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负责人高云霄

2014-11-27 02:30麻雯
北京纪事 2014年5期
关键词:云霄剧目京剧

麻雯

记者:请介绍一下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的具体情况。

高云霄: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李恩杰院长为“九大头牌”杜镇杰和张慧芳二位老师搭建一个演出平台。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工作室已进行了外地巡演和民族艺术进校园等多场演出。这是北京京剧院新的改革方向,我们是率先吃螃蟹的人,院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支持和帮助。

目前,北京京剧院实施“项目制”,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打破之前剧院下设三个团的限制,全院一体统一调度,可以抽调各团的精锐演员。谁的项目谁来担任项目负责人,继而安排舞台监督,接下来再选择所需要的演员。正如李恩杰院长所说,这样做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艺术”,打破团际壁垒,为一出戏调集优秀演员也是一种为观众着想、成就艺术家的做法。

工作室正式在编的人员共5位:杜镇杰、张慧芳、琴师艾兵、鼓师刘洋和我。今年我们的重头戏是“寻梦·承泽”系列演出,这个活动贯穿全年,为观众奉上24台传统经典大戏。大项目一来,略感人手不足,之后也可能会相应扩充队伍。

记者:工作室的优势体现在哪儿?

高云霄:最大的好处是演员的优化组合,哪怕是一个龙套,也可以选择个头齐、扮相好的。我们展示给观众的都是精兵强将,也体现了北京京剧院追求完美的艺术形态。工作室比较灵活,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项目制运作。

这是北京京剧院第一次出现工作室的形式,我觉得以后这将是一个趋势。如果优秀的艺术家都成立工作室,互相之间展开竞争,手下不养闲人。其他演员则统一成立一个演员中心,需要排戏时,项目负责人便到演员中心去选人。可以说,工作室的成立具有前瞻意义,对京剧的未来也将产生良性循环。

记者:如果演出安排出现时间上的冲突,怎么协调?

高云霄:现在每个团的架构还在,负责一些基础管理。而在项目制下,项目负责人说了算。首先要立项,然后决定要哪个团做“底包”,用哪个角儿,用谁当舞台监督……跟过去的概念不一样了。谁立项早,以谁为先,确定项目,以先立项的为准。如果两个人一起立项,谁的营业额高,以谁的项目为优先选择。

记者:2014年,工作室的主要演出计划有哪些?

高云霄:“寻梦·承泽”是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也是北京京剧院十大品牌活动之一。“寻梦”是李恩杰院长提出的,是指要寻找京剧的根文化。“根文化”是北京京剧院赖以生存的动力,因为它的存在,北京京剧才具有了正宗、纯正的味道。“承泽”由杜镇杰老师的恩师欧阳中石先生所提,是蒙受恩泽的意思,代表了如今的京剧人对于前辈艺术家和老艺术家的敬仰,表达了对他们为京剧所作贡献的感恩。

“寻梦·承泽”系列演出活动在长安大戏院、天津、河北、山东、上海等地陆续进行,活动贯穿全年,24台传统经典大戏不返头,每个月两场。

除了“寻梦·承泽”,我们还要配合院里的许多活动,比如二位老师作为“九大头牌”,要参加“每周一星——送大戏下基层”。杜镇杰老师还要参加新创剧目展演,《下鲁城》和《宰相刘罗锅》都是由他主演的。此外,他们二位都是梅花奖的获得者,还要准备“梅花香韵”的演出等。

记者:这24部戏是如何摘选出来的?

高云霄:之前,我们跟杜镇杰老师研究了很多方案,在剧目的选择上,他也是煞费苦心。第一,必须是经典剧目;第二,得有市场号召力,考虑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最后,在众多剧目中,我们精心挑选了这24台经典剧目,可以说代表了当今北京京剧院最高的艺术水平。

其中一些优秀剧目已经很多年没有在舞台上展现了,比如:《痕记》《春秋笔》《六出祁山》《取洛阳·白蟒台》《清风亭》《桑园寄子》……我们希望通过“寻梦·承泽”,让大家领略传统骨子老戏的风采和魅力。

目前,已经进展到第6场了。我们计划在长安演12场,还有12场安排在外地——济南、淄博、莱芜、天津、石家庄、张家口、上海等。

记者:票房理想吗?

高云霄:还不错,4月12日长安大戏院的这场《群英会·借东风》基本上销售一空。

今年2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龙凤呈祥》,1000个位子的剧场座无虚席。剧场工作人员跟我说,国家大剧院建院首演时京剧有这样的盛况,这是第二次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票房能达到将近30万。

记者:就您个人而言,从一名老生演员转行到经纪人的角色,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整?

高云霄: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干京剧的经纪人必须得是内行,说是经纪人,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经纪人的管理范围。不但日常事务要井井有条,做舞台监督时,所有的戏、所有的角色都得掌握,念什么词,什么节骨眼都得心知肚明,有时缺人了我还要顶上。因此必须成为一个全才。2002~2008年,我自己做过文化公司,积累了不少相关的经验。

这个机制对演员特别好,找一个经纪人,又是门里出身,会帮助演员把一切琐事都处理好。所有的事情都由我来跟京剧院各个部门协调,先跟市场开发部制定策划方案,核定预算、印制节目单,从一团、青年团、梅兰芳剧团或演出培训中心抽调人员、组织排练、把场调度……事无巨细,工作量非常庞大。

这个形态为什么特别好呢?你可以让演员安安心心去演出,不用管任何其他分散精力的事情。演员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休息,这样嗓子和体力才会达到完美的状态。30多岁正是干活的年龄,虽然很忙碌,但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状态。

(编辑·韩 旭)

猜你喜欢
云霄剧目京剧
卢士杰《自有云霄万里高》
舞台剧目
京剧表演开始了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飞上云霄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