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成本管理和供应商关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2014-11-26 12:07狄然DIRan王念新WANGNianxin
价值工程 2014年8期
关键词:管理控制信任供应商

狄然DI Ran;王念新WANG Nian-xin

(①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常州 213022;②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镇江 212003)

(①Schoo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22,China;②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3,China)

0 引言

近年来,许多企业为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能力,提高效益,越来越多地外包非核心技术及中间产品,集中企业有效的资源于核心能力的发挥。但这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低成本战略越来越依靠供应链系统的有效性,成本会计和管理的范畴必然需要跨越单一企业的边界,形成组织间成本管理。进行组织间成本管理涉及外协供应商的成本数据披露和其他商业秘密,供应商往往担忧成本数据披露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因此必然影响供应商的满意度。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阐述组织间成本管理与供应商满意度间的关系,并以信任和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为调节变量研究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取得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成效。

1 理论背景

1.1 组织间成本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企业边界以内的成本管理,甚至只注重企业生产转换阶段的成本降低,而忽略了与企业经营过程联系日益密切的外部企业的成本协同。在许多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构成60%至70%的制造成本(Van Weele,van der Vossen,1998)。当企业逐渐将它们的注意力聚焦于核心竞争力,他们就将构成其产品全部成本大部分的以及那些不依赖于他们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项目进行外包(Gilley,Rasheed,2000)。这些项目可以利用外部供应商的优势能力,包括供应商出众的成本效率、性能和质量以及及时整合新技术的能力。因此,现在购买商为了努力降低成本,往往密切关注供应商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组织间的成本管理可以被定义为,为共同降低成本,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行为。但是,并不能将公司外包的全部项目简单地认为就是购买产品或加工产品,其中许多项目涉及和依靠买方或供应商的专有知识,购买方密切关注供应商的产品与制造过程,这就经常涉及到组织间成本管理的问题(Cooper,Slagmulder,2004)[1]。在缺乏所有权控制的条件下,新的组织间关系模式可以使焦点企业借助于组织间关系成员来取得必要的低成本生产资源、更高的产业时速和关键外协专业知识。

组织间成本管理具体的技术方法有:①目标成本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将成本压力部分地推向供应链上游企业;②功能-价格-质量(FPQ)权衡,主要是开展价值工程(VE)和价值分析(VA);③并行工程及其并行成本管理,在设计过程中让供应商尽早涉及其中,可给供应商更多的时间进行主要功能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平行时,买方和供应商工程师团队独立运作,而在同步时,他们一起工作以共同设计最终产品和外包项目的主要功能。

1.2 供应商关系满意度 在本文中,供应商的关系满意度包括两个组成部分:①供应商从合作关系中获得的财务收益的满意度;②供应商对合作质量的满意度。本文以供应商认为的关系满意度作为买卖双方组织间成本管理合作的绩效指标。一是供应商关系满意度可以反映组织间成本管理给供应商带来的客观的财务经济利益,财务绩效对关系的满意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二是关系满意度作为关系效力的一种标度(Anderson and Narus,1990),良好的关系满意度是合作伙伴长期合作的前提,如果双方有替代关系存在,长期不满可能会导致交易关系的终止,更不用说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了。三是供应商关系满意度可以反映交易关系中供应商根据自己的各种经历而产生的主观的、积极的态度。合作的质量,即合作的强度和密度,会很明显地影响关系满意度。

2 研究模型及假设(图1)

2.1 组织间成本管理和供应商满意度的关系 IOCM 的目标是要通过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加强交换关系的效率。特别在复杂的实践过程中,有时合作双方产品设计者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密切合作变更设计而降低成本。正如Cooper 和Yoshikawa(1994)[2]指出的,成本管理实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买购双方的合作模式。但是,通过买方和供应商之间的成本管理协作产生的附加利润需要在买供方之间合理分配。为了避免买卖双方的冲突,以及为了弥补在IOCM 过程中供应商的额外R&D 投资,购买方经常签署大比例合约给部件供应商。此外,在开展IOCM 时,购买方往往大力支持供应商以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生产率和效率。其中包括向供应商提供如何处理与分包商的谈判、现场援助指导、解决业务问题或改善供应商的生产力,并提供特殊的设计技术和工程技术支持。另外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双方共同参与成本管理的做法,有助于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以及消除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避免供应商的误解。因此,供应商可能不仅大大受益于买方的经济支持,而且买方支持应该在合作中也有助于供应商满意度。因此本研究假定:

H1:IOCM 技术使用的程度越广泛,供应商关系满意度就越高。

2.2 信任 Sako 和Helper(1998)[3]结合经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给出他们的信任定义“一方坚持这样的期望,其贸易伙伴将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当机会主义的可能性出现时,其会公正地采取行动”,该信任定义反映了互惠的社会心理预期,用经济方法和经济概念(机会主义)预测信任。与此类似,Schoorman,Mayer 和Davis(2005)[4]在其理论框架中结合交易成本经济学和社会交换理论,在其定义中认为:“信任基于三个组成部分:依赖性(期望合作伙伴采取的行动是为了各方的最大利益),可预测性(行动的一致性),和真诚性(合作伙伴将不会有机会主义)”,它使用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机会主义)和社会交换理论(互惠的期望)的概念。一个企业建立如联盟和伙伴的组织间关系的能力,已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力的重要来源(Eisenhardt 和Martin,2000)。许多研究者发现这种关系中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成功因素是信任。信任促进更开放的沟通,信息交流和冲突管理(Blomqvist,2002)。同时Blomqvist(2002)还认为一定程度的信任是组织间关系合作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图1 研究模型

