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与格局研究

2014-11-15 03:07孟召宜朱锦程渠爱雪
关键词:省份文化产业竞争力

孟召宜,朱锦程,渠爱雪,殷 薇

(1.江苏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评判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此,学者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研究:1)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方法有直接、间接评价法;评价模型多样[2-3],其中波特“钻石模型”是运用最多、相对客观正确的模型[4].2)评价指标.基于文化产业的属性、特征、影响要素和主要内容等,构建包括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实力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3-7].3)空间尺度.从国家[6,8]、省域[9-10]、市域[11]等层面展开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尺度研究.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在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核心环节,尤其在指标构建上,仍存在不足:重视数学方法选择和数据选取,轻视指标体系本身研究[4];问卷调查等主观指标科学性欠缺,且进行中观、宏观层面研究时,操作也较困难;由于轻视甚至忽略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实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形成竞争力,即竞争力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指标的系统性、科学性考虑不周[4].针对于此,本文在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以明晰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与格局.

1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基本内涵

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我国文化企业与他国文化企业比较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方面的优势能力[12].樊琦等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化企业在世界市场的营销能力以及文化政策在国际化大生产中的资源整合能力[13].徐萍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使用文化资源、生产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文化市场需求并获得经济社会效益的能力[14].顾乃华等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在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创造的商业环境下利用文化资源、研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在产品市场上体现出来的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的市场吸引力[15].综上可见,文化产业竞争力受到文化需求、文化市场、文化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

1.2 评价指标

波特“钻石模型”认为产业竞争力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和行业结构、政府与机会[16].在该模型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具体特征和研究目的,本文将上述因素具体为生产要素、文化需求、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文化企业战略与竞争状况、政府5个因素,建立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将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指标评价有机结合,以保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在具体构建中,注重4个方面:1)抓住主要因素.文化产业竞争力诸多影响因素中,有若干因素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关键因素的确定,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的准确性.2)立足产业特点.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与产业、经济功利性与公共服务性、市场性与行政性,因此,对其评价与其他产业有着本质的不同.3)注重尺度特征.不同空间尺度,文化产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目的等内在要求.在国家层面,考虑的是文化国际竞争力,此时文化安全是一重要的维度;而在省域层面文化安全弱化,更加注重文化消费、市场满足、经济拉动、文化就业等.因此,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内在要求空间尺度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的逻辑一致性.4)兼顾多元指标.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尚未完善,选取一些可以体现竞争力水平的经济社会指标进行充实,形成直接指标与替代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务实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参考、借鉴相关学者[12,15,17-18]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29个指标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表1).

表1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Tab.1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2 评价方法与数据处理

熵值法可克服多指标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和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问题,相较而言更为系统、全面、科学[19],故本文采取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首先,运用Z-score标准化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影响和变量自身变异的影响,然后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计算评价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定义评价指标权重(表1).最后计算评价值,即综合得分(表2).由于港澳台数据缺失,在此仅分析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元.

表2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及结构(2010)Tab.2 The score,construction and order of China's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2010)

3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总体水平与空间格局

3.1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普遍不高

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平均值为0.032 26,大陆31个省份中11个省份高于均值,占比约为35%;20个省份低于均值,占比约为65%.大部分省份低于均值,表明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整体偏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佐证了这点.2010年,仅有北京、云南、上海、广东、湖南、吉林6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其余26个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任务艰巨.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普遍偏低,而且文化产业占当地GDP比重较小,这表明,我国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发展初级阶段[20].另一方面,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均衡,最高值上海仅是最低值西藏的1.6倍(表2).在我国省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20],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均衡也折射出省域文化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

3.2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构不够均衡

从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构来看(表2),生产要素竞争力占比均值为27.36%,贡献最大.这既说明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优势所在,也反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依赖文化资源,而创意、科技等贡献仍较弱.政府行为竞争力贡献排在第二位,占比均值为22.43%.这反映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政府推进阶段,政府通过出台文化产业政策、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和积极力量.再次是相关产业竞争力,占比均值为20.13%.由于我国教育产业一直稳健发展,而旅游产业一直是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同时网络等信息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因此,由教育、旅游、信息等构成的相关产业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产业、技术等支持.市场需求竞争力贡献不大,说明文化产业发展仍是投资驱动,而非市场驱动.这既反映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有些脱节,也说明文化产业由于创新、创意不足,未能引领文化消费、引爆文化市场.城镇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总支出的比例与恩格尔系数几乎完全没有相关性也说明了这点[20].企业战略竞争力最弱,反映我国区域文化产业自生能力较弱.综合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构不够均衡合理,尚未形成基于市场、科技、创意基础上的自生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3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类型分布呈橄榄型

