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开课《命运扑克》授课活动的几点感悟

2014-11-21 19:49魏莉莉
剧影月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扑克牌德育课公开课

■魏莉莉

对公开课《命运扑克》授课活动的几点感悟

■魏莉莉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公共课,也是必修课,承担着学生的成才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任务。但学生不愿意上德育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因此,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首先就是要使学生真心喜爱。我设计的《命运扑克牌》课就试图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生涯设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了解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

体验 体会 德育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公共课,也是必修课,承担着学生的成才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任务。虽然国家在德育课的学科设立、经费投入、师资培训、方法创新等方面非常重视,但学生不愿意上德育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学生不重视德育课固然有不能忽略的客观原因,如由于市场经济的兴起、大众文化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实用、有利等标准来选择课程,加之中职德育的课程在内容上与学生以前各阶段学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这些无疑都会是中职学生对德育类所谓“无用”的课程表现出疏远和排斥的因素,但是我感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德育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本身也存在问题。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特别是德育课更应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想的主动建构。而这首要环节是能把学生吸引住,要他们想学、爱学。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首先就是要使学生真心喜爱。不然学生不亲其师,也就难信其道了。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僵化、灌输,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于 2008年开始尝试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中职德育课,主要目的是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来、喜欢上。

体验式教学——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Tell 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and I will understand。我们德育课体验式教学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以心理游戏为载体,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体验式德育活动课,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中职学校德育课内容.针对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一般意义“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吸收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精髓,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课程形式。对于该课程形式基本特点及教师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013年笔者参与了校级德育课题《将心理游戏引入中职德育课的研究》,并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以《命运扑克牌》公开课教研成果上了一节。从这节公开课中体会到教师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在呈现出来供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参考。

这节《命运扑克牌》公开课所选择的班级是13级音乐科器乐演奏专业,这是一个中职一年级的新生班。这一阶段的学生尽管是通过专业及文化考试进入到艺术学校学习的,但很少有人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人生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也很渺茫,很多同学会自问,一定要上学才有出路吗?我设计的《命运扑克牌》课就试图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生涯设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了解自己,思考自己的未来。在共同走过人生的每一阶段的同时,明白每一阶段的人生任务与责任。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学生抽取一张扑克牌,你找扑克牌上固有的数字进行击掌游戏,一边击掌一边唱上学歌,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也将学生共同带领上学时的情景。第二环节按照扑克牌上的添加的数字请同学回忆和畅想自己那一年的情况,然后请同学们按照年龄的顺序进行分享,由于是按照年龄先后顺序进行,最小的5岁,最大年龄设计到55岁以上,教师可在部分关键年龄比如小学入学、中考,是否考研、参加工作、为人父母、退休等带有人生转折年龄进行参与性评价,在分享过程中,会有很多同学谈起自己的职业,当然,我们要尊重学生设想的情境对不符合常理的设想也要给予纠正或课下交流。第三环节,扑克牌的拓展游戏。以4人为一组每组分发一整套的牌,每组同学用扑克牌盖房子,此时应强调合作,规则是可以折叠扑克牌,由于事先没有任何设计,所以同学们搭建的房子会很单薄,游戏过后播放一个用扑克牌搭建美国白宫的视频,视频中的房屋与现实中同学搭建的房屋差别很大,以此扣题,没有预先的设计是无法让自己的作品宏伟壮观,要想自己的楼房坚实,地基的稳固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自己人生地打地基的过程,虽然枯燥却是必然经历。第四环节,播放手语歌曲,手语歌曲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手语表达歌曲内容,细腻自己的感情,本节课,我选择的手语歌曲是最好的未来,本节课已经有分享与体验最后的升华部分用手语歌曲代表自己内心,用实际行动抒发对未来的期望,也打动每个人的心灵,也给予了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美好的祝福。

通过这节《命运扑克牌》公开课的具体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我有了这样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形成的几点认识

(1)课程不以矫正学生行为为目的,体验式德育活动课实施的目的不是矫正学生行为,也非针对有问题的个别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的道德水准。

(2)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式德育活动课强调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通过语言,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

(3)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切身体验,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些“体验”,使之变为真实的、现实的体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随时都可能消逝。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及时地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强化他们的这种体验,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体验的表达,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感受更清楚、更明确,这样会加深学生对教讲授内容的理解。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变成了导演,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在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参加活动,最重要的是在结束以后,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能通过体验活动有所收获,因此,不仅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准备,能对体验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有预先的思考,还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的外在形象魅力,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也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对其所教课程的兴趣,而教师的个人魅力更是教师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使学生折服,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体验活动中,投入学习中,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无道理。

其次是课堂纪律如果把握不当容易失控。当同学在进行参与分享时,有时所说的话题比较幽默或带有轰动性效果,其他同学就容易被他虽说的内容所吸引并偏离主题,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议论,控制不好这堂课都将无法正常开展下去。

第三要注意对负面体验的引导。由于体验主题 (学生)的主观感受不同,容易产生正负两方面的体验感受。正面体验能够使人精神振奋,充满激情,产生愉悦感。而负面的体验会使人产生挫折感、懊丧感、对事物失去信心。当消极体验产生时,教师要经过科学的引导和理性的分析,促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让学生在认知体验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最终产生正面的积极效应。

猜你喜欢
扑克牌德育课公开课
混乱的扑克牌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扑克牌中的数学
巧摆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