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染袂 落笔生风
——顾文彬《眉绿楼词联》的集句艺术

2014-11-14 20:47尹国庆
对联 2014年19期
关键词:联语词句对联

●尹国庆

顾文彬(一八一一︱︱︱一八八九),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盦,一为艮庵、过云楼主。 元和(今江苏苏州)人。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进士。顾氏自幼喜爱书画,娴于诗词,工于书法。 后厌倦官场,称疾辞官归里,于同治、光绪年间,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 耗银二十万两建成怡园。园中一石一亭均先由画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有花木泉石之胜,园成之后,江南名士云集,名盛一时。 怡园中又建『过云楼』,收藏古代金石书画,名冠苏州。所藏碑版卷轴,乌阑小字,题识殆遍。顾氏又酷爱收藏, 精于书画鉴别,『自唐宋元明清诸家名迹,力所能致者,靡不搜罗。』所著录书画皆为个人收藏, 考辨多精审,有《过云楼书画记》详为述录。『过云楼』名称来源于苏东坡『书画于人如同过眼烟云』之语。 后以别墅『怡园』为中心,依托过云楼,形成百余年来苏州文化活动中心。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 顾文彬晚年将所藏书画精选编纂成《过云楼书画记》十卷,著录了他一生搜集、赏析、研究历代法书名画的业绩。除此以外,还著有《眉绿楼词》八卷、《过云楼帖》、《眉绿楼词联》等。对联的创作方式有两种,一为自撰联,一为集句联。自撰联是一种自由创作,而集句联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创作方法, 其语句虽非自撰,实则是一种再创作,且是更为艰难的创作。所谓集句,就是摘取前人成句以为对联,举凡经史子集、笔记小说、法书碑帖、佛教经籍、道家典藏等等,都可以成为所集之句的本源, 这其中集自于诗词歌赋的对联尤多。

集句联的起源与集句诗产生的时间约略相同,学术界一般认为,集句诗一格,始于北宋诗人王安石,之后代有作者。清代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 『荆公(王安石)始为集句诗, 多者至百韵, 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据顾平旦、曾保泉《对联欣赏》记载,宋人高文虎在《蓼花洲闲录》一书中就有宋初人集句为联的记录。 到了清代,朱彝尊有词集名《蕃锦集》,乃集历代词而成就集句大观。 除此以外,集句联亦是大有作者在。《眉绿楼词联》即是彼时杰出者之一。叶恭绰序邵锐《衲词楹帖》云: 『自竹垞《蕃锦》,生面别开; 组绣穿珠,作者群起。 逮眉绿楼与水流云在、麝尘莲寸三家,专集词句,斐然成章。』赞邵锐集句联『机杼在心,若自己出,诚哉,文章之事后起而益工也』。 将此言移赞于《眉绿楼词联》,似亦不为过誉。

集句联之难,甚于自撰。 既要合题,又要自然,正如王安石所言:『直疑技巧有天性,不必强勉亦通神』。 集句联虽然是截取前人成句,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但要扩大和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就要经过作者的匠心经营,变得联语如同己出,这就需要作者有驾驭语言的非凡功力。 所以说集句联绝非争奇斗巧的文字游戏、 茶余饭后的快意消遣,而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集成语天然如铸,不见斧凿痕,方为上乘。有道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首先,集句联作者除了要选择适合的联句来表达相宜的意境以及情感之外,还要深谙联律,所集联语必须尽量符合对联创作的要素,唯有如此,才会在组句成联时不至于拉郎配而乱点鸳鸯谱。 何况前人有云: 『文之所以贵对偶者,为处于自然,非假以牵强也』。

其次,要熟谙文献。 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唯有如此,才会在构思、创作时有所选择,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组成一副新联。 有了雄厚的学识资本和坚实的联律基础,在运用的时候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以集句联的表达方式绝不是简单的『选义按步,考词就班』(金元浦《大美无言》), 而是一种更为艰辛的创作过程。

《眉绿楼词联》是顾文彬集自唐、宋、元三十位诗人、词家的一千余首诗、词、曲中的成句而成,计有对联二百三十副。 所集联语皆围绕怡园之景而成。 对联以中短联为主, 最短的一副联为七言十四字,集自宋代黄庭坚、范成大诗句,是联为『题怡园南雪亭联』之一,联语为:

