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2014-11-19 19:37王玲玲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

摘 要:儒家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的思想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介紹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参赞化育的观念和中庸之道的生态实践观。以期望以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儒家;天人合一;参赞化育

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儒家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是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种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从天人整体观出发,将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认为宇宙万物的秩序与人类社会的秩序从根本上是和谐一致的。“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而且还是一种生态观。它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与自然中的道德,相互兼顾而自相协调。如孔子所指出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就是说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过程之根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的基本功能所在。人与天的关系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应当像天一样对待生命万物,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汉代董仲舒也强调天人以类相合,“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的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将民众百姓都看作同胞兄弟,应以仁爱相待,宇宙万物看作人类的朋友,应该对它们爱护、保护,这是对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与和谐相处最为深切的表达。

2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儒家易学认为,天地有生生之仁德,太极有哺育万物生长的善性。生命充溢于广大的宇宙,流畅于整个天地自然之间,人类万物无不是生命的结晶。尊重生命、仁爱好生、长养万物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固有价值。

儒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和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天地自然化生养育万物与人,是天地生生之理的表现,也是天地伟大仁性的集中体现。人之德源于天之德,源于天道生生之理,天道生生之理使人具有与天相同的生生之“仁”德。所以,人类应该体现天地的生生之理,关爱万物,尊重生命。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这不仅仅指关爱人类,而且还要关爱自然。朱熹将“仁”的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给“仁”的定义是“心之德而爱之理”,在天地则为“温然生物之心”,在人则为“利人爱物之心”(《文集·仁说》),这根本上将爱人与爱护自然统一起来。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与征服,必须把自然看成人类的朋友,像爱护朋友那样爱护自然。同时,儒家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将人类社会的仁爱理想推行于宇宙万物的道德观。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主张和宋理学家程颢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看法,就是要将天地万物视为统一的生命系统,把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看成是人的崇高道德,从而将“仁”的对象和边界扩大到了天地万物与整个自然界,在伦理上实现了人道和天道的彻底贯通,把人类道德和生态道德完整地统一起来。

3 “参赞化育”的观念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最终所追求的目标是“与天地参”,“辅相天地之宜”,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是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积极思想,既强调了人与天地的统一,同时也突出了人在自然中的独特性,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最终追求的目标即是“与天地参”,“辅相天地之宜”,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中庸》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参赞”指的是人在天地自然中的参与作用与调节作用,“化育”指的是自然万物本身的变化与发育。一方面儒家弘扬人的主体性地位,认为虽然万物皆由于禀赋天地之性而具有其价值,但人还具有万物所缺乏的道德品质和智慧,因此人不仅能够沟通天地,而且能够把自己的内在德性开发出来,以协助万物潜能的充分实现,人是宇宙进化过程中参天地、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另一方面,人们还要“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人类应该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让万物按照自然的天道变化发育。最后,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人不仅不能破坏自然,而且要使它们按自己固有的方式自由发展。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自然与社会相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相统一的“天道与人道一致”理念则显得充满智慧和具有启迪意义。

4 中庸之道的生态实践观

儒家的生态实践观是:人在与自然相处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行为,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自然,另一方面要节制欲望,不要过分的索取,取而适中,使自然万物各得其宜。首先,孔、孟、荀等先秦儒学大师肯定了大自然的客观独立性,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阴晴圆缺、星转斗移、春华秋实、夏雨冬雪,都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儒家提出人们对自然资源要有节制使用的观点。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就是要求人们对自然的利用要把握好“度”,以保护物种的繁衍生息。孟子提出人们要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利用自然资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同时他提倡人们对生物资源要加以合理的养护和利用,这样才能使其生长茂盛,繁殖兴旺,否则就会由于人们的违时获取和过度利用而耗尽,即“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这种看法在今天也还具有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意义。荀子从天道自然的角度理解自然,倡导人们利用和保护自然,指出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自然资源,并且提出人们要“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即人们既要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又要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知道哪些事情是应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做的,从而使天地各尽职责,让万物为人类造福。同时他提出人们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需要,适时的采伐林木和猎取生物资源,从而保证这些资源不会灭绝,可供人类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任俊华,刘晓华. 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曹孟勋.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王玲玲(1985—),女,山东泰安人,法学硕士,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