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黄铜拉链钝化液的开发与应用

2014-11-25 09:23谢尚杰杨肖肖沈健芬郑睿马国杰
电镀与涂饰 2014年19期
关键词:黄铜拉链硝酸

谢尚杰,杨肖肖,沈健芬,郑睿, *,马国杰

(1.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浙江 台州 317700;2.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临海 317000)

金属拉链广泛应用于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服装、箱包、鞋类与工具包装等行业,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和增强竞争力,纷纷采用经着色处理的黄铜拉链[1]。黄铜拉链在高温、高湿和工业大气下极易被腐蚀,因此需要表面钝化处理[2]。目前常用的是铬酐及重铬酸盐的钝化处理工艺,虽效果较好,但过程中会产生六价铬,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较大。郭远凯报道了一种用于黄铜拉链的苯并三氮唑–硝酸镧–钼酸钠钝化工艺,适用于红古铜色、仿金色和仿银色拉链的钝化[3],但该工艺中用到的硝酸镧是一种危险化学品,人吸入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此寻找低毒、工艺简单、效果好的钝化工艺具有现实意义[4]。近年来,2−氨基−5−巯基−l,3,4−噻二唑(AMT)作为铜的缓蚀剂已应用于古代青铜器的化学养护,可提高铜合金表面的抗盐雾、抗湿热性能[5-6]。本文重点开发一种以AMT为主,添加少量硝酸铈和钒酸钠的黄铜拉链钝化液。

1 实验

1.1 材料

拉链所用材料为H68 黄铜,经排咪机排咪,拼链后得到半成品拉链,表面用机轮简单机械抛光,选择3种有代表性的齿色──黑色(用氨水发黑)、金色(双氧水抛光)和银色(化学镀锡)。所用药品均为化学纯,购于阿拉丁试剂。

1.2 实验步骤

(1)将半成品拉链置于肥皂液中除油,除尽后冷水冲洗,然后置于10%稀硫酸中浸泡,再用流动冷水洗涤干净。

(2)将表面油污、氧化层除干净后,用氧化液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所需齿色,再用流动冷水清洗干净,冷风吹干。

(3)投入钝化液中,制得成品后进行相关检验。

1.3 正交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寻找最优钝化液配方,固定温度为25°C,时间为1.5 min,乙醇含量为5.0 g/L。考察3 个实验因素,分别是AMT、硝酸铈和钒酸钠的含量。具体实验方案见表1。

表1 钝化液正交试验配方Table 1 Formulations of passivation solution for orthogonal test

1.4 性能测试

(1)耐候性测试:在科文KW-TH-150 恒温恒湿试验箱中进行湿热试验,温度(60 ± 2)°C,相对湿度>95%,观察齿色随时间的变化。

(2)耐热性测试:在博造KH-55A 烘箱中140°C放置60 min,观察齿色随时间的变化。

(3)耐蚀性测试:1.42 g/mL 的硝酸用1 倍纯水稀释后作为测试液。在室温下滴加测试液到经钝化处理干燥后的拉链表面,记下从滴下到开始冒泡为止的时间。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将着好色的半成品拉链按1.3 节进行正交试验并测试耐候性,结果见表2。经过钝化的9 个黑齿拉链在测试中基本上都出现绿色铜锈,6 号配方的钝化效果最好。对金齿拉链而言,5 号配方的钝化效果最佳。银齿拉链经过钝化后,在测试过程中会失去原有光泽,少数会出现黑斑,这主要是由于表面镀的锡层被氧化,7、8、9 号配方效果基本一致,但考虑到成本,8 号钒酸钠用量最少,故选其为最优配方。

因此,黑齿拉链防变色的最优配方是AMT 0.3 g/L、硝酸铈0.6 g/L、钒酸钠0.5 g/L和乙醇5.0 g/L;金齿拉链防变色的最优配方是AMT 0.3 g/L、硝酸铈0.4 g/L、钒酸钠1.5 g/L和乙醇5.0 g/L;银齿拉链防变色的最优配方是AMT 0.5 g/L、硝酸铈0.4 g/L、钒酸钠0.5 g/L和乙醇5.0 g/L。

表2 正交试验配方得到的钝化膜耐候性测试结果Table 2 Weathering resistance test results for passive films obtained with the formulations in orthogonal test

