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

2014-12-03 14:59
南京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文化

徐 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培育以“知”为认识出发点,是道德意识的内化;践行以“行”为效果落脚点,是道德行为的外显。“知”是“行”的思想指引,“行”是“知”的实践转化。“知”和“行”必须协同推进,影响和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必须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个体自觉的行为规范,以此来消解社会转型的阵痛,引导社会理想的汇聚,推动社会秩序的重建。

一、加强教育引导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的工作生活,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息息相关。通过理论研究、媒体传播、学校教育、纪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活动,营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参与培育和践行的生活情景、社会氛围,有利于“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②

1.推动价值观研究的普及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民中发挥主流作用、产生主导影响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让人民成为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纳入社科管理、形势政策教育等范畴,发挥社科研究的导向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当前地方社会思潮的动态分析和问题研究,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关注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围绕基层群众关注的价值观理论热点进行研究,推出更多适应大众思想现状和理论现状的研究成果,结合群众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生活,通过学习、教育、培训、宣讲,以及文艺创作、文化惠民等形式开展大众化推广普及,着力贴近群众实际、服务群众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谋划、协同推进,在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团结奋进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形成人人互助、与人为善的社会氛围。

2.把握价值观传播的舆论导向。大众传媒在信息共享、共同意识的建立、社会价值的传递、大众文化的形成和改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全媒体传播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遵循传播规律,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价值观传播格局,牢牢把握引导社会价值认同的话语权主动权。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价值观传播主渠道作用,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舆情研判和正面引导,在事实报道中体现正确导向,在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舆论监督中弘扬社会正气,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建好用好重点网站、专题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把价值观传播融入宣传管理、文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中,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推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公益广告的创意创新,学会讲故事传美德,增强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的浓厚氛围。

3.发挥价值观教育的阵地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应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领域教育的始终,实现各学段的德育课程全程覆盖、无缝衔接。以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基本前提,搭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班级入头脑入心灵。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思想教育作用,修改完善校训校德、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管理,学生教育与学风培养中,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网络,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同方向、全方位的教育合力。

4.拓展价值观弘扬的载体渠道。各种纪念日、节庆日等特殊时刻,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等特殊场所,往往寄托着人们的历史情结和文化情怀。深入挖掘各种纪念日、节庆日以及纪念馆、博物馆等所蕴藏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助于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在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以及9·3抗战胜利日、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举办庄严庄重的群众性纪念活动,让人们在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中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加强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进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博物馆等免费开放,赋予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推出红色经典系列旅游线路,寓教于乐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围绕清明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节庆日,设计开展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人们从中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精髓,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尊老尊师、感恩图报等中华传统美德。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广泛建设道德讲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党支部小组学习、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在校学习、全民读书周等学习载体形式,在全社会开展学习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活动,营造全民“学模范、讲道德、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二、发挥文化浸润功能,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对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浸润功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④向上、向好、向善的文化能够提升素质、激励人心、净化心灵,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强大精神动力;虚假、空洞、俗媚的文化会败坏风气、消磨意志,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人们精神品质的塑造和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牢固确立。

1.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彰显价值内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方位、立体式的组织架构与多样生动的服务内容,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而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优质文化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向基层农村延伸,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大力培养和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社会化运作、品牌化培育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的建设水平,打造一批展现社会主流价值,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注重多元文化服务主体的培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公共文化,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效益。

2.在文化创作生产中完善价值构建。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事关文化建设的旗帜和灵魂,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引导,在文化创作生产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创新生产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真正做到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鼓励和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创作生产,使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教育民众的作用。扶持开展系列文艺精品工程和重点文化品牌工程,并发挥其导向作用,促进文化创作生产“百花齐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对新型文化样式的引导,加大对优秀产品的推广力度,让不同类型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

