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鱼腥草分散片的处方工艺

2014-12-03 03:07周爱梅交城县人民医院山西交城030500
中国药房 2014年15期
关键词:素钠分散片星点

周爱梅(交城县人民医院,山西交城 030500)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因此而得名。其味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痰热喘咳[1]。鱼腥草已经被原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目前,有关鱼腥草的剂型主要有注射剂、普通片、滴眼液等。而将鱼腥草制成分散片可以方便老人、小孩及吞咽有困难的患者,其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并且性质稳定,携带、贮藏方便,在方便患者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2]。故笔者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鱼腥草分散片的处方进行优选,以制备出质量合格的制剂。

1 材料

1.1 仪器

1200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美国安捷伦公司);TDP型单冲压片机(上海第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KQ-5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功率:50 W,频率:40 kHz);ZRS-8智能药物溶出度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GZX-9070MB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1.2 试剂

鱼腥草素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328-1201);微晶纤维素(MCC,型号:101QD,美国ISP公司);羧甲基淀粉钠(CMS,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交联聚维酮(PVPP)、硬脂酸镁(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西安惠安纤维素化工有限公司);聚维酮K30(PVPK30,海南南杭药业有限公司);微粉硅胶(德国威凯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

1.3 药材

鱼腥草药材,购于河北省安国市药材公司,经山西省交城县人民医院中药房李小惠中药师鉴定为真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初步筛选

取鱼腥草药材适量,用约4倍量的水煮沸提取,合并滤液后提取至浸膏,烘干,粉碎,备用。经预试验可知,崩解剂对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有重要作用。故试验中着重优选崩解剂的用量,即PVPP、CCNa和CMS的用量。

2.2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3]

2.2.1 处方设计与结果 选取PVPP(X1)、CCNa(X2)和CMS(X3)用量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5个水平,以崩解时限[4](Y1)和1 min的累积溶出度(Y2)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对分散片进行处方优化。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按照下列方程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拟合:多元线性方程为Y=b0+b1X1+b2X2+b3X3;多元非线性方程为Y=b0+b1X1+b2X2+b3X3+b4X12+b5X22+b6X32+b7X1X2+b8X1X3+b9X2X3。因素与水平见表1;星点设计效应面试验安排与结果见表2。

2.2.2 试验结果分析 (1)以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对各考察因素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38.993-0.096X1-0.021X2-0.416X3(R=0.714),非线性回归方程为Y1=37.321-0.098X1+0.083X2-0.246X3-0.032X12-0.002X22-0.032X32-0.008X1X2+0.008X1X3+0.06X2X3(R=0.95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R较低,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较差,故不宜使用线性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多元非线性方程的方差分析显示,总模型的F=10.701,P<0.001,表明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拒绝P值较大的b1、b2、b5,重新拟合,调整后的方程为Y1=37.924-0.257X3-0.033X12-0.032X32-0.009X1X2+0.059X1X3+0.009X2X3(R=0.951)。由方程可知,R并未有明显下降,表明删除其他项后对模型未造成较大的影响,简化后的模型仍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Microcal Origin 6.0软件绘制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的三维效应面和二维等高线图,详见图1。

由图1可知,PVPP和CMS的用量对片剂的崩解时限有一定的影响,而CCNa的用量对崩解时限的影响不明显。根据效应面优选出最佳用量范围为:PVPP用量为19~25 mg,CMS用量为21~30 mg。

(2)以1 min的累积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各考察因素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90.795+0.024X1+0.096X2+0.062X3(R=0.594),非线性回归方程为Y2=61.895+0.633X1+1.284X2+0.816X3-0.014X12-0.018X22-0.012X32-0.009X1X3-9.604×10-6X1X2-0.004X2X3(R=0.968)。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R较低,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较差,故不宜使用线性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多元非线性方程的方差分析显示,F=16.662,P<0.001。拒绝P值较大的b7,重新拟合,调整后的方程为Y2=61.899+0.632X1+1.284X2+0.816X3-0.14X12-0.018X22-0.12X32-0.004X2X3-0.009X1X3(R=0.968)。由方程可知,R并未有下降,表明删除其他项后对模型未造成较大的影响,简化后的模型仍有较高的可信度。以1 min的累积溶出度为指标的三维效应面和二维等高线图见图2。

表1 因素与水平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表2 星点设计效应面试验安排与结果Tab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图1 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的三维效应面和二维等高线图Fig 1 Three-dimensional response surface and two-dimensional contour map with disintegration time as index

由图2可知,PVPP、CCNa和CMS用量对片剂的累积溶出度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提高累积溶出度,超出这个范围过大或过小都会使1 min的累积溶出度降低。根据效应面优选出的三个因素最佳处方范围为:PVPP用量为12~20 mg,CCNa用量为29~37 mg,CMS用量为18~27 mg。

综合以上2个指标优选出的最佳处方范围,取2个范围的交集,得出处方优化范围为:PVPP的用量为19~20 mg,CCNa的用量为29~37 mg,CMS的用量为21~27 mg。

