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百年(上)

2014-11-22 04:55
兵器知识 2014年9期
关键词:机库方舟甲板

2014年7月初,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sabeth,R08)航母正式下水,这艘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舰(排水量7.2万吨)将成为英国海军未来的核心和英国海上实力的新象征、新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下水仪式可谓隆重,英国女王亲临仪式现场,英国皇家海军还出动了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卓越”号前来助阵,但转眼“卓越”号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退役出售,以及“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正式入役形成初始战斗力还要假以三年五载,届时英国就将出现一段时间的航母空缺期。英国皇家海军中具有航空作战能力的舰艇也就只剩下一艘“海洋”号(HMS Ocean)两栖攻击舰了。这艘以“无敌”级为原型,不设滑跃起飞甲板(也未像两栖船坞登陆舰那样设置船坞),非关键部位采用民用商船标准建造的“经济型”两栖舰艇,在编制上不属于航母,但在当下英国海军缺乏航母的现状下,也就成为了英国海军航空力量的主力。

但不管怎么说,英国海军在时隔71年后,终于可以再次用“有史以来最大”来形容这艘下水的海军新战舰。如果说“伊丽莎白女王”号代表着不列颠海军的强军梦,意味着联合王国的复兴,可能会有些勉强,但至少如“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舰铭“Semper Eadem”(始终如一)所表达的那样:一支海军对辉煌的追求始终如一,一个国家对复兴的梦想始终如一。这种“始终如一”的底气也正源于昔日英帝国海军曾独步大洋,支撑着整个不列颠帝国的宏图霸业。

虽然战后的英国航母在预算削减和规模裁减的桎梏中曲折发展着,但这曲折探索过程中的技术和经验不会消失。终于在下水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上,我们依旧看到了英式航母上“始终如一”的创意——双舰岛、综合全电推进、巨型总段模块建造。且不论这些创意的成败与否,至少这些创意为他国的航母设计、建造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尝试值得点赞。

百年航母发展史的起点就是英国航母。正是英国人对航母的认知理解和灵感创新上“始终如一”的层出不穷,引领着航母的技术变革,为航母的萌芽孕育、创生出世、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航母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几乎所有的关键性技术难关,都是由英国作为开拓者、领航员率先攻克或指引了方向。以至于,我们若以“如果没有英国海军,现在的出现在大海上的航母将会是什么样?”来概括英国在航母发展史上的贡献都不为过。

百年前的1912年1月10日下午2时20分,英国人查尔斯·萨姆森(Charles Rumney Samson)驾驶肖特S.27从锚泊的“非洲”号(Africa)战列舰临时铺设的甲板上起飞,完成了属于英国人的第一次海上起飞。4个月后,在韦茅斯举行的海军检阅中,萨姆森驾驶肖特S.28双翼飞机从以15节航速行进的“海伯尼亚”号(Hibernia)战列舰的前甲板上起飞,完成了首次航行中的舰上起飞。

在航空母舰的发端上,英国与当时的其他列强一样,都是从搭载水上飞机的母舰开始的。1912年末,英国海军将老旧的巡洋舰“竞技神”号改造成了水上飞机母舰。水上飞机母舰需要时通过吊车将水上飞机吊到水面,从水面滑行起飞,完成任务后再降落到水面,由吊车吊回船上。虽说水上飞机母舰还远不能算是航空母舰,但毕竟使皇家海军第一次拥有了空中作战力量。英国海军也以此为起点,开始了英国航母的百年发展、技术革新之路。英国将其水上飞机母舰从纯粹的水上飞机搭载平台,变成了前部配置飞行甲板,可同时起飞陆上飞机和水上起飞的“混合”航空母舰,再历经不断探索,在通过“暴怒”号掌握了陆上飞机着舰技术后,航空母舰的发展终于跨入了全通甲板时代。

一战期间的1917年,英国人将“光荣”级大型轻巡洋舰的三号舰“暴怒”号加以改造,拆除舰艏炮位后,在炮塔和弹药舱位置建造了可容纳6架索普威思“幼犬”式双翼战斗机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飞机的机库,机库上方安装了与舰艏相连的69.49米长、15.24米宽的木质飞行跑道。8月2日,英国航空兵中队长邓宁少校(Edwin Harris Dunning)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驾驶“幼犬”双翼机采用侧滑着舰的方式艰难地降落在以26节航速航行的“暴怒”号的前飞行甲板上,成功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在舰船甲板上的降落着舰。5天后的8月7日,邓宁打算再次重演甲板着舰的壮举,但这次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飞机失控(一说是由于机轮在接触甲板的瞬间爆裂,一说是着舰时突遇上升气流)从甲板边缘翻滚落海,邓宁溺水身亡。