根据文化产业竞争力得分,利用Arcgis软件,基于手动分级法,将31个省份划分为5类(图1,表3),数量之比为2∶9∶10∶8∶2,形成5大梯队.其中Ⅰ类是文化产业竞争力高水平省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上海、北京2个直辖市,形成我国大陆地区2个文化产业竞争力高地.Ⅱ类是竞争力较高水平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二梯队.Ⅲ类是文化产业竞争力中等水平地区,竞争力高于0.03,但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梯队和重要潜力区.Ⅳ类是文化产业竞争力较低省份,文化产业发展较慢.Ⅴ类是低水平地区,竞争力水平低于0.029,是文化产业发展薄弱区.整体而言,类型分布呈橄榄型.这表明我国已形成比较稳健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格局(表3).

图1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空间格局Fig.1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表3 2010年我国区域文化竞争力水平分类Tab.3 The classification on the score of China's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2010)

3.4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格局具有弱梯度性

从空间格局上看,东部沿海省份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文化消费拉动能力较强,相关产业配套较好,竞争力水平最高,多在第一、第二梯队,并形成以北京、上海为龙头的沿海率先发展带;而中部6省的4个和东北地区的2个省份属第三梯队,文化竞争力水平次之,成为毗邻沿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快速推进带.西部地区仅有陕西、内蒙古2省属于第二梯队,其余多属第四、五梯队,竞争力水平低.综合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东强西弱特征,并形成由东部沿海向东北与中部、西部水平渐次降低的空间格局(表2,图1).

3.5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优势各具特色

基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在结构,根据综合竞争力水平与分项竞争力占比,将我国31个省份分为2个大类4个亚类(表4).分析表明,31个省份中24个属于竞争力均衡型,占比达到77.42%,可见大部分省份为竞争力均衡型,即分项竞争力较为均衡,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发展态势和协调稳健的内在格局.同时,有7个省份属于非均衡型.其中高水平非均衡型中的北京市场需求竞争力相对较强、企业战略相对较弱,浙江生产要素竞争力相对较强,天津、海南企业战略竞争力相对较强;低水平非均衡型中的青海生产要素竞争力相对较强、相关产业相对较弱,新疆生产要素竞争力相对较强、市场需求相对较弱,西藏企业战略相对较强、政府行为竞争力相对较弱.可见,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在结构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表4 2010年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类型Tab.4 The classification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2010)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不高且差异较小,文化竞争力亟待提升;结构不够均衡合理,基于市场、科技、创意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亟需增强;类型分布呈橄榄型,已形成比较稳健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态势;格局具有东强西弱特征,表现出弱梯度性;竞争力优势各具特色.

因此,为提升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优化结构,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强化政府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深化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丰富文化市场,增强文化产业活力,以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大提升.

2)深度激活文化市场,加强文化科技投入,促进文化科技融合,逐步实现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由投资驱动、资源依赖向市场驱动、科技驱动、创意驱动转变,增强文化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促进其核心竞争力形成.

3)进一步加快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尤其是北京、上海,着力培育壮大我国文化产业增长极,打造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高地,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区域联动等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实现率先发展和全面推进的统筹兼顾.

4)基于我国各地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各地要注意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从长处和短板2个方面提升竞争力.同时,从国家层面看,应注重分类调控、因地制宜,并通过配套政策的出台促进特色发展.

[1]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2]Max Horkheimer.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M].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

[3]Justin O'Connor.The cultural policy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Europe's regions[M].Nottingham:Cowveroce Nottingham,2001:12-14.

[4]毕小青,王代丽.基于“钻石模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3):54.

[5]弗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6]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Yusuf S,Nabeshima K.Creative industries in East Asia[J].Cities,2005,22(2):109.

[8]陕西师范大学.文化与人文地理学[EB/OL].(2008-11-27).http://rwdl.snn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4.

[9]顾江,胡静.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研究[J].江苏省社会科学,2008(4):36.

[10]李炜.湖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1]马萱.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樊琦,张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8):103.

[14]徐萍.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77.

[15]顾乃华,夏杰长.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2):52.

[1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8]孟召宜,马晓冬,殷薇.我国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现状评价[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57.

[19]薛丽芳,欧向军,谭海樵.基于熵值法的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3):63.

[20]胡惠林,王婧.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CCIDI)[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7.

猜你喜欢
省份文化产业竞争力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文化产业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