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经验的启示①

2014-12-05 20:56胡静萍陈金凤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0期
关键词:体教灵活性阶段

胡静萍 陈金凤

(1.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2.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州 2130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后奥运时代,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引起诸多问题,对运动员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成为体育教育研究方面的热点。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文化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配合教练员完成训练计划,能更好地理解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方法手段,同时也对运动员的择业奠定基础。义务教育是指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1]运动员的义务教育是运动员(特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群体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运动员接受更高层次培训或发展的前提。[2]我国很多研究学者现在开始重视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体教结合”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改善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做出了有益的探讨,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思路。不过目前,我国的“体教结合”方式还只是形式上的结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故仍需不断的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体教结合”方式。同时,“体教结合”的模式主要存在于高校,因此它的研究对象仅是指成人的运动员,未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有所涉及。而相对我国运动员的义务教育来说,欧洲很多国家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借鉴他们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对做好我国运动员的义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1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验特点分析

1.1 强制性是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验的首要特征

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发现很多欧洲国家为了使运动员完成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都是通过立法。如芬兰规定运动员7~16岁为义务教育年龄段;法国规定运动员6~16岁为义务教育年龄段,很多欧洲国家的义务教育一般在10年左右,立法使运动员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教育。运动员除了文化教育学习还要接受训练,为了使两者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大部分欧洲国家也已立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和训练时间。如比利时政府为了使运动员在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都能得到保障,规定运动员每周要进行不少于20h的文化教育和不少于12h的运动训练。而在德国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更加严格,不论运动员的水平如何,他们的运动训练都要在文化教育课以外进行,这样的强制性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到提高,对运动员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在希腊国家通过立法对运动员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进行了规定,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缺课时间不能超过总上课时间的20%,如果超过将不能进行更高级别的学习。义务教育学龄阶段、文化教育和训练时间的保证使运动员能够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为运动员的后续教育奠定基础。

1.2 灵活性是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显著特征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显著特征是灵活性,所谓的灵活性和强制性两者并不矛盾,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是通过法律的约束运动员受教育的时间,而其灵活性表现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受教育的时间。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灵活性特征主要是表现在接受文化教育的时间、课程内容的安排、受教育的方式上。

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时间上具有灵活性是因为运动员要参加训练和比赛,尤其是具有天赋的运动员要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花费的时间会更多,这样就会使得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时间受到影响。在欧洲很多国家为了保证运动员受教育的时间,要求运动员的学制多于普通中学的学制或者允许运动员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一学制的教学任务或者要求运动员必须参加与同龄人一样的期末考试,运动员可以自由安排上课的时间,还有不少国家按照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训练的级别学校给予学生不同比例的缺课时间。运动员接受义务教育的灵活性保证了他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总时间,这有利于教练员的运动训练内容和计划的安排,使运动员文化和训练两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修养。

在欧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方面,每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有的国家为了给运动员的将来就业奠定好的基础,为其提供法定课程以外的教学内容;有的国家则根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上花费时间较多的原因方面,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和同龄段学生不同;有的国家根据运动员的特殊需要设计专门的课程表,或者免除学生学习某些非核心课程。

除了文化教育时间和课程安排的灵活性外,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学习的教育方式也具有灵活性,所谓的运动员教育方式灵活性就是根据运动员学习时间、地点不固定以及流动性较大特点,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方式多样化。在欧洲很多学校为了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持续发展,给予运动员提供了很多方便,就是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在学校以外的家庭或者社会教育组织完成义务教育阶段阶段的文化教育;还有的国家采用机动灵活的上课方式,有小班型和大班型混合上课,这样解决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与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使上课的安排更加合理。

1.3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显著特征是责任明确

在欧洲很多国家为了使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得到保证,建立专门的职责部门,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和管理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这样职责分明能够减少互相推诿的现象,为保障运动员的义务教育阶段文化学习的组织管理奠定基础。很多欧洲国家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由体育学校的教育部和体育部共同负责,只是各部分工不同,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由教育部门负责,运动员的体育训练工作由体育部负责,他们之间分工明确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训练工作达到尽可能的平衡。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国家派出专门的人员负责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的相关工作的协调。责任的明确可以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各个组织管理部门的责任感,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都有相关的部门进行负责,从而减少运动员的管理方面的混乱,为运动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2 合理构建运动员义务教育学习保障机制

2.1 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文化教育重要性

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长期发展的历程中,一直以来把奥运会获得金牌为运动员的最终目标,这种价值取向是以运动成绩或者金牌为导向,忽视了金牌的价值、内涵,忽视了人在竞技体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结果就是使我国基层的训练学校的组织者对运动员的成绩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培训,使得很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很少能够接受到真正的文化教育,致使运动员的文化课成绩跟不上教学进度,很多没有获得良好成绩的运动员放弃学业。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这一终极标准应当是“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3]。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为学生的教育持续发展奠定文化基础。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学习基础文化、形成良好的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阶段,也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的阶段。对运动员来说是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最基础的阶段,也为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他们整个人生发展的根基。也为运动员能够切实的理解教练训练计划、训练意图、训练内容奠定基础。因此,我国要想改变目前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政府各个体育教育团体部门都应该树立“以人为本”,重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这利于运动员个性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2.2 成立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是竞技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同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规范的有机统一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竞技体育组织做什么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做[4]。在我国对运动员培养没有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都是由运动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两个独立的部门分别进行的,这使得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矛盾,这些矛盾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以目前运动员的培养机制来说就会牺牲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这些主要是与我国的运动员的培养机制密切相关的,由于某些教练员的功利心理,他们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体教结合流于形式。要想改变中国运动员目前缺乏文化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在体育运动管理部门和教育系统增设一个协调部门,专门负责青少年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使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得到合理的安排,也起到监督作用,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负责两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纳入到教练员的考核中。

2.3 多重措施保障运动员的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的质量

运动员的义务教育阶段是十分关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他们的身份,在对其的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他们获得高质量的文化教育。第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使其具有灵活性,但是要保证运动员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年限和时间。第二,合理调整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同时要保证其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同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水平相差不多。第三,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教练员的管理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员文化教育计划,提高运动员的文化修养,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第四,加强现代化教育的利用,如远程教育等。

[1]任文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县级政府职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余静,邢中有,吴伟,等.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9(11):73-76.

[3]姚轩鸽.解读“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EB/OL].http//www.xsl.com.2004.

[4]李立国.论义务教育的特点及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25-28.

[5]刘学谦,吴佳琳,刘江南,等.关于构建广东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6(3):111-114.

[6]唐正萍,朱晓军,张祝斌.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5(1):122-124.

[7]冯建中.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体育科学,2005(2):3.

[8]熊晓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体教灵活性阶段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