这次事故后的11月,“暴怒”号再度进厂进行改装工作,拆除了尾部的炮塔,在上层建筑后安装了长达86.3米的飞行降落甲板。“暴怒”号成了一艘起降甲板前后分开、中部有着巡洋舰式的高大舰桥、桅杆和烟囱的结构奇怪的航母。影响舰载机起降安全的视线遮蔽、气流紊乱、烟雾干扰等诸多“致命性”麻烦都没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战场上的表现。1918年7月19日,从舰上分两架次起飞的7架索普威思“骆驼”双翼战斗机空袭了德军位于特纳恩的“齐柏林”飞艇库,摧毁了编号为L54和L60的“齐柏林”飞艇。这是历史上航母舰载机取得的首次战果,为海军航空兵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也预示着航母时代的来临。

为了克服“暴怒”号半通式甲板存在的致命缺陷,皇家海军决定建造一艘新的航母“百眼巨人”号。该舰由一艘意大利未完工的客轮改装而成,史无前例地采用了从舰艏直到舰艉的全通式飞行甲板,彻底清除了飞行甲板上一切可能危害飞行安全的障碍物,大大提高了飞机在航母上起降的安全性和效率。1918年9月完工的“百眼巨人”号航母正式入役英国海军时一战刚刚结束,也就未能在一战中显露身手。之后的“百眼巨人”号经历两次改装。二战爆发后,由于英国海军在两年内损失了“光荣”、“勇敢”、“皇家方舟”3艘航母,“百眼巨人”号又披挂上阵重回一线服役,用作舰载机训练舰并承担向地中海地区运输战斗机和为商队护航的任务。由民用船只改装的“百眼巨人”号虽然存在着船体过小、搭载的舰载机数量有限、航速不高、防护不足等先天性缺陷,但不可否认“百眼巨人”号已具备现代航母的最基本特征。作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它在航母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开拓性地位。endprint

英国皇家海军虽然利用客船和巡洋舰改装了几艘航母,但这些改装的“业余”航母毕竟性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航母的作战威力得不到体现。所以英国皇家海军在积累了航母设计和使用经验后,早在“百眼巨人”号完工前,就计划专门设计、建造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舰,这就是“竞技神”号。“竞技神”号于1917年开始设计,1918年1月开工建造,标准排水量10850吨(满载排水量13700吨),航速25节,载机数22架。由于一战的结束,“竞技神”号逐渐放慢了建造速度,加之,建造舾装过程中更换了船厂,直到1924年2月“竞技神”号的建造才正式竣工。而“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的桂冠也就让与了早6个月服役的日本航母“凤翔”号。

虽说“竞技神”号与“世界第一”的桂冠失之交臂,但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上仍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开创了新的全通式飞行甲板的思路,使飞机的起飞与降落可在同一空间安全高效地进行:封闭式舰艏拥有更好的耐波性与适航性,而且加强了飞行甲板的强度;飞行甲板右舷处,创造性地将舰桥、桅杆、烟囱设计成了整体式舰岛,也成为航母的标准型式。“竞技神”号上的这三大要素几乎成为此后各列强主流航母的标准样本。

只不过“竞技神”号航母既有水线重装甲防护,又有巡洋舰级别的主炮和高大醒目的上层建筑,严重影响了适航性和稳定性,而且机库面积过小。由于该舰航速慢、载机数量少,在二战期间通常只作为训练舰用。二战爆发后的1942年,“竞技神”号奉命加入东方舰队前往印度洋,意在遏制日本的攻势。4月9日,“竞技神”号在锡兰(今斯里兰卡)亭可马里港装载飞机时,接到日机空袭警报后出港躲避,却被日侦察机发现。随后遭到从5艘日本航母上起飞的85架九七式俯冲轰炸机的“饱和打击”。空载的“竞技神”号在15分钟内被37枚250千克炸弹命中沉没,包括舰长昂斯洛在内的307名舰员阵亡。“竞技神”号就这样成为了第一艘被航母舰载机击沉的航母。