组织经济学(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Williamson,1981)与新制度经济学以最小化交易成本的观念来探讨组织与制度如何形成,格兰诺维特(1985)[5]把两个变量(人际关系连带与信任)结合起来讨论交易成本,进一步发展了“市场或层级”的分析概念。一般认为,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的复杂性。Barney 和Hansen(1994)认为信任可能是提高经营业绩的一个关键因素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因此本研究推测:

H2:信任会加强IOCM 和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正相联系。

2.3 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 Anthony(1965)把管理控制定义为“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管理者确保富有成效地获取和使用资源的方法”。[6]这一定义使学者们将管理控制系统(MCS)定位于以会计为基础的包含了计划、活动控制、业绩衡量、一体化机制等的控制方法。在组织间关系中,MCS 用来创造条件,以鼓励合作伙伴达到满意或预定的成果。将Merchant 和Van der Stede(2003)的MCS 定义用到组织间关系(IOR)情境中,MCS 包括各种政策和程序,用以确保合作伙伴的行为和决策与IOR 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

Abernethy(2004)和Dekker(2004)通过对组织内和组织间的MCS 研究给出了MCS 的两个主要功能:①监测。MCS 通过监督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衡量和奖励业绩。企业希望通过组织间MCS 提供预警信号和调整激励机制,以减少彼此的机会主义和分歧。②协调。由于组织间工作负荷的不确定和专业化分工、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产生的相互依存,需要MCS 发挥协调功能。为减少不确定性,组织间MCS 需提供共享的信息,以帮助各方及时沟通共同目标。因此本研究推测:

H3: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会加强IOCM 和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正相联系。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和样本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多次与相关研究学者和企业高管讨论,开发初始调查问卷。除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填表人资料的问题外,其他问题都采用Likert 七点式量表。根据方便抽样原则,调整了个别原有测量项目,将表达不准确的问题进行重新设计和修正,形成最终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问卷调查企业一般是组织间成本管理开展较好的企业,主要涉及船舶行业、电子产品配套业、纺织与服装业共500 家企业,同时在作者单位的财务主管干部班学员中进行问卷的现场发放82 份。实际回收问卷221 份,剔除填写不全和所有答案一样的问卷19 份,得到有效问卷202 份。

3.2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于实证数据的分析,SEM 比传统的因素分析结构给予更多普遍性的测量模型,并且能够使研究者专一地规划出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周子敬,2006)[7]。本研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协方差分析软件AMOS17.0。

3.3 测量模型

3.3.1 组织间成本管理 本文对IOCM 的测量基于Cooper 和Slagmulder(2004)提出的概念,即企业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融合买卖双方的业务活动以实现成本节约。但是,由于企业采用IOCM 的具体做法各不相同。因此,本研究考虑用通用的测量来反映组织间成本管理,以避免不同的企业应用不同的组织间成本管理工具产生的可能影响。受访者被问及买卖双方联合开展成本节约活动的程度。具体来说,受访者被要求在Likert 七点量表中表达程度,有如下测量变量:①为组织间开展成本管理的跨组织团队关系程度;②以成本为导向的联合开发产品的程度;③以优化和(或)改善组织间工艺流程的联合作业程度。

高分则表示对上述观点的强烈赞同。

如表1 所示,组织间成本管理测量模型的3 个测量项的组合信度大于0.7,平均提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值大于0.5,表明该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敛效度较好。

表1 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3.2 供应商关系满意度 供应商关系满意度的测量改编自Jap 和Gansan(2000)[8]的测量量表。它原先包含三个维度“从买供双方合作关系中获取的销售量满意度和财务收益满意度以及对合作质量的满意度”。本研究认为销售量满意度和财务收益满意度有一定的重合,供应商普遍关心关系的确定性。因此本文将销售量满意度改为“从买供双方合作中产生的关系确定性满意度”。本文使用Likert 七点量表,从“我非常满意”变动到“我非常不满意”。

如表1 所示,供应商关系满意度测量模型的3 个测量项的组合信度大于0.7,AVE 值大于0.5,表明该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敛效度较好。

3.3.3 信任 信任的测量量表主要是根据Sako 和Helper(1998)的合作企业间信任理论建立而成,主要关注组织间信任建立途径及表现形式,共5 个观察变量。

①合作伙伴很可靠,不会使企业陷入困境;②对目前合作伙伴满意并有长期合作的意愿;③合作各方自愿进行信息共享并能从中获益;④合作中专项投资越多,企业的信任安全感越强;⑤如出现不利于组织间合作的事宜,有相应的条款措施予以规范。

