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打前站”

2014-11-21 19:49王亚正
剧影月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文化产业同志

■王亚正

“打前站”在艺术表演团体又称“前台主任”、“总务”、“营销人员”。隶属剧团的业务部或演出部、演出办。总体上他们都和剧团的演出业务相关,实际上这个岗位的从业人员也分两种:一种是掌管着整个剧团的演出计划的制定及执行该计划的完成。另一种就是在演出计划完成的过程中大量的具体事务的执行者。第一类型的通常由该部门的负责或分管业务的副团长来担任。但无论你是哪种工作性质的该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广泛的社会资源、一定的社交能力、较全面的相关业务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尤其是第一类型岗位上的人,他们的职责所在非如此将无法胜任也。

从艺术表演团体运行流程看,在新剧目投排的过程中我们“打前站”的同志也就要顺序跟进。落实新剧目彩排演出的场地,启动新剧目宣传彩排审查期间以各种形式,邀请各专业剧场、演出公司进行演出洽谈,审看节目,邀请剧组的主创人员,重要演员和个演出家们一起座谈,倾听来自于演出第一线的演出家们各种不同的意见。为新剧目的修改加工做准备,更主要的是对演出家们的尊重。如果你们没有意识这一点,也许你的第一就已经输了。一旦演出时间路线确定之后,“前站”的同志们揣着一大包演出资料马不停蹄的奔走在个演出点之间。和承接演出方洽谈演出费用,了解个演出的剧场舞台条件;舞台的高度,有无吊杆,最大用电负荷,道具车进出口通道等。当地的接待能力,用餐情况。如在农村演出,甚至连饮用水,厕所等等都要做一番详细的了解,尽可能多的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反馈给相关参加演出部门,以确保每一场演出顺利成功。

在这些必修功课做完后,接下来就是带团出发演出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是交通运输。客车和货车的安排、灯光、舞美、道具的装卸。在大队伍未出发“前站”同志必须先行一步。安排所有演职人员的食宿。房间的分配也是一门“学问”。演出任务重的要优先考虑。为了避免矛盾,尽量将平时关系融洽的分在一个房间。甚至房间的朝向都是“前站”人员的工作细节之一。等大队到达演出地点,演员们一切安顿就绪。就要带领舞美队的同志们去剧场装台。完成剧场方面和舞台监督的对接。有时候第一场演出尚未开始“前站”人员就要奔赴下一个演出点。各个演出点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前站”同志的工作也就不可能是一种简单的复制。如果是在农村巡回演出其有限的安排条件。“前站”同志就要辛苦了。演职员的住宿就是一件头疼的大事了。笔者曾经历过由于剧情需要,演出队伍无法压缩,每到一巡回演出点把向乡镇的大小旅社全部包揽。说真话,巡回演出还是很辛苦的。演职员们长期演出在外,一张床就是一个临时家。我们的“前站”同志有责任有义务不厌其烦的去帮助他们解决任务细微的生活小时。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等同志们都安定下了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两条腿,还不知道自己家(床)在哪儿。

综上所说这些都属“前站”人员的具体细节小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推进和结构调整,对于文化传播和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文化产业结构来看,许多文化产业是从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市场意识普遍存在淡薄,营销能力不强。而目前文化市场已在我国的市场体系中客观存在。我们的“前站”人员在这个市场中应首当其冲。这不仅是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艺术表演团体进入这个市场体系的需要。在我们“前站”人员中不乏“身经百战”之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落伍”、“掉队”在所难免,我们的“前站”同志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节拍,不要故步自封,潜心学习,掌控现代营销的理念,加快转型。有效的市场营销往往会获得有效的市场回报。如: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市场营销的成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产品的生产、营销,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模式。产品、推广、营销环环相扣的运营系统。强大的营销能力将文化产品有效的销售给目标群体,使文化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合成良性的产业链,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国的文化产业刚起步不久,文化产业人才匮乏,需要一批既懂文化又懂商业的管理人才。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经营管理,文化经纪,文化传播及营销等在文化产业运作中都必不可少的。我们的“前站”人员在新的挑战面前要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学习,开拓进取,适应新的形势。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以京剧为代表的民族戏曲艺术,是整个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迫切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和巨大生命力、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如果不深深的植根于自己的土地,从自己人民的需要出发,坚持继续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文化艺术领域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明的附庸,这是非常危险的。

近几年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各级宣传、教育部们的倡导下,纷纷走进校园,举办各种类型的“兴趣班”。要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让他们慢慢地喜欢戏曲,首先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他们不断的接触戏曲。只有接触了、碰撞了,才可能产生兴趣和了解。

让青年人产生兴趣,向他们推荐什么?如何才能让他们“”认知、“认同”,这不仅是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责,对于“前站”人员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各高校都有数量不等的“社团”活跃在校园里。我们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这是一项“千秋工程”。作为“前站”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在和各高校联系之前就要做“好”功课:了解校园里有何种社团、他们对传统文化,戏剧知识的兴趣和认识度。向他们介绍推荐什么更受欢迎、更有效。这都是我们“前站”同志应该了解的。为相关主管领导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使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更有针对性,更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让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深广传播,让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品质作用于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背负这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学子们是尤为必要的。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前站”的工作显然还有大量的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营销人员,要求更高了,要更有思想,更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更有作为。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文化产业同志
Jiao Ayi| 《娇阿依》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向雷锋同志学习
论体育竞赛、艺术表演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片名趣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