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腔含情尤为贵
——传承扬剧“金派”艺术感悟

2014-11-21 19:49周秋生
剧影月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含情梳妆台扬剧

■周秋生

字腔含情尤为贵
——传承扬剧“金派”艺术感悟

■周秋生

金运贵先生所创立的“金派”唱腔是扬剧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流派,在扬剧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至今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扬剧界。笔者从艺20年,在不断学习和传承心仪的金派唱腔艺术过程中,有不少体会和感悟,其中最为深刻的一点就是:字腔含情尤为贵。

在上海,在南京,在扬州,在镇江,在大江南北的城市或乡村的扬剧舞台上,只要金派唱腔一出现,观(听)众的情绪就会顿时活跃起来。是一种什么魅力获得这样多群众的喜爱甚至迷恋?让我们以扬剧金派的几段演唱为例来学习领悟。

扬剧唱腔原含有香火戏,花鼓戏和扬州清曲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除去香火调外,其它两组唱腔都属于曲牌联套体的结构形式。每一支曲牌都有其不同的曲式和格律。例如被称作“大锅菜”的《梳妆台》,全曲都保持四个乐句十七板,唱词多是由七言四句或十言四句组成,而蜚声剧坛的金腔《梳妆台》,在保持其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因剧情不同,人物不同而唱腔旋律作多种多样的变化,舒缓时字少腔多、如泣如诉;激越时多字堆叠、高亢振奋。例如扬剧《二度梅》中梅良玉所唱的“只见她全家的人,他们一个一个哭得是肝肠断......”一段中,金派唱腔不仅分句分读,各句落音都保留了传统的框架,各腔节虽然因为字多而占用过门,但却又巧妙地利用语音顿逗,用小过门或小休止把前后腔节隔开,从而使唱腔的句读得以分清。

唱腔框架不变,行腔依内容而多变,这是曲牌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金腔即继承了曲牌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创腔经验,发展为变化中有规范,规范中有自由金调的创腔方法。其特点可归纳为:因人设腔,以腔达意;明白如话,吞吐含情。

在扬剧《梁祝·十八相送》中,祝英台一路上对梁山伯作了多次暗示,梁山伯对英台只有同窗好友的惜别之情,而未能理解英台对他的一片痴情,在这样的规定情境中,梁山伯的金派《梳妆台》虽然重用堆字,形成字多腔少,具有朗诵体性质的唱腔,吐字清晰,字字如珠,但是并没有多作渲染,这是因为要留有更多的笔墨在后面的《单下山》《楼台会》和《山伯临终》中去发挥。而且,此时山伯思想感情还没有那么强烈,戏剧矛盾也还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同时,这段戏这段腔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山伯的“呆”,而是从侧面描绘出山伯本质纯朴和专心求学的状态,并通过他对学业专注的追求,为山伯以后一旦明了英台真相而又不能遂心如愿必然殉情的结局,立下他性格的张本。

《梁祝·单下山》一折是师母为英台作媒后,梁山伯喜不自胜,连忙下山赶往祝庄去见英台。这段戏扬剧金腔用了八排“补缸调”在载歌载舞中加以呈现。唱腔旋律流畅爽利,用了大量的顿音和连续的同音保持,从分表达了山伯急不可待,雀跃欢欣的心情。金派的一般行腔多用从到的九度音,而在第六排“补缸”的下句,为了淋漓尽致地抒发山伯此时无比激动和兴奋的情绪,唱腔旋律突然连续出现“”音,比常用的开始音高出5度,就这样把山伯可笑自己“呆头鹅”恨不得展翅飞翔的神情风貌展现无遗。过门中的夹白,也更突出了这种冲口而出的感情迸发。

《梁祝·楼台会》是人物情绪大起大落的一场戏,满心欢喜的梁山伯奔到祝庄,等待他的却是迫于马家势力,英台被逼改嫁马文才的消息。山伯又急又气,英台又委屈又伤心,等到两人误会解除,不愿分离,不忍分离而又不得不分离之际,互相吐露了彼此深沉的思念之情。金派的“汉调”演唱在欲连欲断,欲断还续中进行,犹如在哽咽中依依不舍,此时旋律调性很不稳定,加深了人物神思恍惚,凄苦无奈的表现。

《梁祝·山伯临终》是悲剧推向高潮的一场戏。临终前山伯要求和英台再见一面受阻,又看到英台的诀别信,此时山伯演唱四排金腔【梳妆台】,以表达他悲哀与绝望之情。如果将这一场的【梳妆台】和《十八相送》那一场的【梳妆台】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出此曲速度慢,用腔细,堆字多,而且除了乐句首尾有用“”和“”诸音以外,行腔都徘徊于“123”狭小的音域中,而每句唱词的堆字少则十六字(第二句),多则二十四字(第三句),正表现出山伯千言万语、急欲倾诉,而又气弱无力,苦作呻吟的情状。唱腔慢平带拖,好似病重得说不出话来一般,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恰如其分地表现主人翁在弥留之际愁、苦、哀、悔、恨、怨、惨、沉的情感,强化渲染了戏的悲剧气氛,增加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义愤。观众至此,无不如身临其境,心灵受到震颤……

