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自然保护区2013年旱灾林木损伤调查

2014-11-20 02:59李明红唐德顺颜用林唐敏江唐祖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衡山南岳旱灾

管 维, 蒲 玲, 李明红, 唐德顺, 杨 洁, 颜用林, 唐敏江, 阳 清, 唐祖军

(1.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南 衡阳 421900; 2.南岳树木园, 湖南 衡阳 421900)

衡山自然保护区2013年旱灾林木损伤调查

管 维1, 蒲 玲2, 李明红1, 唐德顺1, 杨 洁1, 颜用林1, 唐敏江1, 阳 清1, 唐祖军1

(1.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南 衡阳 421900; 2.南岳树木园, 湖南 衡阳 421900)

为探明2013年江淮旱灾对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生长的影响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据此解决森林保险理赔。对南岳区下辖三乡一镇一街道,共计30个村6个居民委员会以及南岳林场、树木园等的所有林(竹、苗)木干旱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因旱灾致使经济损失达486.356 4万元,为50年之最;南岳区受灾总面积为235.381 hm2;受灾林分主要为竹类,其受灾面积为1 787.163 hm2,一级损伤率为13.2%,经济损失达到414.541 4万元。

旱灾; 一级损伤; 衡山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衡阳市南岳区,森林覆盖率达95.2%,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区内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1]。森林林木发挥着水源涵养、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森林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2]。然而,自2013年6月下旬以来,根据南岳气象局观测数据,2013年7—8月南岳降水量均值为18.6mm,呈现异常偏少现象;高于35℃的高温日数持续了48天,创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新值。根据气象专家的研究,造成该次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与往年相比时间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初开始就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二是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一时期,导致气温持续攀升;三是在该期间大气环流相对往年有异常,几乎没有从我国东南部海域深入内陆的台风,这就导致没有如往年有间歇性降温降雨的状况[3]。保护区内遭遇了50年难遇的旱灾,大面积林木明显受损。同时,林木种苗的生产和南岳景区森林也遭受了50年一遇的旱灾的肆虐,给广大的林木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干旱除了会带来火灾隐患、病虫害爆发等直接影响,还会使生态链遭受破坏,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关联度高,旱灾对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损害短期内无法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3]。本文通过调查旱灾对保护区森林生长的影响及经济损失,分析了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范旱灾等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目标及防灾减灾策略,为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

1.1调查地自然条件

马尾松起源为天然起源,树龄为30~40年,成熟林,郁闭度0.6~0.7,土壤类型为红壤、山地黄壤,分布海拔为850m以下;毛竹起源为天然起源,年龄为1~10年,平均年龄为5.5年,郁闭度0.7~0.8,土壤类型为红壤、山地黄壤,分布海拔为900m以下。[4-5]

1.2损伤定级

根据植物受损伤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损伤:严重受损,植物大部分枯死或整株植物死亡;二级损伤:中度受损,较多侧枝、叶片枯死,部分主枝受损;三级损伤:轻度受损,部分叶片、侧枝干枯受损;四级损伤:很轻微受损,树冠外缘叶片、小枝或枝梢轻微受损[3]。本文调查切入点为一级损伤的林木,为森林旱灾理赔提供依据。

1.3调查方法

受损面积确定,采用由湖南省测绘局和武汉测绘部队提供的1∶10000的地形图,实地对坡勾绘,透明方格纸测算,再用电子求积仪检验[6];

受损小班调查,采用由湖南省林业厅2013年2月编著的《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方法与技术;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依据目前林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来确定。

1.4调查范围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南岳区三乡一镇一街道,共计30个村6个居民委员会,以及南岳林场、树木园等的所有林(竹、苗)木干旱受损情况。

1.5调查内容

根据树种、林分结构和自然条件等开展调查。

1.6损失计算

林木受旱损失根据各类林木市场出售价格进行定损。其中毛竹定损为140株/667m2、8元/株,雷竹为20元/株,灌木林按照植被恢复价格定损为500元/667m2,松树按照材积定损为650元/m3,经济林和苗圃的苗木等根据市场单株价格计算损失。

2 结果与分析

2013年江淮旱灾肆虐影响到整个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木,导致了南岳区林木严重受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1一级损伤面积

旱灾中受损面积、受损材积、受损株数经实地勾绘、测算、检验而确定。其中一级损伤面积为235.381hm2,一级损伤材积为340m3,一级损伤株数为11640株。其中岳林乡因水源稀少、地势高、森林资源丰富、林木面积广,成为三乡一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乡,其面积为129.4hm2。后山龙凤乡的龙凤村、水口村、红旗村三个村庄受灾严重,因其海拔高,水位却偏低,导致水源稀缺,一级损伤面积达到55.607hm2。拜殿乡虽处于后山但其海拔较之龙凤乡低,故一级损伤面积仅为40.673 3hm2。南岳镇大多数村庄地势低洼,处于山脚,水源较为丰富,一级损伤面积较小仅为17.201hm2,仅呈现出零星的灌木死亡、毛竹死亡,未出现大面积成片死亡。

