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及hs-CRP含量的影响*

2014-11-30 08:08贾维刚王加志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9期
关键词:脑缺血自由基神经功能

王 巍 曲 颖 贾维刚△ 王加志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急性脑缺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源于《内经》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致使神经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脑缺血再灌注时继发的炎症级联反应促进继发性脑损害,是导致脑组织损伤的重要途径[1-2]。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脑毒清颗粒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的影响,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探讨脑毒清颗粒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SPF级),体质量(300±20)g,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11007018。

1.2 试药与仪器 脑毒清颗粒(由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药剂室提供);SOD、MDA检测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大鼠hs-CRP ELISA试剂盒(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TG SA(上海微光仪器厂);台式离心机TDL-60B(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尤尼柯UV-2102PCS(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数显式电热恒温箱 (上海跃进仪器厂);MultiskanMK3型酶标仪(芬兰Thermo Labsys-tems公司)。

1.3 分组与给药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和脑毒清组各30只,模型组和脑毒清组按灌注时间分为12、24、48 h 3个亚组,每组10只。脑毒清组按60 mg/kg灌胃脑毒清颗粒,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30min后,对大鼠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手术。

1.4 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3]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1.5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大鼠。在缺血2 h后立即进行再灌注,再灌注30min后即刻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参照Longa 5分制评分标准[4]。评分为1~3分者纳入实验组,未达标准者排除。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脑毒清组,分别于12、24、48 h 3个时间点观察实验指标。(2)SOD、MDA和hs-CRP含量测定。假手术组于麻醉前及假手术后12 h眼窝取血。模型组及脑毒清组于MCAO前眼窝取血,术后各时间点断头取血。离心分离血清备用。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SOD、MDA含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hs-CRP含量,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脑毒清颗粒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 见表1。结果示缺血再灌注术后,模型组动物表现出明显神经运动功能障碍,而脑毒清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

表1 各组缺血再灌注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

表1 各组缺血再灌注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

与模型组同时期比较,*P<0.05,**P<0.01。下同。

2.2 脑毒清颗粒对大鼠血清SOD含量的影响 见表2。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OD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脑毒清组大鼠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

表2 各组大鼠血清SOD含量比较(U/mL,)

表2 各组大鼠血清SOD含量比较(U/mL,)

2.3 脑毒清颗粒对大鼠血清中MDA含量的影响 见表3。表3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脑毒清组含量低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

表3 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比较(nmol/mL,)

表3 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比较(nmol/mL,)

2.4 脑毒清颗粒对大鼠血清hs-CRP含量的影响 见表4。表4显示,脑毒清组分别与模型组在术前及术后12、24、48 h 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表4 各组大鼠血清hs-CRP含量比较(mg/L,)

表4 各组大鼠血清hs-CRP含量比较(mg/L,)

3 讨 论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通过氧化反应造成细胞膜磷脂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最终产生多量的脂质过氧化物,脂质过氧化物经过氧化酶催化生成MDA,最终使磷脂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受到严重损伤,致使神经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加重脑水肿[1]。正常机体内存在抗氧化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该系统可相互协调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使人体内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条件下,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与清除平衡被打破,引起组织的损伤[5-6]。MDA是脂质代谢产物,MDA含量多少可以间接反映出脑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以及氧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程度,从而判断脑细胞损伤程度;SOD是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主要酶类,其活性高低可以间接反映脑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研究表明,hs-CRP不仅是炎症的标记物,也是炎症的重要参与者[7-8],其可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级联反应的发生,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局部脑缺血后,升高的hs-CRP直接导致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自由基的大量释放,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半暗带区域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受损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激活了一定的细胞因子(如 TNF-α、IL-1、IL-6 等),促使脑血管缺血程度增加。另外,hs-CRP可与粒细胞、单核细胞的CRP受体结合,使之浸润、聚积,产生细胞因子,造成血管损伤。另一方面,hs-CRP升高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C-选择素等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了巨噬细胞等炎症性细胞进入血管内皮,造成炎症损伤。此外,hs-CRP还有免疫调节活性:其分解产生的多肽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能够促进局部免疫调节障碍,加重神经损伤的程度。因此,hs-CRP不但是预测中风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评估病情及预后的最敏感指标[8],并且在导致缺血性脑损伤级联反应的炎症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同时大鼠血清中SOD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M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hs-CR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经脑毒清颗粒治疗后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说明脑毒清颗粒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此时该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中SOD含量较模型组升高,MDA含量较模型组降低,hs-CRP含量较模型组降低。说明脑毒清颗粒能通过调节人体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的动态平衡状态,降低炎症标记物的含量,达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同时,笔者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hs-CRP在早期(12 h)升高之后则持续下降趋势。脑毒清颗粒减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是通过降低hs-CRP的炎症水平、消减炎症级联反应的启动因素来实现的。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毒清颗粒在防治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通过降低hs-CRP的启动、调节和清除自由基进而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1]Schmidley JW.Freeradicals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J].Ischemia Stroke,1990,21(7):1086.

[2]罗梅,贺岩.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506.

[3]马贤德,孙宏伟.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00-1201.

[4]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otomy in rats[J].Stroke,1989,20(1):84-91.

[5]印大中.衰老奥秘研究最新进展:自由基氧化-非酶糖基化衰老学说[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7.

[6]Takayasu Y,Nakaki J,Kawasaki T,et al.Edaravone,a radical scavenger,inhibits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in rat brain[J].Pharmacol Sci,2007,103:434-437.

[7]Di Napoli M,Di Gianfilippo G,Sollecito A,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J].Stroke,2000,31:238-239.

[8]Elkind MS,Tai W,Coates K,et al.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ids A2,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Arch Intern Med,2006,166(19):2073.

猜你喜欢
脑缺血自由基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