欲雕好句乞春色;烦向苍烟问白鸥。

最长的一副联为八十六字,为『题怡园锄月轩联』之一,系集自辛弃疾十五首词中之句而成,联语为:

古今兴废几池台,往日繁华,云烟忽过。 这般庭院,风月新收,人事底亏全。 美景良辰,且安排剪竹寻泉、看花索句;

从来天地一稊米,渔樵故里,白发归耕。 湖海平生,苍颜照影,我志在辽阔。 朝吟暮醉,又何知冰蚕语热,火鼠论寒。

《眉绿楼词联》是顾文彬心血的结晶,均为园主自集于宋元词(亦有集自唐宋诗及元曲中的句子)。 当时即有名家法书并制作了六十余副楹联, 配于怡园各景,俊语缤纷,辞称景合,为苏州园林之首创,文采风流,盛极一时。 要领略顾文彬《眉绿楼词联》的集句艺术,愚以为当从以下三点来欣赏:

第一、自然妥帖,仙衣无缝

一切文体的创作皆以自然为贵而鄙于造作。 桐城姚惜抱批评西昆诸公拟玉溪体是『滞于句下,都成死句』,即言西昆体诗失于自然,死于句下。 作诗文如此,撰联语亦然,而集联犹不能失于自然,否则即死于句下。 因为集联是摘取前人诗词文章中的词句而集成对联,所以更要讲究语言之自然浑成,意境之妥帖出新。 若联语之间牵强附会一如风马牛不相及,又岂止是死于句下, 简直是文理不通! 死于句下者,至少还有『句』可死,不通文理者,则是『一文不名,无可救药』矣,何足道哉。

《眉绿楼词联》中的联语作品皆极工整秀丽,联语浑成且无涩滞状,可称得上仙衣无缝,妙合自然。 如:题怡园面壁亭联:云洞插天开,欲往何从,一百八盘狭路;湘屏展翠叠,临流更好,几千万缕垂杨。

此作上联集自辛弃疾词句,下联集自周密词句。 联语通篇写景。 上联极壮观豪放,下联极妩媚婉约,上下联取象造境迥然不同。 然全联却浑然一体,将园林中作为造型艺术的假山、林木、水池、岩石等景物之美尽情勾勒、点染,仅寥寥数笔,便觉趣味横生、妙意无穷。 观此联,能使游赏怡园之人别添一种情趣和兴味。 虽然是集句, 却另有一番境界。 再如怡园藕香榭联:

水云乡,松菊径,鸥鸟伴,凤凰巢,醉帽吟鞭,烟雨偏宜晴亦好;

盘谷序,辋川图,谪仙诗,居士谱,酒群花队,主人起舞客高歌。

全联集自辛弃疾词句。 此联最大的特色是全联用『联中分句互对』、『当句自对』,且上下联最后一个分句都是『当句不等词自对』之格式。

汉语的对偶艺术在世界语言中是独一无二的,在骈体文赋、格律诗词中,高超的对偶艺术已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技巧,而是以体现作品的文采及美感而存在,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联语即是这种对偶艺术的极致。 从语言、文字到思维、构思,无一处不体现出这种对称之美。 这副联语虽然是集句,却同时具有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自然洒脱,且对中有偶,偶外有对,高超的对偶技巧,把联语这种语言艺术的完美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

且看『水云乡,松菊经』和『鸥鸟伴,凤凰巢』两组分句互对,在此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光画。 下联的『盘谷序,辋川图』与『谪仙诗,居士谱』两组分句自对,则写出了隐士的高洁,与上联对应,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文情调。

此联语势雄浑,文笔雅健,格律严整,意蕴丰满,自然之醇美与文人之情韵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副如行云流水一般颇见巧思与功力,性理与才情的集句联,笔墨间自有一番神韵在。 如此天造地设,有充满艺术张力的联语,自撰尤难,何况集句。 作者的慧根于此可见。 上联的『烟雨偏宜晴亦好』和下联的『主人起舞客高歌』两个分句的『当句不等词自对』格,一为寄闲适于自在之画境, 一为寓潇洒于从容之戏景,把怡园主人名士风流的高雅气质、闲情逸致表露无余。 集句中既见顾氏于联语一门深厚的艺术功力, 园林造境之瑰奇的想象力, 又见他于集联之组句成篇本领之高超。