回看二战前世界航空母舰的发展,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几乎一片空白的状态一跃而至到相对完善的地步,这背后尤为重要的推动者、开拓者当属在一战中不断对航母研究和实践的英国。然而,1918年4月1日,皇家飞行队与皇家海军航空队合并,成立了皇家空军,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空军。对于如日中天的英国海军航空力量来说,转入空军的麾下无疑是沉重的乃至日后来看是致命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是,海军航空力量在人才上的大量流失、技术配套的混乱、舰载机性能发展上的停滞、舰载机与航母在研究发展上的脱节。这由此造成,英国海军此前在航母建设上的优势被其他海上列强迅速赶上。

一战后《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的“海军假日”期间,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涌的是列强都在酝酿的海军扩张。这时的英国海军“航母账面”上保有着“鹰”号、“暴怒”号和2艘“光荣”级舰队航母、“竞技神”号轻型航母以及专为训练之用的“百眼巨人”号,但这些航母较于同期美目的大型航母在性能上处于劣势。因此早在1923年,英国海军部就计划建造一艘全新的舰队航母,只不过由于一战后的经济萧条,该计划拖延到了1930年,并最终发展成“皇家方舟”号的基本设计方案。

“皇家方舟”号当时的设计有着美国“全甲板攻击”影子,有长达240米的大型飞行甲板,而且还在舰艏安装了2部H1-1型液压弹射器,进一步提高了航空作业效率、出动率,可以在短时间内起飞大部分舰载机。像当时英国海军的“剑鱼”式鱼雷攻击机满挂载也不过3.4吨,完全可以全副武装从容弹射起飞。加之该舰的双层式机库设计,使载机量达到了英国航母前所未有的72架。这使“皇家方舟”号具备了独立的有效打击力量,已不再是战列舰队的掩护角色。

1933年,随着国际形势的恶化,“皇家方舟”号的建造终于列入了1934年的预算。不过因设计工作上的延误,“皇家方舟”号直到1935年9月才开工,1938年年底正式竣工。这艘英国海军历史上第三艘以“皇家方舟”命名的英国军舰花费了英国政府300万英镑,成为了当时英国海军造价最高的军舰。

正如同期建造的美国“约克城”级、日本的“苍龙”级,“皇家方舟”号也成为了日后本国航母设计建造的参考蓝本。正是基于“皇家方舟”号的技术积累,英国海军在1937-1939年间相继建造了三型6艘“光辉”级航母。虽说“光辉”级是由“皇家方舟”号发展而来,但由于1936年3月签署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光辉”级的吨位被限制在了23000吨,设计上的要求也基于此展开,所以有着条约型航母的影子。特别是英国海军考虑到未来可能在北海和地中海与敌方陆基战斗机作战,鉴于英国舰载机性能上不具备与陆基战斗机对抗的能力,英国航母抛弃了此前的“美式”的舰载机“全甲板攻击”的理念,转而更为重视航母自身的装甲与高炮。因此,“光辉”级成为了第一级采用装甲飞行甲板的航母。加之“英式”独特的以飞行甲板为舰体强度甲板的设计,飞行甲板有着76毫米的装甲防护,理论上可抵御454千克级炸弹的直接命中。不仅如此,“光辉”级还有114毫米厚的舷侧装甲防护,覆盖水线到整个机库侧面,整个机库宛如坚不可摧的大钢箱。

但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的背后,是有限排水量下安装的几千吨装甲防护,是排水量的增加和干舷过低,是只能设置一层机库和机库高度过低(机库尺寸只有“皇家方舟”的60%),是23 000吨的标准排水量只有36架的载机量。对比同期列强的“约克城”级和“飞龙”级70多架舰载机,牺牲航空作战能力的“装甲航空母舰”的设计理念也就备受质疑。因此在随后4号舰“不挠”号的建造上就更改了设计,增加了“半个机库”,在原机库下方布置了一个新的半长度机库,载机量增加到了50余架。之后的5、6号舰“怨仇”、“不倦”号则进一步改进,增加了一层机库。也因此,这两种改型的3艘舰往往从“光辉”级中划出,单独称为“不挠”级、“怨仇”级。

二战中航母在海战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只不过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场上,航母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却是另外一种样子:英国航母在德国潜艇、袖珍战列舰和陆基飞机面前遭受了严重损失。1939年9月17日,“光荣”级的“勇敢”号在圣乔治海峡被德国潜艇U-29号发射的两枚鱼雷命中,仅仅过了15分钟就沉入海底。一年之后的1940年6月8日,其姊妹舰“光荣”号及为其护航的驱逐舰“阿卡斯塔”号和“热心”号,遭到德国著名战列巡洋舰“格奈森诺”号和“沙恩霍斯特”号的攻击,3舰全被击沉,1500人阵亡,生还者仅46人。与此同时,“鹰”号也在参加马耳他护航船队途中被德国潜艇U-73击沉,160人阵亡。“竞技神”号在远东也成为了日本航母舰载机的“刀下鬼”。endprint