2.2竹类一级损伤率

根据南岳区“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显示,南岳区竹林林种为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当地毛竹起源为天然起源,年龄为1~10年,平均年龄为5.5年,郁闭度0.7~0.8,土壤类型为红壤、山地黄壤,分布海拔为900m以下。雷竹为引进种植的经济林,平均年龄为2年[7]。本次旱灾调查中南岳区受灾主要显示为竹类,其受灾总面积为1787.163hm2,经计算一级损伤率为13.2%,经济损失达到414.5414万元,而南岳林木一级损伤总经济损失为486.3564万元,竹类一级损伤占总经济损伤率达到85.23%,损失惨重。

表1 南岳区林木旱灾情况及竹林一级损伤统计表Tab1 TheforestsituationindroughtandprimaryinjuryofbambooinNanyueDistrict乡镇村庄树种总面积(hm2)一级损伤面积(hm2)一级损伤材积(m3)一级损伤株数(株)经济损失(万元)一级损伤率(%)拜殿村毛竹90.1124.9938.3890.055甜楮等阔叶林0.5001.313拜殿乡观音村毛竹80.21310.76718.0880.134龙潭村毛竹102.11320.41331.3490.200灌木4.0003.000龙凤村毛竹70.1923.67146.70240.337龙凤乡水口村毛竹72.33317.10248.7840.236红旗村毛竹108.3334.65224.9180.043红旗村(王健安)雷竹11.6677.18210.9200.616岳林村毛竹118.02113.60022.8480.115岳林乡莲塘村毛竹383.12554.60094.7520.143石山村毛竹217.99823.46733.9680.108杉湾村毛竹426.33337.73359.2070.089兴隆村毛竹67.12512.80111.4480.191松树201.300紫峰村松树201.300光明村松树201.300水濂村松树201.300黄竹村松树201.300桂花4004.000罗汉松4002.000樟树桥村(福旺果竹柏10001.000南岳镇业专业合作社)红豆杉3501.050银杏1702.550紫玉兰4002.400紫薇、红枫、圆树、蓝天竹80008.000荆田村(李松林)油茶5002.500荆田村(樊艳云)油茶、李树4202.100黄竹村燕子组(彭新艳)雷竹 36 4.000 2.880 0.111 黄竹村上塘组雷竹3.60.4000.2880.111其它村松树100.750南岳林场—松树20013.000南岳树木园—松树3022.500合计1787.163235.38134011640486.35640.132

2.3一级损伤经济损失

截至2013年9月25日,因旱灾致使林木一级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86.3564万元,为50年之最。其中岳林乡为210.775万元,龙凤乡为131.3244万元,拜殿乡为62.139万元,南岳镇为36.018万元,南岳树木园为22.5万元,南岳林场为13万元。

3 结论与讨论

干旱除了会带来火灾隐患、病虫害爆发等直接影响,还会使生态链遭受破坏,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关联度高,旱灾对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损害短期内无法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3]。

(1) 水分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非常巨大,研究表明在干旱造成植物的各种损伤现象出现之前,植物就已经对土壤干旱状况作出包括基因表达在内的自身适应性调节,以使植物自身获得最优化的选择。这说明植物本身具有感知和传递土壤干旱胁迫信号、调节生长发育的能力[8-10]。2013年7—8月衡山南岳区降水量均值为18.6mm,呈现异常偏少现象;高于35℃的高温日数持续了48天,则出现了50年前所未有的干旱。2013年衡山自然保护区一级损伤面积为235.381hm2,一级损伤材积为340m3,一级损伤株数为11640株,共损失总经济量为486.3564万元,为50年最高,其中保护区内人工林比天然林受损严重,单纯林比混交林受损严重,中幼龄林比成熟林受损严重,结构简单的单层林比结构复杂的异龄林受损严重,苗圃、药材等涉林行业损失惨重,南岳一些景点因树木大量枯死,旅游景观破坏严重,水流量降低,古树名木保护难度加大。其中严重受损的树种为松树,达到340m3。南岳松树人工种植面积大,多为单纯林,且多生长在土壤稀薄缺水之地,因此此次受灾面积较大,田楮等阔叶林树种受灾面积为5002.5m2,因旱灾导致蒸腾耗水量大,地下水供给缺少,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和发育。雷竹等外来树种比毛竹等乡土树种更加受损严重;在高气温、较大水分蒸发量下,干旱严重影响了南岳主要经济林油茶和李子树的生长以致减产,苗圃生产也受到较大影响。

