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振兴黔剧是我的使命

2014-12-01 16:33杨仪
当代贵州 2014年26期
关键词:剧目剧团

杨仪

人生若是一个坐标轴,从原点出发,组成朱宏的生命曲线的每一个节点都有黔剧的烙印。从13岁正式学黔剧,到如今担任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虽不是宿命论者,也不得不感叹“我生来就是要干这行的”。

“鸦有反哺之义”

朱宏天生有一副好嗓子,音色清亮、音域宽广。

小时候,每到傍晚,左邻右舍在院子里乘凉,叔叔阿姨们就鼓励他唱个小曲。他也不怯场,唱家喻户晓的红歌,也能哼几句黔剧,眼神身段还有模有样。朱宏的父亲曾在黔剧团工作,儿时玩伴也多是黔剧团、花灯团子弟,他是浸泡在黔剧里长大。

1983年,省文化部门与艺术学校共同开设首个黔剧班。父母知晓后,鼓励朱宏报考黔剧班。凭着出色的音准和灵动的模仿,他顺利考入,师从黔剧著名小生演员邹秀钟、老生演员陈晓鹏。

朱宏还记得,自己学的第一出折子戏是《珍珠塔》。言谈之间,他便能随口唱上几句:“胸宽肩阔志气高。日后要穿大红蟒袍,穿了红袍还嫌小,脱了红袍换紫袍。”他说:“这出戏的男主角方卿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志向远大、宽容大度,值得我学习。”有人通过读书来洞察人生,有人通过远行来遍历人生,而年轻时的朱宏通过扮演角色来体悟人生。

那时候,一群十几岁的少年聚在一起学黔剧,既有惺惺相惜,也有热烈竞争。朱宏也不甘落后,排练时,他锁骨断过,腿扭伤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中,小伤小痛如影随形。

1987年,17岁的朱宏顺理成章进入黔剧团。起初只是跑跑龙套,观察前辈们的表演。那段日子,朱宏思考了许多:“景”在演员身上,一台戏好不好看,要看演员流转在“手眼身法步”里的“精气神”。他沉住气、细观察、下工夫,很快迎来了他黔剧生涯中的第一个男主角戏份——《乌卡》中的主角石蒙。

1994年,黔剧团与黔南政府共同创排新剧《乌卡》,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乌卡》讲述了英雄的水族儿女乌卡、石蒙等在三都阻击日军的故事。这是朱宏第一次担纲主角挑大梁:从剧目立项到舞台成形,他见证了一部戏诞生的艰辛与困难。

“黔南近20场公演。县委的小礼堂,寨里的土坝子,场场爆满,屋顶站人,树上有人。”朱宏说。自信在一场场“叫好”的演出中越积越厚,这份信心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还有对黔剧未来发展的期盼。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朱宏的成长过程里一直受到黔剧源源不断的滋养。黔剧陶冶了他的性格与气质,给予了他谋生立命的资本。当他羽翼丰满之时,正是回馈黔剧之日。2003年担任黔剧团法人代表的那天早上,朱宏作发言,他只说了两句:“为剧种谋发展,为员工谋福利。”

“守成”还是“突围”?

担任黔剧团法人代表之后,演好剧目与否不再是朱宏自我评判的唯一标准。除了演员,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黔剧传承人。“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戏剧名片,比如昆剧、越剧、豫剧等,而贵州的就是黔剧,黔剧代表的是一种地域文化符号,我们不能让它消失。”朱宏说。

从1960年起,“黔剧”逐渐走向山外,走进了全省剧场,走进了中南海,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兴盛。《秦娘美》在省人民剧场每天上演两场、连续上演一个月,场场爆满。70年代后期在贵阳卖票演戏仍有人看。到1980年以后,戏剧低迷,黔剧在贵阳的市场逐渐萎缩,却在遵义、兴义、安顺、黔西等地仍有市场。

可惜的是,到了朱宏进入黔剧团的1987年,黔剧已呈衰败之象,仅有从业者和少数戏迷还在坚持着“几缕夕阳温黔剧,一间陋室播乡音”。此时,黔剧团已不再卖票,转变为慰问演出。演出也不再是单纯表演黔剧,而是融入歌舞、小品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2008年,黔剧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这既展现了黔剧的价值,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剧种已然“濒危”。

黔剧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保住了剧种,保住了员工编制,但能否唤起黔剧的文化自信?能否让黔剧在现实中为人们所喜爱?朱宏脑子里装满问号。

他很疑惑,如果说黔剧没有观众,为何免费演出总是场场爆满,观众好评如潮,一旦要收钱,就变得门庭冷落、人气惨淡?是黔剧被观众抛弃了吗?还是黔剧走不了市场化路线?