还好,“皇家方舟”号在战争初期英国海军最困难的阶段撑了下来,延续着皇家海军英勇战斗的光荣传统。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幸运因素。比如1939年9月14日,德国U-39号潜艇发现了这条大鱼,但发射的两条鱼雷都由于早期德制鱼雷糟糕的引信性能与“皇家方舟”号擦身而过。1941年5月,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进入了大西洋,“皇家方舟”号奉命随H舰队前往拦截。在随后的战斗中,自该舰起飞的15架“剑鱼”对“俾斯麦”号发起了攻击,命中了两枚鱼雷,其中一枚击毁了“俾斯麦”号的舵机,导致其难以高速行驶,为后续英国主力舰队的追上并击沉赢得了时间。只不过随后的11月厄运就降临了。为马耳他运输船队护航并向岛上运输战斗机的“皇家方舟”号,在13日的返航途中被德国潜艇U-81发现,这次它没能躲过后者发射的一条鱼雷。“皇家方舟”号的右舷舯部被命中,虽人员损失甚微(只一名舰员阵亡),但由于主锅炉舱大量进水,进而电力中断(没有备用柴油发电机),损管作业难以有效展开,最终因为舰体进水严重、舰体倾斜越来越大不得不弃舰。英国人几经尝试想将“皇家方舟”号拖往直布罗陀,但它还是在被鱼雷击中14小时后沉没于直布罗陀港外30海里处。

二战英国航母的“大损失”背后也有着不俗的战果,这其中称得上辉煌以及更为大家所知的当属奇袭意大利塔兰托港。1940年11月11日夜,担负奇袭任务的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光辉”号航母从塔兰托东南方向274千米外放飞了两波次、共2I架“剑鱼”鱼雷机,对意大利严密防范的军港展开空袭。在这次出乎意大利人意料的空袭中,英国海军以损失2架飞机和耗用8条鱼雷及少量炸弹的代价,就在短短65分钟内击沉、击伤战列舰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英国皇家海军对意大利塔兰托港的奇袭被认为是历史上首次航母舰载机对海军舰艇的进攻,在充分展现了航母机动打击能力、初步奠定航母在现代海战中主导地位的同时,更预示着大舰巨炮主义的终结、海军航空力量的兴起。一年后的12月7日,日本就在美国海军的珍珠港再次复制重现了这个模板式场景。

二战期间,英国海军在航母技术上的探索、创新还体现在这样一些“航母”身上:二战中英国专门建造了别具一格的“飞机维修航母”;以民用商船标准建造了实用型的轻型航母;在保护本国海上生命线、保障美国食品和战争物资海上运输的过程中,先后首创了CAM船(飞机弹射商船)、MAC船(载机商船)和护航航母;甚至还提出以浮冰建造百万吨级可载机三百余架的冰山航母。

二战中的大西洋战场上,英国皇家海军在开战之初就缺乏足够的兵力来应对德国空中、水面、水下同时展开的破交战。在以舰队航母来担负商队护航和编队反潜职能的过程中,“光荣”级的“勇敢”号航母就在“大材小用”的任务中遭到潜艇偷袭,成为英国在二战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1941年,英国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就有432艘,远远超过了英国船厂补充的能力。1941年1月,英国海军在俘获的德国商船“汉诺威”号上拆除甲板、上层建筑和烟囱后,铺设了长140米的飞行甲板,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护航航母“大胆”号。虽说“大胆”号并非专门建造,但却开创了航母反潜的新纪元,成为二战中“护航航母”(Escort Carriers)这一重要航母系列的样板。此后的战场表现,更凸显了小型护航航母在保护运输商船中的重要性和优良的性价比,促使着二战中美国的大批护航航母的建造诞生。二战中,英国依据《租借法案》从美国租借了38艘护航航母,为维系英国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未完待续]

[编辑/山水]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库方舟甲板
洪方舟《战疫·长城》 《西凉鼓乐图》
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维修机库的设计日趋先进
福建省将农机合作社机库纳入购机补贴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甲板秀秀秀脸型
拼航空母舰
微观航母之飞行甲板的功能设计
航母甲板上斜着走
诺伍兹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