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进行青少年的柔道训练

2014-12-05 20:56李开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0期
关键词:柔道运动员青少年

李开明

(汕头市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汕头 515041)

1951年成立“国际柔道联盟”,1956年开始举行世界锦标赛,1964年柔道正式成为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柔道在我国也已发展多年,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已经开设了柔道训练课。柔道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专项技能和专项智商较高的竞技项目,从体能训练、技能培养、心理调整和战术形成中都包含着大量的科学技术,要想培养出色的柔道训练运动员就应该加强青少年阶段的培养和训练。青少年柔道训练是一项持久的、艰难的、科学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训练人员应该在青少年柔道训练的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改进和完善柔道训练的方法。

1 柔道运动概述

1.1 柔道运动理论

柔道有一部分起源于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柔道通过将对方摔倒在地赢得胜利,它是奥运会中唯一一个可以使用窒息或者扭脱关节等手段将对方摔倒的项目。柔道虽然是一种对抗性的运动,但是柔道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对抗,而是掌握技术的程度,只有娴熟的应用技术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柔道包括进攻和防守两个部分,二者既矛盾又统一,如果想获得分数在做好进攻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防守。进攻和防守的训练也是柔道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的柔道比赛中,运动员更应该灵活使用战术和技术,不能死守理论知识。另外,柔道除了身体的较量之外,更多的是心理能力的比拼,所以,运动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2 柔道运动特点

(1)技术复杂,培养周期较长。通常,柔道运动员从基础训练到成熟需要6~10年,有些需要12年。(2)损伤率较高。根据相关调查,柔道项目损伤率排在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排球和棒球。柔道运动员的总患病率在70%左右,损伤容易发生在16~24岁,这些都阻碍了青少年柔道运动的推广。

2 青少年身体状况

13~18岁属于青少年时期,而10~14岁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快速发育、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柔道训练过程中,不能实行超负荷的训练,否则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危害。掌握青少年的身体状况是开展柔道训练的基础保障,结合青少年自身状况可以制定合理的柔道运动训练课程,此外,处于这一时期的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辅以合理的训练,则会更加顺利的开展柔道训练工作。

3 我国柔道运动开展情况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虽然开设了柔道运动这门课程,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普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柔道运动了解的都比较少,有些人错误理解练习柔道的人都应该身材高大、强壮,功夫了得,力大无穷,实则不然。柔道运动在我国群众基础不强,普通高校中效果不理想,综合来看主要是因为不了解柔道运动的文化内涵、技术和价值,同时高校领导不够重视,柔道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我国高水平的专业柔道人才很少。

4 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优秀的柔道训练员苗子,而且由于训练经费不足、教练员队伍不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2)业余训练中出勤不理想,柔道运动人才流失较为严重;(3)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来源比较窄,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柔道训练。

5 青少年的柔道训练

5.1 结合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进行训练

10~14岁是青少年身体发展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不能施行超负荷的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利用伸展练习拓展力量,禁止使用负重练习,这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潜在危害,12~13岁之后,力量训练适当增加;在青少年柔道训练过程中,动作训练是主要内容,禁止过多的耐力、力量和静力性训练。

5.2 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合理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是柔道训练中较为主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应该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学实践表明,适度的表扬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训练主动性,所以,教练员应该及时表扬运动员。青少年的柔道训练是一种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启发,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思想教育。运动素质和体能培养不是柔道训练的全部内容,也是培养运动员努力学习、增强体质、综合发展、爱国情怀的过程。(2)加强安全教育和文明教育。一部分运动员处于好奇或者好玩参加柔道训练,导致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忽略竞赛文明和安全,这不但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不利于柔道技能的提高。因此,通过相关的制度约束和经验教训鞭策,引导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学会做人和协作。(3)严格训练。柔道教练员自身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身体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并端正运动员的训练态度,落实训练计划,进行刻苦训练。

5.3 丰富训练内容和形式,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青少年普遍存在接受能力较快、思维活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他们大多由于兴趣学习技术和动作,虽然他们的学习速度比较快,但是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相对较多,他们的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容易疲劳,但是恢复的也比较快。(1)激发竞争意识。在青少年的柔道训练过程中,充分调动已经掌握的技能和训练,采用单练的形式,让运动员更加真实地感受竞赛氛围,培养他们克服外界干扰的能力,培养强烈的进取心,激发竞争意识。(2)成绩透明。成绩是一种有效的鞭策手段,在青少年的柔道训练过程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成绩的欲望,如果一味的训练,不了解自己的进步曲线,可能初期训练效果还好,但是长此以往运动员可能失去了训练目标。(3)制定柔道训练程序。在青少年柔道训练过程中,遵循由易至难的训练原则,通常采用下述教学程序:①示范动作同时讲解要领;②运动员模仿训练,领会动作要领;③进行原地或者慢速的简单练习,反复训练;④两人之间进行对抗练习,对抗练习稳步进行,切记直接积极对抗。

5.4 素质制定和技术分析

(1)协调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合理规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科学、系统地控制教学和训练全过程。在青少年柔道训练的初期,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辅以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能力。柔道基本功和基本技术是专项身体训练中两个主要训练内容,借助简单的双人跳马等,培养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增强对基本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发展力量、柔韧度、灵活性和协调性。随着青少年柔道能力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向身体训练训练的比重变大,基本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逐渐增加,难度系数加大。(2)融合专项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在青少年的转向身体训练初期,主要通过基本功训练来培养他们的专门能力,在少年柔道训练过程中应该遵循一般训练和专项结合的训练原则,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求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必要的战术、对抗技术、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外,还应该注意引导、渐变、系统、区别训练原则,同时严格要求基本技术的规范和完成动作的美观,最终将专项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完美融合。(3)注重医务监督和疲劳恢复。完成训练后,应该进行必要的恢复训练,例如:放松活动、按摩等。定期对训练的身体进行检查,避免潜在伤害。规范晚间就寝管理制度,指导运动员轻松睡眠,保证睡眠质量,促进睡眠性恢复。

6 结语

全民健身的大力推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柔道项目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竞争形势也日益严峻。通过对青少年柔道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柔道训练的规律和科学原理,将这些规律原理和青少年身体发展状况和心理特点相结合,制定出系统、全面、规范的柔道训练计划,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柔道人才。

[1]于宝华.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05(6):47.

[2]梁凤斌.浅谈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运用[J].少年体育训练,2011(3):248.

[3]哈日呼.浅析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经营管理者,2011(9):397.

[4]纪军师.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2):221.

[5]余万斌,黄开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7-118.

[6]杨继武.我国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科学选材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60-261.

猜你喜欢
柔道运动员青少年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