扬剧唱腔依其表现性能,大致可以分作抒情性的唱腔和吟诵性的唱腔两类。如【满江红】【银柳丝】【剪剪花】【鲜花调】 等属于抒情腔类;【数板】【滚板】【快板】【联弹】属于吟诵腔类。而【梳妆台】【哭小郎】等经过不同的处理,则既叙事,也可抒情。一般来说,抒情性的唱腔速度较慢,字少腔多,旋律性强,长于抒情;吟诵性唱腔则速度较快,字多腔少,语言性的节奏性较强,长于叙事。金派唱腔对于这两类性质的腔调都有所用。例如《宝玉哭灵》中金派的【鲜花调】,特点是音调舒展悠长,腔中出现顿逗和小休止,正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宝玉哭祭时哽哽咽咽,泣不成声的情状。

金派崇尚的字腔含情,不仅在抒情性唱腔中得到充分的别具一格的体现,而且在吟诵叙事性的唱腔中,金派除了要求字音高低升降的“调值”同唱腔旋律的高下抑扬取得一致,还讲究吟诵中有旋律,字腔中透感情,如《宝玉哭灵》中的【哭小郎】,“想从前,我到此......”,极为动人,催人泪下。

扬剧“金派”创始人金运贵先生在从事扬剧艺术的同时,对京剧、越剧、等剧种也很爱好,并吸取其养料来培育滋养自己的“金调”。她在常用曲调【梳妆台】上着力较大,造诣也深。金调【梳妆台】的一个特点就是堆字,虽然堆字是扬剧固有的一种传统演唱形式,但金先生在技巧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使这个传统形式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金调【梳妆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压缩唱腔幅度,幅度虽然缩小了,不但不影响曲调的表现力,反而使旋律像一股无拘无束的流水,显出一种极为自然流畅的艺术效果。可见压缩唱腔的幅度,并非是她本人音域较窄,而是她堆字的结果。堆字,是为了更明白流畅地倾诉人物情感。金先生的堆字有很多口语式唱词,给唱腔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她的演唱,仿佛在与你推心置腹,娓娓而谈,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她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和剧中人一起悲伤,一起欢乐。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管窥到金腔艺术的特色:一是无赘音,无脱离内容需要的耍腔,而是紧扣人物性格和思绪情感的发展。二是因人设腔以腔,以腔达意,“意是心上音,无音不动情”,这是金派唱腔最基本的原则。唱词突破格律束缚,堆字不是玩弄技巧的把戏,而是言之有物,明白如话;通俗化,口语化,言之有情,入耳入心。三是金派行腔常通过小顿逗来表达语气,演唱中根据词义和表达感情的需要,时用吞声,欲说还休;时用喷口,吐字如珠,但都能“顿逗生动,吞吐含情”。

金运贵先生在谈及自己艺术创造体会时曾说:“我的唱腔与人不同,我要使唱腔包涵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使观众百听不厌,从而体味到我们扬剧曲调的优美,这就是我形成今天唱腔的主要原因”。

因人设腔,以腔表情。“意显心上音,无音不动情”。这就是金派唱腔基本原则,艺术精华;这就是金派唱腔征服同行,迷倒观众的魅力之所在!

有专家把金派唱腔特色归纳为一副对子:“腔中有字,字中有腔,融二者浑为一体;说中有唱,唱中有说,寓抒情叙事之中”。

“字腔传情尤为贵”。金先生的嫡传弟子,国家级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姚恭林老师,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了金派艺术这一宝贵传统。他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勤思苦练,揣摩感悟,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金派姚腔”的艺术特色,不仅为中青年观众所喜爱,更受到很多青年人的追捧,甚至有一些非江淮语系的人,在接触了姚恭林的唱腔、表演之后,也就喜欢上了扬剧,成了“金派”的粉丝。无论是传统戏,新编历史剧,还是现代戏,姚老师所扮演的人物(小生或老生)个个都栩栩如生,有的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究其根本原因,正如姚老师所说,他在舞台上表演的是角色,他的唱腔表演都要极力表现“这一个”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感,将声与情、字与情融为一体。而不是刻意展示自己的天赋条件、功夫技巧。“一字一句总关情”——这就是金派唱腔艺术的灵魂。正因为有了这个“魂”,独树一帜的“金派唱腔”,在当今扬剧舞台上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

“字腔含情尤为贵”,这是扬剧金派唱腔的一个显著特色,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发扬。

猜你喜欢
含情梳妆台扬剧
扶贫杂感
断线的风筝
露天梳妆台(大家拍世界)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汪中学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底妆”梳妆台
个人财产离婚时可以以共同财产抵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