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

2014-11-25 03:29范汉东
教育 2014年30期
关键词:针对性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范汉东

古时有“严师出高徒”之说,这里的严师在现如今有了不一样的内涵和意义。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需要,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达到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还需要从情感、能力、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出发进行考虑。健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是现阶段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需要。基于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体育专业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更好的培育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

培养师生情感

教学育人、以身作则、典范作用都是教学策略的关键词,教师的言行、情绪、素质、情感与态度等都是影响学生的关键因素。每个教师都应该从自我反思、提升出发,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与自身的情感态度。为人师表,以正确的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觉悟和品质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初中学生都可能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不管是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还是在日常的行为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善于聆听、主动贴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在团结互助中快乐成长与提升。

初中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非常好奇,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教师应该贴近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情感世界,与学生进行知识与情感交流,化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困惑。由情动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初中体育教学如果只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而不考虑学生情感发展和心理变化,就会导致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违背,而降低了教学效率,也失去了教学育人的最终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情感敏感阶段,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与人交往,又或者个性较强,所以教学过程中,要适当选择贴近学生的语言和策略,鼓励学生与他人多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进行“羽毛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动作不规范,或者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配合,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鼓励,而不是当面进行严厉批评。幽默诙谐的引导能产生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的核心部分,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基础、个性特点以及心理特点都存在差异。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学生平时很少锻炼,又或者一些女生出于害羞心理而怯于在运动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基于这些问题,应该落实因材施教,找出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了解学生基础,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定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和目标。在训练量、复杂度、难易程度方面,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同时,对于学生的进步与提升给予表扬和激励,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

如对于初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一部分学生身体灵活度不够,一部分学生害羞和自卑而不敢运动,还有一部分在身体协调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效率高,表现好。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应因材施教,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分派小组长,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缺点;之后实施“小组竞技比赛”,在比赛中获得全面提升。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本是现阶段因材施教的重要理念。与文化课教学不同的是,初中体育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在训练中获得感悟和提升,在自主实践中获得学习体验。由此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公平对待每位学生,是体育教学策略的关键。基础好、学习好的学生能够受到教师喜爱,而其他学生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色。体育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每位学生潜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性的展开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对于“短距离跑”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实施鼓励式、引导式教学,从起跑的整个过程“各就位——预备——鸣枪”到起跑后的加速跑,再到途中跑,最后到终点跑,这一系列过程,教师要针对性的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激励学生发现自我、鼓励自我和提升自我。对于表现略差的学生,要善于引导他们从他人的优势中学习,多反思和实践,不断强化能力和素质。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和落实情感教育,以良好的情感带动学生心理,以健康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并在体育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下,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形成具有健全思想的综合人才。初中体育教学,融合正确情感教育于专业的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贴近的分析塑造人、以合适的策略鼓舞人、以公平的态度激励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邱陞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针对性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