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高校教师防治高血压中的应用

2014-12-01 06:16鸦明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血压情况

鸦明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处于社会中上阶层的高校教师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高校教师, 长期从事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不仅要完成繁重的任务, 还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因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2]。为给予高校教师一个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正确的掌握高血压防治的方法, 特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教师体格检查中检出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体格检查中查出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根据患者自身意愿, 选择了89例自愿接受观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0例, 女39例, 年龄34~58岁, 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血压控制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 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为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的患者为合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药物均由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处方, 护理干预组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1.3.1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举办专题讲座、个性化指导等, 内容分别包括了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长期遵医服药的必要性、保持正常的饮食与运动, 并为患者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患者基本情况、血压变化情况、使用药物情况、生活方式等)。于每月定时进行回访, 根据患者具体发展情况予以合适的指导。

1.3.2 行为干预 调查教师患者存在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心理状态以及对高血压认知情况等, 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方法。

1.3.3 饮食干预 对教师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对血压的影响的讲解。告知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富含维生素等的水果、粗粮等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确保一日三餐均匀分配。

1.3.4 运动与睡眠干预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制订一套具体的运动方案, 确保患者能够每天进行适度的、有规律的运动等, 比如快走、慢跑、骑车、打球等。每次锻炼时间以30 min为宜, 保障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

1.3.5 心理干预 教师患者由于特殊的工作情况, 致使其每天都有可能处于紧张状态, 因此易发高血压。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情绪疏导工作异常重要。

1.3.6 做好回访工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电话或者面谈方式, 了解教师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并予以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优良:血压降至正常值及以下水平(收缩压≤130 mm Hg, 舒张压≤85 mm Hg)并保障稳定;尚可:血压水平下降但达不到血压正常值标准;不良:未达上以上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记录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1。

2.2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与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 见表2。

表1 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n (%)]

表2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与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护理干预, 通过健康的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我保健、护理能力的一种非药物健康治疗手段。它主要是用于辅助药物治疗, 在药物降压治疗过程中, 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条件[3]。很多的疾病治疗技术需要复杂的程序, 而护理干预更倾向于心理辅导, 不仅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更能使得患者拥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及方式[4]。

高校教师, 作为中高层社会阶级的一员, 教学工作较为繁重, 工作压力较大。尽管其受教育的程度显著高于一般患者, 但其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并不全面, 有的甚至极其缺乏,导致不能够正确用药, 延误疾病的治疗。有的高校教师甚至对降压药物产生反感情绪[5]。

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教师体检中查出的高血压患者的分组治疗情况来看, 经过特殊护理干预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显著由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良好(护理干预组优良病例数和尚可病例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且在干预前后, 睡眠、体重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干预前36%的患者有适量运动, 干预后提高到89%;睡眠充足由27%提高到80%;体重正常有31%提高到60%等)。

综上所述, 对教师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并加强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正确根据医师指导用药, 接受最为良好的治疗方式, 提高自我护理、保健功能,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以降低自身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适当的护理干预在高校教师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1]傅晓凤, 傅颖梅.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7):1301-1303.

[2]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1-264.

[3]关秀萍, 向浩, 夏豪.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11, 27(4):501-503.

[4]乔丽琴, 李昕, 高瑞珍.原发性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护理研究, 2014, 2(12):1495-1496.

[5]胡芳英.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 13(3):252-25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血压情况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脱发 养“老金”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