第二、巧趣灵动,文采斐然

宋词,是中国韵文学的高峰之一,是一个巨大的珠宝矿藏。 顾文彬毕生优游于其间。作为一个勤奋的采珠人,他将采集来的一粒粒明珠串成了一条美丽的珍珠长链,成就了怡园这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长廊,并使玩赏怡园之人为之魂勾神摄, 欣喜若狂。

顾文彬的集词联,除了讲究语言浑成,对仗工稳外, 更能够在宋词的境界里另见新意,别出心裁而不觉所集之联语的牵强,形成了对联所特有的造语之巧与灵动之趣,给人以明快、舒畅之感。 如怡园小沧浪联:

冷石生云,明波洗月;

悬崖拥槛,篆径通花。

联语集自张炎词句。张炎之词,朱彝尊《词综》引仇仁近语云: 『叔夏(张炎,字叔夏)词意度超玄,律吕协洽』。是说他的词同时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之美和严谨细致的音律之美, 且二者相得益彰, 不能分割,于宋词中另有一种境界。《眉绿楼词联》中,集自张炎作品的词联有多副,且都不失张炎词境之美。

词联具有当句自对且上下联又互为对仗的特点。 工整贴切,巧妙自然,有绚美之华采,无拼凑之痕迹,读后让人赏心悦目,是一副绝好的集句联。又上联静中有动,与下联动静相生,境界清幽,给人以空灵之美而无空寂之感。下联『篆径通花』四字,大有常盱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意境。联语超凡脱俗, 把小沧浪及周边景色描绘的宛若仙境。此联极具张玉田的风采,然何尝又不是顾文彬的妙手宏裁! 再如怡园岁寒草庐联:

竹边松底,只赠梅花,共结岁寒三益;

薜老苔荒,摩挲峭石,悄然月白千峰。

此联也是集自张玉田词句。 古语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此处『三益』,即『三友』之意。此题『岁寒草庐』,所以举『岁寒三友』而咏之,紧切联题。

此上下联浑然一气,『悄然月白千峰』一句,以情韵悠远的意境,烘托出了一个模糊朦胧的景象。借张炎词的语境,以含蓄的手法捕捉了一种智慧的芳香, 不仅富有文采,而且独具艺术魅力。身处此境,大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 再如怡园拜石轩联:

松影阑干,鳌峰对起;

梅花清梦,翠羽飞来。

此联集自吴梦窗词句。 张叔夏评吴梦窗之词: 『(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然而这七宝楼台,在顾文彬手里, 拆碎了, 非但没有『不成片段』,反而被顾氏用高超的艺术手段重新组合,织成了美丽的锦缎,不止眩人眼目,更是益人心智,美不胜收。联题中『拜石』二字,典出米芾。

这副联上联写阑干外,松影间,有石相对如鳌峰耸起,写的是点缀园林的景石,写石略带夸张,此亦园林艺术之特色。下联写梅花梦里,似有个翠鸟自天外飞来,落在松枝梅干,颇有意境,颇有情怀。

欣赏此联,将其视作记园中景亦可,视作记游园所见亦可, 视作游园归后之梦境亦可,全联借鳌峰(喻石)与翠羽两个语象,与『对起』和『飞来』合成两个富有动感的情趣意象,又与松、梅构建成一个具有象征色彩的意境, 将情趣隐于意象之中, 耐人寻味。个中消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总之此联语境丰富,意象丰满,可视作以物传情的佳联。

