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探究①

2014-12-05 15:34谢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球拍学报乒乓球

谢虎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乒乓球运动在长达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奥运会项目之一,之所以能够在奥运会中立足,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乒乓球发展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其发展史中的三次“革命突破”,也是三个发展进程、发展阶段,力量来源于发展创新。乒乓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元素,或将原有的因素发展推动进入新阶段,导致早期实施突破的国家在乒乓球运动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期。乒乓球的发展是基于创新之上而逐步推进的,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1 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有关乒乓球运动发展过程中,1902年英国人库特研发出了胶皮质球拍,并且在21世纪初期被匈牙利应用在了实际比赛中。至此,乒乓球木拍时代过去,胶皮拍时代降临,并且还创造了全新的技术手法,强调以削为主。在1926~1951年期间,在所有的世界冠军中,借此技术取得的项次占比近50%,并且优势持续了约25年。到1952年以及其后的20年里,欧洲各队即使有过创新先例的匈牙利队也未能作出新的创举,他们一直处于一种思想矛盾中,不想放弃传统的削球打法,同时还想向中国和日本打球方法学习。但是,70年代后,欧洲又再次出现了新的创新,将中国快攻和日本弧圈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欧洲这种完整的认识性和落实效率,对以中国和日本为首的多个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再次掌握主动权,落成欧、亚抗衡的局面。在70年代展开的世界乒乓球赛中,欧洲队2次击败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由此可见创新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占有着何其重要的位置,是其发展的力量源泉。

2 日本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研究考证,日本队于1952年第一次使用了海绵球拍,革新了中远台长抽型打法,打破了欧洲的削球防线。并在20世纪50年代中产生的49项世界冠军中,占了绝对比例,取得24项傲人成绩。但是在60年代后期,日本队未能再创辉煌,没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61年日本队败于中国队之手后,长达20多年,其发展水平逐渐趋于平稳,后呈下降趋势。发展至80年代,便彻底与冠军绝缘。当时,中国、欧洲、朝鲜等乒乓球强势国家,甚至已将其排出对手之外。

3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分析我国乒乓球技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提高创新重视度的时期,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在降低创新重视度时期,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中国参与了十三届世界乒乓球赛事,在全部冠军项次中,占比超过60%。这主要得益于长胶球拍的创新以及训练手段的进步。

3.1 打法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队在乒乓球打法技术方面做出了多次创新,包括直拍近台左推右攻、削攻结合等。这些创新打法的应用,不断的将运动员推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在此期间国内在乒乓球打法技巧方面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由我国创新打法和国外引进的各项打法共同组成,将我国乒乓球打法技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3.2 技术的发展

就乒乓球运动发展过程而言,在一项创新技术出现后,其余运动员都需要一个去了解、掌握、使用和分析应对策略的过程。而这种打法的创新者,则可以直接跳过这一过程,并利用其自身的有力优势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自身的高水平。庄则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连获三届世界单打乒乓冠军。纵观我国各项技术的创新,即使是以现代人的眼光,依然能看到其中闪耀的中国特色光芒。在有关新手法的理论原理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我们也逐渐有了让人欣喜的成果。

3.3 工具和仪器的发展

乒乓球使用到的工具最为主要的是球拍和球,其中,长胶粒球拍就是由我国创造问世。此球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抬升了旋转变化能力,填充了乒乓球技术。我们所熟知的童玲、陈新华等,就是借助其实现了冠军梦,荣登冠军宝座。时至今日,在关于长胶粒球拍的使用上,我国依旧位于全球先进地位。关于乒乓球仪器,我国研发出了PD-1乒乓球动态侧转仪。通过这一仪器的研发,将乒乓球技术训练的实质更深层次的显露出来。分析乒乓球技术训练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获取新技术、发展旧技术;从而使关于弧圈球转速方面,我国与欧洲乒乓球运动员的比拼过程中取得了有利地位,发现存在的不足,找到了我国弧圈打法超越平均水平的实际方向,强化训练效果。对于运动教练、训练者短时间内呈现训练效果信息问题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训练方法的发展

训练方法实质上是将技术发展方向和训练指向详细化。所以,中国在关于训练方法的研究上,向来非常重视。乒乓球训练方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模拟训练法、多球训练法、男帮女训练法等。模拟训练法是我国为了使运动员具备宽泛能力的同时,也获得深度适应力,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研发出的一种训练方法。在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赛之前,中国队完美的“复制”了日本压轴级运动员木村兴治等,使我国男团获冠成为可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模拟训练法能够增强运动员适应性,我国体委科研所从新选择方法论立场对其进行了合理、科学的分析和验收。

4 乒乓球的发展趋势

以二十五届奥运会为分水岭,其后乒乓球技术发展方向开始转向主动、速度和力量的打法,提高了击球质量,完善了打法技术。此时,欧洲乒乓女队逐渐模仿男队,摒弃了原来不随意侧身的方法。这种技术的成熟对我国女队必然是一个莫大的威胁。亚洲内实力较强的朝鲜、韩国等,其长期优势为良好的步伐,如果其正手攻击命中率能够提高以及其发球技术,也必然会走向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向。在此境地中,如果中国无法继续创新,必将走进欧洲和日本的原路。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赋予其活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应是基于实际和创新实现的。

5 结语

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目前各国都认识到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来获得长期的优势持续。长期以来,我国乒乓球打法在直板快攻方面仍未做到最优,还应再次创新,持续发展直拍反面进攻及直拍横打等打法,为直拍反手拉打的进攻奠定基础。我们还需根据国际乒坛新动向的打法、器材等问题独特的发展和使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从而保证我国乒乓球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独特、越来越有利,争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居高临下。

[1]刘凤梅.创新对乒乓球发展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1):13.

[2]胡桃.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专项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93-95.

[3]邱雨,雷文静.普通高校乒乓球队的发球质量现状分析——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乒乓球队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9):45-47.

[4]谢宣明.试论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0):243.

[5]史志涛,田鑫光,张雷.乒乓球直拍反面击球技术探析[J].魅力中国,2013(17):234.

[6]周列铭,代莉.11分赛制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研究——兼谈青少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13(4):70-72.

[7]邹军华.信息技术视野下的乒乓球运动技能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2).

[9]兰彤.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3).

[10]王丽岩,李安民.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5).

[11]曹犇,王国昆.论乒乓球运动中的控制与反控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12]李振彪,单颖,李浩松,等.对乒乓球技术评估标准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

[13]张秋芬,杨改生.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

[14]兰彤,贾雪峰,赵世勇.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瘦身计划”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5]陈静,温红博,郑海燕,等.乒乓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对比赛成绩及专业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4).

[16]刘微娜,周成林.目标设置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7(1).

猜你喜欢
球拍学报乒乓球
名贵的球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乒乓球悬浮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买球拍
乒乓球与大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