2.3 工艺验证试验[5]

取鱼腥草浸膏粉适量,与处方量的PVPP、CCNa和MCC按等量递加的方式混合均匀,加入少量的微粉硅胶后用5%PVPK3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软材,20目制粒,在40℃下烘干1 h,整粒,外加CMS和硬脂酸镁,压片,片质量为400 mg,约含鱼腥草浸膏粉100 mg。按上述方法制备3批鱼腥草分散片,并测定崩解时限、鱼腥草素钠含量、累积溶出度和分散均匀性。

图2 以1 min的累积溶出度为指标的三维效应面和二维等高线图Fig 2 Three-dimensional response surface and two-dimensional contour map with cumulative dissolution in 1 min as index

2.3.1 崩解时限的测定 随机抽取“2.3”项下制备的鱼腥草分散片6片,根据上述方法测定崩解时限。结果,6片鱼腥草分散片的崩解时限分别为27、27、28、26、29、26 s。

2.3.2 鱼腥草素钠含量的测定[6-7]取“2.3”项下鱼腥草分散片10片,研细后精密称定200 mg(约含鱼腥草浸膏粉50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甲醇-水-10%三乙胺(55∶45∶0.5,V/V/V)]超声溶解,定容,取上清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鱼腥草素钠对照品适量,置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 100、200、300、400、500、600、700 μg/ml的鱼腥草素钠对照品溶液。根据回归方程y=21051x+1 939(r=0.999 9,x为鱼腥草素钠质量浓度,y为峰面积积分值,线性范围为100~700 μg/ml)计算样品中鱼腥草素钠含量,共测定3次。结果,3次平均值分别为645、646、643 ng/片。

2.3.3 累积溶出度的测定[4]取3批“2.3”项下制备的鱼腥草分散片适量,采用桨法进行试验,溶出条件为900 ml水,转速为50 r/min,温度为(37±0.5)℃,分别于第20、40、60、80、100、150、200、300 s取样10 ml,同时补加等量同温介质,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按“2.3.2”项下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累积溶出度。鱼腥草素钠的累积溶出百分率测定结果见表3;累积溶出曲线见图3。

表3 鱼腥草素钠的累积溶出百分率测定结果Tab 3 Cumulative dissolution percentage of sodium houttuyfonate

图3 鱼腥草素钠的累积溶出曲线Fig 3 Cumulative dissolution profile of sodium houttuyfonate

由表3和图3可知,鱼腥草分散片在1 min时溶出已达到95%以上,以后趋于平稳,表明释放速度快,且释放完全。

2.3.4 分散均匀性测定 取“2.3”项下制备的鱼腥草分散片6片,在25℃的100 ml水中振摇3 min,测定样品的分散均匀性。结果,全部样品均崩解并通过二号筛,表明鱼腥草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较好。

3 讨论

PVPP具有较快的吸水溶胀速度,在水中迅速表现出毛细管活性和优异的水化能力,在促使片剂快速崩解时,还能改善颗粒流动性,1 min吸水量可达总吸水量的98.5%,与CMS-Na联合使用比用单一的崩解剂崩解效果显著。崩解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颗粒与颗粒之间、颗粒内部的崩解,从而达到良好的崩解效果[8]。

星点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试验设计方法,它是由多因素5水平的试验设计,在2水平析因设计的基础上加上极值点和中心点构成的,具有试验次数少、试验精度高的特点,常结合集数学与统计学方法为一体的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既能反映各因素的作用,又能反映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直观,特点鲜明,运用成熟,已广泛应用于药学科研当中。

本试验进行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时选用了较低的转速,目的是为了模拟老人或者小孩等胃肠蠕动功能低下的患者,保证药物在胃肠蠕动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释放完全,提高生物利用度[9]。

[1]王利勤,赵友兴,周露,等.鱼腥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12):1 788.

[2]李标,蒲道俊.口腔崩解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2):159.

[3]杨涛,盛欢欢,程雪梅,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43(9):75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71.

[5]彭洁,宋欣欣,杨金荣,等.鱼腥草素钠分散片的处方筛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1):108.

[6]曾高令,李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素钠片的含量[J].中国药业,2007,16(9):19.

[7]孙燕,付桂英.HPLC法测定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的含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0):992.

[8]李光锋,饶力群,彭国平.益肝灵分散片溶出度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6,12(12):72.

[9]侯疏影,杨松岭.银杏达莫分散片的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5):392.

猜你喜欢
素钠分散片星点
小儿眼底血管造影中不同荧光素钠剂量对其检查结果的影响研究
高动态条件下星点像斑建模与补偿*
关于丹参素钠-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药剂学性能评价
基于卷积曲面的动态实时星图模拟
穿心莲有效部位分散片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罗布麻叶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
共聚维酮和交联聚维酮对中药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的影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鼾颗粒成型工艺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