入行27年,他意识到黔剧“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问题症结:黔剧的艺术形式和缓慢的节奏已经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创作题材单一、缺乏新意,舞美布置陈旧,音响设备老化。再不“改变”、“创新”,黔剧很可能只具有“博物馆”、“活化石”的考古价值。

黔剧传与承

“走市场化不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而是希望借此推广黔剧,让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保护黔剧、传承黔剧中来。”朱宏开始沿着“黔剧要传先要找到根,黔剧要承还得靠人”的思路着手。

戏曲走市场化容易陷入“形式挤压内容”的怪圈,舞美服装喧宾夺主,忘记了剧本才是戏曲的“根”。朱宏对此很警惕,他一边整理、加工《团圆之后》、《汉宫女皇》、《珍珠塔》等传统剧目,一边创作《九驿图》等时代新剧目。其中,表现当代农村生活的《大学生村官》一经推出,奖杯和口碑“双丰收”。

“开放包容是黔剧的底色。”朱宏评价道,黔剧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色彩:《秦娘美》源自侗族、《奢香夫人》源自彝族,还有来自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故事改编的戏目。它也带有昆剧、京剧、越剧的元素。思考过后,朱宏尝试在传统黔剧中嫁接现代手法,加入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道具,如簸箕、铲子等搬上舞台作为演奏乐器。

“黔剧不能做阁楼里的小家碧玉!”对于黔剧的推广宣传,朱宏不遗余力。早在2007年8月,朱宏把黔剧《秦娘美》、《珍珠塔》、《贞女》等剧目带上了中央电视台,在《名段欣赏》栏目录播了七期黔剧经典剧目。

“国际大舞台也是要去闯一闯的!”2012年,黔剧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朱宏把唐诗《朝发白帝城》编成黔剧唱段,在《多彩贵州风》大洋洲巡演墨尔本推介会上大放异彩。同年6月,黔剧《奢香夫人》等剧目参加“2012年墨尔本中国戏剧节”主场演出也大受好评。今年10月,黔剧还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一展风采。

其实,在朱宏心中,“培育人才”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挖掘市场价值”。历年来,黔剧深受人才断层与人才流失之苦。“30年来没有专门的黔剧人才,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再也耽搁不起。”朱宏说。

2013年,黔剧团携手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面向全省招收11—14岁的黔剧班学员,进行为期6年专业培训和学习。黔剧团的员工年龄目前集中在27—40岁阶段,新人6年培训结束后,黔剧团将集齐老中青三代力量。

今年9月,黔剧班开学。朱宏到中戏附中探班学员早课,拍摄下她们压腿练功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照片中,一群十几岁的女生身着粉红上衣、黑色长裤,模样青涩,活力盎然。朱宏在照片前写道:“开学啦!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迎接新学年的开始!”

也许,朱宏是想起了许多年前的自己,抑或是看到了黔剧的明天。(责任编辑/姚 远)

对话朱宏

记 者:入行27年来,你觉得黔剧发生了哪些变化?

朱 宏:主要是体现在人才的变化上。此外,在2012年3月,黔剧团更名为黔剧院,在下面设置了民族乐团等9个部门,创办贵州黔剧开心剧场,成立文化传媒公司,正在探索黔剧市场化道路。

记 者:未来要如何推广黔剧?

朱 宏:多条腿走路:精品化和市场化都要同时进行。搞精品剧目,冲刺国家奖项,到国家舞台上展示。与此同时,也要让黔剧贴近市民,预计明年会和电视台合作拍摄30集的开心黔剧,通过电视平台普及黔剧。官方网站、微信也将逐步建立,好的东西要推广。

猜你喜欢
剧目剧团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一席拒绝娱乐的思想豪宴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淘气包弟弟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