刻划如削。(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刻画秀削。(五家评本卷三)

《发同谷县》

朱琦曰:发同谷十二首,较秦州更尔刻划精诣,奇绝千古。(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发同谷十二首,较秦州诗更尔刻画精诣,奇绝千古。(五家评本卷三)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

朱琦曰:首联眼前景语,自然入妙。(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眼前景语,自然入妙。(五家评本卷八)

《垂老别》

朱琦曰:互相怜痛,声情宛然。(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互相怜痛,声情宛然。(五家评本卷二)

《后出塞五首》其五“将骄益愁思”

朱琦曰:是《后出塞》诗意。(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是《后出塞》诗旨。(五家评本卷三)

《遣怀》“两公壮藻思”以下六句

朱琦曰:知己胜游,终身怀抱,故屡屡形之篇什,不厌其烦。(朱本卷一)

邵长蘅曰:知己胜游,终身怀抱,故屡形之篇什,不厌其烦。(五家评本卷七)

《丽人行》

朱琦曰:杨花、青鸟,渲染浓丽,不必拘拘索解,自是乐府佳语。(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杨花、青鸟,渲染浓丽,不必拘拘索解,自是乐府佳语。(五家评本卷一)

《白丝行》

朱琦曰:托喻素丝,从缫织说到裁缝,从裁缝说到衣着,从衣着说到弃置,看他层次。结有无限悲慨。

又曰:邵子湘云:得梁陈乐府之遗。(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托喻素丝,从缲织说到裁缝,从裁缝说到衣着,从衣着说到弃置,看他层次。结有无限悲慨。

又曰:得梁陈乐府之遗。(五家评本卷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朱琦曰:诗以朴胜,遂开宋派。(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诗亦以朴胜,遂开宋派。(五家评本卷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朱琦曰:结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五家评本卷四)

《曲江三章章五句》

朱琦曰:短章踸踔,空同极学此种。(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短章踸踔,空同极学此种。(五家评本卷一)

《天育骠图歌》“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以下四句

朱琦曰:突兀而高老。(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突兀而高老。(五家评本卷一)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朱琦曰:横空盘硬。(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横空排硬。(五家评本卷一)

《醉歌行》“春光潭沱秦东亭”以下

朱琦曰:方谓妙境。(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春光”以下,方诣妙境。(五家评本卷一)

《叹庭前甘菊花》

朱琦曰:此与《秋雨三首》,短章萧散,正复耐人把玩。(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此与《秋雨三首》,短章萧散,正复耐人把玩。(五家评本卷一)

《渼陂行》“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朱琦曰:正须得此秀句,空阔变幻,极顿挫之妙。(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空阔变幻,极顿挫之奇。(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光怪中正须得此秀句。(五家评本卷一)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朱琦曰:起奇崛。诗亦觉咫尺万里。(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起便奇崛。又曰:诗亦觉咫尺万里。(五家评本卷四)

《百忧集行》“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朱琦曰:苦境。(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苦境。(五家评本卷四)

《戏作花卿歌》“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朱琦曰:“子璋”二语,至今读之,凛凛有生气,当时愈疟不虚。(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子章”二语,至今读之,凛凛有生色,当时愈疟不虚矣。(五家评本卷四)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朱琦曰:起手又别一境。(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起手又别。(五家评本卷五)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开元之中常引见”以下八句

朱琦曰:一段画人。(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一段画人。(五家评本卷五)

“先帝御马玉花骢”以下十二句

朱琦曰:一段画马。(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一段画马。(五家评本卷五)

《丹青引》第三段

朱琦曰:纵笔所如,无非神境。(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纵笔所如,无非神境。(五家评本卷五)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朱琦曰:警语。(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警语。(五家评本卷一)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

朱琦曰:突兀。(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崪兀。(五家评本卷一)

邵长蘅曰:起得突兀惊人,与“高堂见生鹊”同法。(韩菼过录本卷一)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以下六句

朱琦曰:忽然至此,作者亦不自知。又曰:结好。(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忽然及此,作者亦不自意。又曰:结好。(五家评本卷一)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气酣日落西风来”以下七句

朱琦曰:正如黄河之水,泥沙俱下,淋漓尽致。(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淋漓尽致。(五家评本卷二)

邵长蘅曰:正如黄河之水,泥沙俱下,淋漓尽致。(韩菼过录本卷二)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

朱琦曰:亦是老手起法,六一谓二句俗气,非也。(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六一谓“老夫”二语,有俗气。又曰:亦是老手起法,六一语非也。(五家评本卷四)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朱琦曰:起又别。(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起手又别。(五家评本卷四)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朱琦曰:奇警语,不多得。(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奇警语,不多得。(五家评本卷四)

《哀江头》

朱琦曰:转折矫健,略无痕迹,苏黄门谓“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信然。(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转折矫健,略无痕迹。苏黄门谓“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信然。(五家评本卷一)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匹龁草一匹嘶”以下四句

朱琦曰:健笔。(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健笔。(五家评本卷四)

《阆山歌》“松浮欲尽不尽云”以下四句

朱琦曰:奇句。(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奇句。(五家评本卷五)

《阆水歌》“石黛碧玉相因依”

朱琦曰:秀句。(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奇句。(五家评本卷五)

又曰:(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句秀。(《杜诗镜铨》卷十一引)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

朱琦曰:直起。此与《丹青引》极顿挫排宕之奇,真有神助。(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画马图》、《丹青引》诸诗,极顿挫排宕之奇,真有神助。又曰:(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直起。(五家评本卷五)

