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游泳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2014-11-27 04:26马丽娜
肇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游泳显著性

马丽娜,吴 黎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OanNin)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刘显国在1984-1985年的系列研究后提出了“反馈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反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并利用反馈教学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1].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反馈教学法逐渐走向多元化,郑威运用声像反馈提高体育速滑课的教学质量[2],李迎春等人在高校田径教学中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王权研究了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滑冰普修课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学生在滑冰技术上和理论上的进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依照上述理论,并根据游泳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多元反馈教学法应用到游泳教学中,通过教学实验,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游泳的动机水平和体育学习兴趣、多元反馈教学法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多元反馈教学法是否可以提高学生游泳技术水平,依照“反馈”理论在国外、国内等学科教学领域中的运用效果,依据“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滑冰、羽毛球及篮球等术科教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1、实验后,实验组的学习动机、体育学习兴趣的结果高于对照组;2、实验后,实验组游泳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3、实验后,实验组游泳技术水平高于对照组.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共43名学生,分组情况:按照本班点名册的顺序编号1—21的同学为实验组,编号22—43的同学为对照组.

1.2 研究工具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和《高校游泳课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1.3 研究程序

1.3.1 问卷调查

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期末最后一周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和《高校游泳课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集中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3.2 反馈时间

课前、课中、课后.

1.3.3 反馈形式

语言反馈、动作反馈、声像反馈.

1.3.4 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比

实验开始前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游泳技能)进行了调查.表1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均不会游泳(注:本次教学实验界定会游泳的标准是:任何一种姿势在水中游进10米),符合教学实验的要求.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比(n=43)

2.2 实验前学习动机测试结果

2.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动机前测对比

实验开始第一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学习动机调查.表2是学习动机前测结果对比,表2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中的四个维度(提高技术、完成学业、社会交往和兴趣)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动机前测对比(n=43)

2.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动机后测对比

教学实验结束的前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学习动机调查.表3是学习动机后测结果对比,表3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中(提高技术、完成学业、社会交往和兴趣)的四个维度,完成学业和社会交往没有显著性(P>0.05),在锻炼身体、提高技术、兴趣三个维度中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动机后测对比(n=43)

2.3 体育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2.3.1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前测对比

实验开始第一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兴趣调查.表4 是体育学习兴趣前测结果对比,表4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厌恶学习的程度、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的四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前测对比(n=43)

2.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后测对比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兴趣调查.表5 是体育学习兴趣后测结果对比,表5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厌恶学习的程度、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四个维度中除厌恶学习程度的维度没有显著性(P>0.05),另三个维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后测对比(n=43)

2.4 游泳考试成绩测试结果

游泳期末考试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表6,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表6 实验组与对照期末考试成绩对比(n=43)

2.5 实验组与对照组游泳技术测评和出勤率对比

考试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的组技术测评及出勤率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期末考试技术评定的优秀率为90%,全勤率为71%,对照组期末考试技术评定的优秀率为55%,全勤率为5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游泳教学中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实验组的学习动机水平、体育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支持本研究的假设1;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游泳考试成绩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性,不支持本研究的假设2;实验组游泳技术测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

3.1 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

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从学生出勤率的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的全勤率为71%,对照组的全勤率为5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气候的变化,温度不断的降低,冬季游泳馆内的室温为10 ℃左右,水温为23-24 ℃,低于人体正常体温10 ℃以上,水温较低情况下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很大,学生以水温低、引起感冒为理由请假,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后测体育学习兴趣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遵循了反馈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在课的结束部分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形式的评价和反馈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行为、状态、结果都要做出符合目标要求的判断和评论.另外,传授动作技能要遵循生理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由简到繁,学习初期,肌肉不受大脑控制,动作僵硬,错误和多余动作过多,在这个过程就要求教师要耐心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要过多的强调动作的细节,抓住重点动作进行讲解.不能有伤害学生自信心的言语,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游泳的主动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3 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泳技术水平

期末考试时,技术水平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评四个等级,经过考核,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游泳技术水平的统计结果是:实验组学生技术水平的优秀率为90%,对照组学生技术水平的优秀率为55%,独立样本T检验的检验结果为:实验组的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秀率(P>0.05),说明多元反馈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常规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更全面.

3.4 多元反馈教学法对期末游泳考试成绩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3.4.1 教学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学的诸变量

教学实验开始前,对教学实验中的诸变量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教学实验的有效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游泳技术起点的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及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场地、教学器材均为一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任课教师学习游泳的年限、游泳教学经历、专业均为一致,为了避免产生“霍桑效应”,本实验采用单盲实验.

3.4.2 期末考试采用分开评价的标准

在期末考试中游距和计评分开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考试相同的游距,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虽然完成了同样的游距,但在技术评定中,实验组的动作技术的规范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实验结果显示,支持本研究的假设1和假设3,不支持假设2.

4.1.2 实验后,实验组的学习动机水平和体育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组,这也印证了在高校游泳教学中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反馈形式的多元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其学习欲望与热情,因此,本实验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1.3 实验后,实验组游泳技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游泳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有很大的作用,课后的录像反馈让学生对蛙泳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录像反馈,让学生对蛙泳动作形成表象认识,将技术动作印刻在脑海里,下次上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抓住细节动作,对技术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4.1.5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游泳考试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无论采用何种教法教学,学生的游泳技能都会有所提高,但在教学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对本教学实验的诸变量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另外,教学场地、教学器材及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均为一致,所以,期末游泳考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4.2 建议

4.2.1 经过教学实验的验证,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中运用多元反馈教学法是可行的,与常规教学法相比,它更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技能教学方法,因此,要在高校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推广“多元反馈教学法”.

4.2.2 在“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上,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反馈形式.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情感上、心理上获得游泳的乐趣和成功学习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游泳的自信心,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3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加强教学法的深入研究,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际教学,与时俱进,使之不仅成为技术的熟练者,而且成为反省性的实践家,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1]刘显国.反馈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郑威.声像-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速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冰师范学院学报,2007,25(5):15-17.

[3]李迎春、茅洁.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100.

[4]王权.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滑冰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0.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游泳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