如表1 所示,信任测量模型的5 个测量项的组合信度大于0.7,AVE 值大于0.5,表明该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敛效度较好。

3.3.4 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 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是一个抽象的词组,以往的实证研究表明还没有完美的测度来衡量它。相关文献认为针对具体客户起草和确定的详细合同,是最常用的测度,在本研究中可代表组织间管理控制概念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说,本文采用Cannon 和Perreault(1999)的合同测度来衡量组织间管理控制。有如下测量变量:①我们对供应商设计特定的、考虑全面的协议;②我们有正式的协议详细列明双方的义务;③我们已经细化对供应商的合同协议。

如表1 所示,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测量模型的3 个测量项的组合信度大于0.7,AVE 值大于0.5,表明该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敛效度较好。

本研究还进行了Fornell-Larcker 检验,如表2 所示。每种结构判别效度通过比较变量的AVE 平方根与对应变量间相关系数绝对值进行检验。本研究计算组织间成本管理、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信任和组织间管理控制等4 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将AVE 平方根值置于相关系数矩阵表的对角线上进行比较,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AVE 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与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说明每个量表均通过判别效度检验。

表2 量表的判别效度检验

3.4 结构模型 在确保测量质量的情况下,本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了拟合统计如表3 所示,该模型支持假设H1。组织间成本管理增加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两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P<0.001)。

表3 路径分析结果

通过复回归调节分析,本研究测试信任和组织间控制系统对组织间成本管理和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测试结果如表4 所示,①信任加强IOCM 和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正相联系,β 系数显著,△R2=0.015,支持H2 假设;②组织间管理控制并不加强IOCM 和供应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正相联系,交互项IOCM×IMCS 的β 系数不显著,△R2=-0.029,不支持H3 假设。

表4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信任和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的调节作用

在做调节效应检验时,本研究首先将所有的变量做中心化处理,中心化以后可以减少回归方程中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关于交互项,本研究采用Marsh 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高负荷的指标配对相乘,即“大配大,小配小”。如果两个潜变量的指标不一样多,在中心化以后,通过删除负荷较低者,将两个潜变量的指标变成一样多,然后按负荷高低配对,产生乘积指标(温忠麟,2010)[9]。

4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组织间成本管理对供应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及原因。同时还研究了信任和组织间管理控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对供应商关系满意度是正面的,供应商受益于组织间成本管理。组织间管理控制和信任这两种典型的商业交易中的治理机制对组织间成本协调而产生的关系结果的影响不一样,信任具有“独特的贡献力”,而组织间管理控制确不显著。

根据交易费用经济学,复杂的合同不可避免的是不完整的,有限理性以及合同覆盖所有未来的或有费用是不可能的,或成本过于昂贵。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买方能够更好的帮助供应商通过确定关键领域尤其是改善研发方面以降低成本。这往往需要买卖双方共享成本信息,相互披露成本结构,并通过相互合作了解内部的运作,联合采取行动,降低供应链最终产品的总成本。但供应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担心买方机会主义地利用披露的成本信息,因此必须转变双方间的治理结构。正式控制和信任作为组织间两个典型的治理机制,每个机制对公司关系成果的有效性尚不清楚。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下中国企业实际制度环境,就组织间成本管理而言,以信任为基础的、非契约性的和更灵活的管理形式更为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边联合收益。再好的管理控制都会因信息不对称而给对方留有机会主义的空隙,因此正如Nooteboom(2002)[10]认为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任,而不是传统的权威和价格的约束机制。

一些相关的文献表明,正式控制和信任,可以同时有助安全交易,而其他研究认为这两个机制可以相互替代。本文得不到当前组织间管理控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的结论,只能得到组织间管理控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应该认为企业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在受访企业中,本研究发现企业间正式控制和信任并非相互替代,在一个开放和发展的关系中,必要的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能很好地帮助信任建立,并有助于买卖双方更乐于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

[1]Cooper,R.,Slagmulder,R. 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and relational context[J].Accounting,Organization and Society,2004,29(1):1-26.

[2]Cooper,R.,Yoshikawa,T. Inter -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systems:the case of the Tokyo Yokohama Kamakura supplier chai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4,37(1):51-62.

[3]Sako,M.,&Helper,S.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 relations: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Economics,Behavior &Organization,1998,34:387-417.

[4]Schoorman,F.D.,Mayer,R.C.,&Davis,J.H.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Past,present and fu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2:344-354.

[5]Granovetter,M.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 outcom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5,19(1):33-50.

[6]Anthony,R.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D].Harvard University,Boston,1965.

[7]周子敬.结构方程模式(SEM)——精通LISREL[M].台北:全华出版社,2006.

[8]Jap,S.D.,Ganesan,S.Control mechanisms and the relationship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safeguarding 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developing commitment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0,37(2):227-245.

[9]温忠麟,吴艳.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演变与简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306-1313.

[10]Nooteboom,B.Trust:Forms,foundations,functions,failures and figures[J].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2.

猜你喜欢
管理控制信任供应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信任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