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张骞》的现实意义

2014-11-29 14:22商子雍
当代陕西 2014年5期
关键词:张骞西域现实意义

文/商子雍

歌剧《张骞》的现实意义

文/商子雍

2013年岁末,经过认真复排的歌剧《张骞》,再次出现在西安的舞台上。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张骞》当然绝非尽善尽美,但其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却绝对不应小觑,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反复体味。

看歌剧《张骞》,首先引发我思考的问题,是文艺创作时应该如何面对题材的选择。

我从来不认可题材决定论。决定一部文艺作品成功与否或者成就大小的关键,不是题材,而是作者以怎样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手法去料理或大或小的题材。也正是由于此,通过小事件生动展示小人物命运,进而深刻折射大时代风貌的成功作品,在中外文学艺术史上屡见不鲜。

当然,这样说,也并非认为作者在从事文艺创作时,可以不去对题材进行选择,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只不过创作者在选择题材时,应该立足于如下基础之上:一曰要写的东西须达到烂熟于心、呼之欲出的程度,二曰经过深思熟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简言之,就是选择自己特别熟悉的题材,选择自己特别想写的题材。具体说到对历史题材的选择,首先要通过认真阅读掌握大量翔实的素材,同时要进行深入思考走近历史人物的心灵,而夯实如上基础,为的是以饱满的激情来料理“有米之炊”,把那些对中国历史进步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推上文学艺术平台,以启迪和陶冶今人。

不妨用这样的标准,来审视一下近些年来文艺领域里的历史题材创作。清宫戏,一度很被某些创作者青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段历史和其中众多人物,本身就相当有“戏”,对这一点毋庸置疑,选择他们作为文艺创作的对象,也并非不可。但问题是即就是被视为创造了“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倘若用当时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来考量,也只能被冠以残暴、昏聩、低能的头衔。今人的作品,如果把他们塑造成近乎高大完美的雄才大略者,无疑就是在宣扬一种错误的历史观。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因对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值得后人长久记忆并仰慕的人物比比皆是(但绝非康、雍、乾之流),比如汉代的张骞。在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整个社会偏于封闭保守的中国农耕文明时期,张骞以大无畏的勇气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在民族交流史上开辟了新纪元,被誉为“凿空”之举,西域诸国也因他的壮行开始呈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东西方的商人们更是纷纷沿着张骞踏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就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两次远行,张骞历经千难万险,但他在危难中不失气节,被梁启超称赞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至今,我们还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享受着张骞留下的丰硕遗产。陕西的文艺家们经过认真的史料梳理和艺术思考,让出生于陕西城固的先贤张骞的形象,在歌剧舞台上大放光彩,这的确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

看歌剧《张骞》,引发我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则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健康发展。

所谓文化,就是人的一种生活形态;而先进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正确生活理念的影响下,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形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从过去流到今天,从今天流向未来,永远处于动态之中,于是,文化就有了“前”和“后”。文化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关系极大。另外,文化还有“左”和“右”,即来自其他民族的外来文化。台湾学者许倬云在论及大唐文化(也就是长安文化)时,曾用如下话语概括其特点:“包容之量,消化之功。”这是在告诉我们,长安文化的发展和兴盛,也离不了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心态和汲取能力。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感恩张骞。当初,汉武帝刘彻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目的是联合月氏,抗拒匈奴,属于军事和国家安全范畴。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张骞用双脚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的路,成为了连接中原和西域的贸易通道。并且,在后来被称作丝绸之路的这么一条中西贸易通道上,和人流、物流一起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流,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许多精华,通过丝绸之路被介绍到西方,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则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造纸、印刷和火药。而沿着丝绸之路奔涌而来的异域文化流,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而久远的。汉、唐文化的兴盛,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且历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包容了太多的异域文化基因,是不折不扣的“杂种”文化。

总之,中国之所以能在汉代鼎盛时期由张骞开通茫茫西域,是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强盛、文明高度繁荣。由张骞踏出第一个脚印的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历千年而交流不断,是由于中国文化敢于并善于吸取世界文明的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持续繁荣,又是中国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的象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之间的贸易之路,是古代中国文明作用于世界历史的重要杠杆,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世界、接受世界其他地区文明营养的主要通道。中国文化性格的塑成、中国历史的具体形态,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念及此,我们能不感恩张骞吗?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依然需要当年张骞那种面对艰险、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在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须具备汉、唐时期那种面对外来文化接纳包容的阔大胸襟和消化吸收的杰出能力——这,就是歌剧《张骞》的现实意义所在!

感恩张骞!

感恩歌剧《张骞》的创作者们!

猜你喜欢
张骞西域现实意义
张骞探西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当代诗词史稿(九)——倡今知古求正容变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
西游新记7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张骞通西域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