分析上述最优配方可知,对于黑齿拉链的化学转化膜和银齿拉链的锡层,起钝化效果的主要是AMT和硝酸铈形成的转化膜;对于金齿拉链,从4、5、6 这3 组几乎效果最好的配方可见,3种组分没有明显主次之分,存在协同作用,第9 号的结果仅次于5 号也可说明这一点。至于黑齿,AMT 达到0.3 g/L 后对结果影响不大,而硝酸铈多、钒酸钠少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考虑到生产成本,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黑齿拉链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绝大多数,而钝化液差异化操作有诸多不便,因此调整钝化液配方为:AMT 0.5 g/L、硝酸铈0.5 g/L、钒酸钠1.0 g/L。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发现该配方完全符合要求。在硝酸点滴腐蚀试验中,冒泡时间均大于30 s,钝化效果与日本YKK 拉链不相上下。

2.2 钝化条件的优化

钝化效果除受钝化液各组分的影响外,还与温度及时间有关,因此在最佳配方下,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温度和时间对不同颜色黄铜拉链钝化膜的影响。在10、30和50°C 下钝化2 min 所得钝化膜的情况见表3。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颜色的拉链钝化膜,温度的影响基本一致:较高时,部分牙头不能均匀着色;较低时,钝化膜的颜色也不均一,有些部位甚至未生成钝化膜。这主要是由于拉链有些细微空隙,对溶液表面张力有一定要求。本实验钝化液主要依靠乙醇调节表面张力,温度较高时,乙醇挥发严重,影响钝化膜的均匀生成;较低时,反应速率受到影响,在给定的时间内不能完全钝化。在30°C时,各颜色拉链的防变色钝化效果最佳,与25°C 正交试验所得试样基本吻合。

表3 钝化温度对钝化膜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passivation temperature on passive films

通过硝酸点滴试验考察不同时间所得钝化膜,结果见表4。钝化2 min 得到的钝化膜质量最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钝化膜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温度也有协同效应,由于涉及到钝化膜形成的热力学因素,这里不展开讨论。

表4 钝化时间对钝化膜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passivation time on passive film

2.3 性能测试

以最佳钝化配方在30°C 钝化2 min 制取的试样与未钝化试样比较耐候性和耐蚀性的结果见表5。

在耐热性方面,将钝化后的黑齿、金齿和银齿拉链置于140°C 的烘箱内老化10 min,肉眼观测外表均无明显变化,可见钝化层有很好的耐热性。

3 结论

(1)最优的黑齿、金齿和银齿黄铜拉链钝化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如下:AMT 0.5 g/L,硝酸铈0.5 g/L,钒酸钠1.0 g/L,乙醇5.0 g/L,温度30°C,时间2 min。

表5 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钝化膜与未钝化拉链的性能对比Table 5 Comparison between performances of the films prepared with optimal formulation and conditions and of the zipper without passivation

(2)硝酸铈和钒酸钠对钝化膜的形成有协同效应。

(3)该钝化液效果好,缓蚀效率高,废液易处理,无公害,价格低廉。

(4)该工艺操作安全,污染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黄铜拉链防变色钝化工艺。

[1]杨健,蒋凯,张大全.黄铜表面的非铬钝化处理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1,22 (5):193-195.

[2]郑仕远,卿立述,胡春平.黄铜制品钝化处理新工艺[J].电镀与涂饰,2000,19 (2):24-26.

[3]郭远凯,唐春保,赖俐超.黄铜拉链苯并三氮唑–硝酸镧–钼酸钠钝化工艺[J].电镀与涂饰,2012,31 (10):38-40.

[4]韩文安,邹锋.黄铜表面多层化学转化膜特性研究[J].金属学报,1993,29 (4):B148-B152.

[5]闫静,唐生渝,王均,等.加工工艺对无铅黄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26 (11):733-735.

[6]吕雪飞,李淑英.环保型铜及其合金化学抛光与钝化新工艺[J].材料保护,2006,39 (9):25-27.

猜你喜欢
黄铜拉链硝酸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简简单单的拉链,也有自己的复杂历史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拉链
别怪我吃得慢
黄铜容器
黄铜笔头的一场革命
用于铸造电气元件的铝黄铜新材料研究
跟踪导练(四)4
热锻黄铜阀门的缺陷和失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