“昔日太宗拳毛 ,近时郭家狮子花”

朱琦曰:接笔陡健。(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接笔陡健。(五家评本卷五)

“忆昔巡幸新丰宫”以下

朱琦曰:开拓,大妙。(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拓开,大妙。(五家评本卷五)

《骢马行》

朱琦曰:叙题起。(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叙题起。(五家评本卷一)

“夙昔传闻思一见”以下六句

朱琦曰:一层是看。(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一层是看。(五家评本卷一)

“朝来少试华轩下”以下四句

朱琦曰:二层是试。(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二层是试。(五家评本卷一)

“卿家旧赐公取之”以下

朱琦曰:三层是赞。(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三层是赞。(五家评本卷一)

《哀王孙》“长安城头头白乌”以下四句

朱琦曰:有一种想路,绝非常径可泥。旧评云:起如童谣序事处,先从“宝玦”看出,又从“隆准”看定,然后丁宁珍重,切切草间私语,如闻其声。(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自有一种想路,绝非常径可泥。(韩菼过录本卷一)

邵长蘅曰:旧评云:起如童谣,省叙事处。先从“宝玦”看出,次从“龙准”看定,然后叮咛珍重,切切草间私语,如闻其声。(五家评本卷一)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二

朱琦曰:一歌唤子美,二歌唤长镵,岂不奇绝!(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旧评:一歌唤子美,二歌唤长镵,岂不奇崛?(五家评本卷三)

《又观打鱼》“日暮蛟龙改窟穴”以下六句

朱琦曰:作诗有关系,是大家数。(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作诗必有关系,是大家数。(五家评本卷五)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朱琦曰:写景杳冥,迥非人境。(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写景杳冥,迥非人境。(五家评本卷一)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野亭春还杂花远”

朱琦曰:忽接景语,大妙。(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忽接景语,大妙。(五家评本卷一)

《高都护骢马行》“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朱琦曰:结有老骥伏枥之感。(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结有老骥伏枥之感,令人再无着语处。(五家评本卷一)

《醉时歌》从“清夜沉沉动春酌”到结束

朱琦曰:痛饮悲歌,正尔淋漓尽致。(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痛饮悲歌,正尔淋漓尽致。(五家评本卷一)

《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朱琦曰:结无聊无赖,一至于此。(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无聊无赖,一至于此。(韩菼过录本卷一)

《悲青坂》

朱琦曰:“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所以为诗史也。(朱本卷二)

邵长蘅曰:“日夜更望官军至”,心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此所以为诗史也。(五家评本卷一)

二、朱琦《杜诗精华》中杜诗评语应为转录邵长蘅所评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朱琦及其〈杜诗精华〉》一文中除了四条评语未见于五家评本等文献中,其余评语与“五家评本”中邵长蘅之评几乎完全一致。这四条评语是,《飞仙阁》:“妻子随欤?随妻子欤?痛绝奇绝。”《雨二首》“青山澹无姿”:“可画。”《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江翻石走流云气”以下三句:“堪泣鬼神。”《哀王孙》“长安城头头白乌”以下四句:“突兀而来,省却多少铺叙。”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判定朱琦《杜诗精华》中的绝大部分评语并非朱琦所评,其真正的评点者应该是邵长蘅。其理由有二。第一,从所处的时代来看,朱琦要远晚于邵长蘅。朱琦(1716—?),字景韩,号复亭,又号筼谷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为济南府历城县学附生,后中拔贡第七名。乾隆九年(1744),中顺天副榜第五名。十二年,中顺天乡试第八名。曾官彭县、安岳知县。著有《倚华楼诗》四卷、《铁峰集》一卷、《倚云楼诗》四卷等。生平事迹见山东省图书馆藏《历城朱氏历科硃卷合订》。邵长蘅(1637—1704),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今江苏常州)人。顺治诸生,入太学试,拔第一,授州同,不就。后长期客宋荦之幕。可见二人非同时代之人,邵长蘅去世十二年后朱琦才出生。则二人重复之杜诗评语,其著作权当归之于邵长蘅。第二,我们在朱琦的《杜诗精华》中,还能够发现其引邵长蘅评语的痕迹。如朱琦评《白丝行》曰:“邵子湘云:得梁陈乐府之遗。”此评亦见“五家评本”,确为邵长蘅所评。因此在这里透露出朱琦转录邵长蘅评语的信息。此外,经过对比可以发现,朱琦在对邵长蘅评语进行转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文字出入与讹误。相比较而言,朱琦《杜诗精华》中的有些文字不如邵长蘅原评为善,因此我们征引朱评时需要注意和“五家评本”等文献进行认真的核对和比较。

综上所述,《朱琦及其〈杜诗精华〉》一文对该本的实际评点者出现了判断失误。由于杜诗评点学史的材料过于庞杂,其中评点者互相混淆的情形比比皆是。因此,对于某些文献无暇进行详考,便极易搞错其真正的作者。《杜诗精华》作为一个主要转录邵长蘅批语的杜诗注本,朱琦本人并没有更多的精辟见解,其作为孤本的文献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此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一些稀见的杜诗学文献,首先应核实其是否为转录前人之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晚出文献之内容,更要格外小心地加以甄别校核,否则就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猜你喜欢
乐府杜诗评语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以词为乐府:贺铸“寓声乐府”及其他
正中要害的评语
批评之批评——谈王伯沆对王希廉评语的评点
教师评语
乐府—清平调之二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贫困无田杜太守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