第三,意新境美,佳构天成

朱光潜先生云:『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虽然说的是诗,联语未尝不然。 『意境』一词,原本是诗歌美学理论,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 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是『物境』,二是『情境』,三是『意境』,主张诗歌创作要把『意象』与『境象』合一而成『意境』。 到了王国维,又多次提出『意境』之说,认为『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可见『意境之有无与深浅』,成了诗人们广泛的美学认识,『意新境美』也就成为诗词家、楹联家等一切艺术创造者所追求的目标。题写园林的对联,如同诗词、绘画等艺术一样,也是重在创造意境,追求『意新境美』。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画工,化工之殊』。 『画工』是写其真,而『化工』则是摹其神。『真』,是一种境界,真实不虚; 『神』,是别一种境界,即内在的精神。以联语题写园林景物,不惟『画工』,尤其要做到『化工』,状园林世界之真,摹园林艺术之神,如此,方臻妙境。 如怡园玉延亭联:芳草春深,从此兰生蕙长;玉阶山立,十分竹瘦松坚。此联集自辛弃疾词句。 品读此联,『兰生蕙长』四字,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屈原《离骚》中的句子: 『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芳草春深之际,兰蕙飘香,一个新颖、美妙的意境凸现眼前。此句看来好像是不思而得,有似等闲,实则是苦思而集,用心经营的结果。下联『竹瘦松坚』,则是具体的形象,此句中『瘦』和『坚』是『竹』与『松』的个性,辅之以『玉阶山立』,愈发突出了竹之挺拔,松之坚劲。 上下联,一写意,一写形。情意相生,形神交汇,意新境美,而有寄托。 于集句联中得此境界,可谓苦心孤诣。『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说的就是顾文彬的集句联。 再如怡园玉延亭联:

临水看云,闲情便随鸥去;

平波卷絮,乐事尽逐鱼忙。

此联集自张炎词句。 这是一副看似平凡然而不俗的联语。 上下联互文见义,『临水看云』,实际上也在『看水』,看『平波卷絮』。 仰则看云,俯则看水,『闲情』既随鸥去,也逐鱼忙,而『乐事』则在鱼也在鸥。 此联所写是闲情亦是乐事,有乐事亦有闲情,仰看天边的鸥鸟,俯视水底的游鱼,联语中蕴含着作者的瞬间感受,一俯一仰之间,意味深长。 鸥鸟、游鱼与临水之人,呈现出了一幅立体的画面。

欣赏顾文彬《眉绿楼词联》,除了欣赏它所特有的艺术价值之外, 还可见顾氏于对联创作的艺术表现方式的注重, 虽集句联亦不见丝毫懈怠。

对仗, 是汉语言文学中所独有的一种修辞手法之一, 对联即是由此一修辞格演化而成的对偶文学。 由于对联文学的特殊性,所以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注重修辞格的运

用,消除联语中的呆板、涩滞之状,增强对联的艺术效果。

郭殿崇先生在《对联教程》中说: 『对联和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一样,很讲究修辞手法, 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使作品的形象更加生动,内容更为深刻』。《眉绿楼词联》中,就有许多运用灵活的修

辞手法,举数例期以尝鼎一脔。

复字法,是同一个字或几个字在一副对联中反复出现,同位对应。 有一字反复和多字反复。《眉绿楼词联》中都有对应的联

例。 如下面一副集自辛稼轩词句的对联:

凭画栏,呼玉友,洗金荷,老子婆娑,还又要古今长在,春意长闲,此身长

健;远浮屠,闲略彴,小胡床,北窗高卧,

最好是簟纹如水,纱橱如雾,绿树如云。

此联即运用了『复字法』, 上联三复『长』字,下联三复『如』字。 除此之外,此联

还运用了对联创作中的『并足自对』格,使得此联典雅洒脱, 含蓄自然。《眉绿楼词联》中运用『复字法』的联语较多,且『一字反复』、『多字反复』皆有,此为一例。

嵌字法,是将人名、地名、专用事物名或有特定含义的字嵌入联中。嵌字法是对联修辞格中常用的技法,可增加对联的艺术感染力, 应用性很强。 如怡园奕书亭联:

千古须臾,当年事如对弈;一亭寂寞,公歌我亦能书。此联集自姜白石词句,联中嵌入了『奕书』二字。

顶真法,又称顶针、连珠、蝉联、链式结构。 其作法是将前一句末字(或词),作为后一句的开头, 使这两个句子首尾相连。 如集自辛稼轩词句的一联:

春意长闲,闲处直须行乐;吾生堪笑,笑时犹有些痴。史书载: 子山观察(即顾文彬)长于集

句,所藏书画卷册自题者,大半集宋人词。 别有《百衲琴言》一卷,述情叙事,如无缝天衣,诚推绝技。 是说他的集句词、他的《百衲琴言》足以媲美朱彝尊的《蕃锦集》。《眉绿楼词联》写景抒情,自然贴切,是顾

氏用心良苦之作,也堪称『用绝技织成的无缝天衣』。

猜你喜欢
联语词句对联
巧出对联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
切瓜分客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