(2) 因毛竹根系不够发达,汲水能力比不上乔木和灌木,且夏季为林木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久旱缺水一方面导致成片的竹林品质下降[11-14]。朱渝芬[15]研究表明,毛竹是一种喜阴植物,在干旱少雨季节,毛竹林土壤确山,干燥板结,容易枯死。2013年南岳衡山旱灾受损树种最严重的为毛竹,呈现出大面积枯死现象,没枯死的毛竹林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水、萎蔫和生长点干死现象,毛竹具体数据为受灾面积1735.896hm2,一级损伤面积223.799hm2。近两年来的新造林地苗木成活率受旱灾的影响严重,数量达到70%以上,一些新造林苗木成活率比往年下降30%至50%。同时也严重影响2013年、2014年种苗生产。苗圃种子发芽率低,近半数以上幼苗受旱枯死,直接影响到工程造林苗木供应。还将扩大2014年造林成本,加大造林难度。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为保证造林成活,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从而增加了造林成本。

(3) 衡山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横跨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综合措施[16]。针对旱情的影响,以后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应合理选用林木品种,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调整种植结构,以趋利避害[16]。造林中,要改变过去造林树种单一的做法,确保树种多样化配置,防止造林树种单一造成生态系统脆弱,今后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控制和减少阔叶林总量,大力提倡针叶林、灌木林和经济林以及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推广抗逆性强的树种和混交林栽培模式。此外,还需要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利用大气、水文及自然资源,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合理安排林、旅游产业结构,利用有限的资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因此,本项调查结果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旱灾,在选择保护林类植物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祁承经.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考察报告[G]//湖南植被.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吴伟生、李明红、彭珍宝.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考察报告[G]//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2002.

[3] 龚亚丽,王平,赵霞,等.GIS支持下的锡林郭勒盟旱灾救灾区划初探[J].灾害学,2008,23(1):55-57.

[4] 杨一光. 南岳衡山的植被群落[J ].南岳树木园通讯, 1979:1-9.

[5] 蒋端生.南岳森林土壤研究兼论与生物多样性关系[G]//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1998.

[6] 南岳区农林局.南岳区“十·五”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汇编[G].2005.5.

[7] 杨保民.湖南竹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 杨帆,苗灵凤,胥晓,等.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4):586-591.

[9] 孙可群.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0] 余树勋.花卉词典[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1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2] 苏泽源.保护古树名木的方法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20(2):67-70.

[13] 骆宗诗,温佐吾.马尾松次生林研究现状和展望[J].贵州林业科技,2004,32(3):47-55.

[14] 柳丽娜,董敦义,李云,等.浙江安吉县毛竹林高温干旱灾害调研报告[J].世界竹藤通讯,2014(1):23-24.

[15] 朱渝芬.毛竹林水文生态功能及其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16] 左家哺,彭代文.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区划与规划原则意见[G]//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2002.

(文字编校: 杨 骏)

SurveyonprimaryinjuryofthewoodsinHengshanMountainNationalNatureReserveinthedroughtin2013

GUAN Wei1, PU Ling2, LI Minghong1, TANG Deshun1, YANG Jie1,YAN Yonglin1, TANG Minjiang1, YANG Qing1, TANG Zujun1

(1.Administration of Hunan Hengshan Mo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engyang 421900, China;2. Arboretum of Nanyue Hengshan Mountain, Hengyang 421900, China)

In order to verify the influence of drought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region in 2013 on the forest growth of Nanyue He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and define the economic damage caused by the drought, to solve the forest insurance claims. The investigation were including one town and one street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Nanyue District, the damage situation of all the forest trees (including bamboo and seedlings) in 30 villages, six communities and forest farms and arboretums. It turns out that the drought causes an economic loss of 4.863564 million yuan, which is the most in recent fifty years.The drought disaster investigation in Nanyue District, a total area of 235.381 hectares. The affected mainly displayed as bamboo, which affected a total area of 1787.163 hectares, the calculation of primary injury rate was 13.2%, the economic losses reached 4.145414 million yuan.

drought; primary injury; He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2014-06-06

管 维(1986-),女 ,湖南省衡阳市人,硕士,主要从事林业科研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S 759.9;S 791.1

A

1003 — 5710(2014)06 — 0078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4. 06. 020

猜你喜欢
衡山南岳旱灾
传承南岳游干班红色基因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南岳篇章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观日台弄笛
南岳寿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研究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衡山独如飞
明代江西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衡山客车“烧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