3.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巩固价值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但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升华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⑤所以,我们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对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节日内涵,开展文化遗产日等宣传展示活动,完善古籍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古籍普查,在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特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文化讲堂、传统艺术推广等特色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在丰富民俗文化中增强价值体现。民俗文化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潜移默化、约定俗成、不断强化、集体认同是民俗文化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所以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⑥很多民俗中保留着诸如勤劳、善良、孝敬、友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从某种意义而言,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建构和教化力量。因此,我们要在丰富民俗文化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尤其是对历史悠久、保存完整、能反映当地人文风情的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深入挖掘本土民俗的基础上,组织策划民俗主题活动,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体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突出价值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表达了人民群众价值追求的共同愿望,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的长治久安,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榜样示范、诚信建设、志愿服务和礼仪教育来提升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助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也是加快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路径。

1.以榜样示范倡导价值。榜样激励的指向,是通过寻找榜样与自我的共性契合点,进行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提高。价值榜样的树立,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动力和向导。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按照“公开评选、团体推荐、公正审定”的原则,开展寻找价值榜样的活动,健全完善上下联动的价值榜样评选、审定、发布、表彰机制,大力选树“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推动先进典型的选树机制常态化,使人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与社会公众人物示范带动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的统一上,既要用好手中的权力,勤政务实、清正廉洁,也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守,爱国爱民。引导公务员、企业家、知识分子与文化名人等社会公众人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身边好人,充分发挥群众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传播凡人善举,倡导修身律己,引发道德自觉,使人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规范言行、提升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诚信建设内化价值。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诚信制度、诚信环境建设,有助于诚信观念的树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诚信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突出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等建设,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强信用公开,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统一的信用公开平台,扩大信用信息征集范围,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按照诚信建设的要求,修订完善行业规范,公开服务标准,推广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建立和完善“红黑榜”发布制度,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构建褒奖守信、约束失信的奖惩机制,完善信用管理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深化诚信创建活动,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

3.以志愿服务践行价值。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壮大志愿者队伍,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的任务落到实处。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方面,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有效发挥志愿者业务特长,围绕科学普及、文化惠民、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内容,设计多种服务形式和平台,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政策法规保障机制、长效工作机制以及活动运行机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

4.以礼仪教育固化价值。礼仪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引导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树立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不学习礼仪,就难以有立身之处。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倡导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举办入队、入团、入党宣誓及庄重简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在礼仪教育中培育、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未成年人礼仪养成教育,突出培育涉及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细节的“八礼四仪”⑦,将其纳入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开展实践活动相结合。

四、融入深化改革实践,实现知与行互动的新格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只有真正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议题,融入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层面,成为建设和治理的目标追求,才会变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社会工程,发挥其奠定社会发展基础、决定社会前进方向的巨大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必须融入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社会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的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体制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互动的新格局。

1.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目的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这个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是高度一致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是其应有之意。改革,意味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改革,如何判断和评价其利益得失会因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面深化改革,以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引领社会成员正确看待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个人利益的得失,以追求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根本利益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2.融入经济发展实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发展中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在经济发展为主的政策导向下变为以物质利益为重,甚至唯利是图。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发展状态,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下经济发展实践,贯彻到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经济社会政策出台以及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之中,尤其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中,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道德评估标准和纠错补救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3.融入法治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念来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等各个方面,用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主流价值的推广与实践,要靠法律法规的权威力量来推动和保障。要通过科学的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用法律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广泛开展法治教育与实践,在推进普法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普法教育机制,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广大市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立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制度规范、法律法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制度化,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的良好法治环境。

4.融入社会治理实践。治理的本质是根据对象的特质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其基础是以人为本,指向是秩序,目的是和谐共生。由于价值建设处于社会建设的高势位,因此,只有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内生驱动作用,才能使其中的价值建设与组织建设、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并切实发挥作用。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中,开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对话、协商、疏导、调解,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沟通协商机制、矛盾调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开展全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向上向善、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个人义务,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推进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学生守则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规范建设,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要完善“好人善报”的社会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推动“好人效应”持续升温,在日常治理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

知是感性认识,行是理性追求。“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既在相互作用中融会贯通,亦在相互影响中依次前行。只有通过教育引导、文化浸润、文明创建、融入实践四大工程的系统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日常自觉修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的融合。

注:

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②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③胡钰:《大众传播的效果与对策》,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⑤转载自《人民日报》,2014年3月5日。

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⑦“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是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文化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谁远谁近?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