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射箭队选拔及训练特点分析①

2014-12-05 20:56金春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0期
关键词:选拔赛射箭国家队

金春植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韩国射箭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亮相后,在世界射坛上展示了很强的实力,已成为韩国队奥运会奖牌战略的重要“孝子”项目。近年来,中国射箭队在世界大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并在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个人赛中,27岁的张娟娟在淘汰赛中勇闯六关,从四分之一决赛起连克韩国三大高手获得了金牌,实现了中国射箭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1]。但是,与韩国队相比,中国射箭运动的整体水平和竞技能力仍然有差距。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法,从韩国射箭队的选拔制度分析入手,解析韩国射箭队选拔制度及其训练特点,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韩国射箭运动发展规律,寻求可借鉴的经验提供参考依据。

1 国家队选拔制度

大韩体育会为了提高国家队队员的竞技能力,每年调整国家队重点支援项目,并在国家队队员的选拔人数上也有特殊的规定。即,重点支援项目的国家队队员人数为该项目最终人数的1.5~2倍。国家队的年训练时间为210日以内。其中,1~6月着重进行体能和技术训练,7~12月进行特技训练[2]。射箭是多年来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之一。故,参加国家队训练人数为男、女各8名队员。韩国射箭国家队选拔赛分为选拔和评价赛。第一次选拔赛时,须在前一年国内赛总成绩排在100名内队员可报名。在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10个月期间共参加3次选拔赛和4次评价赛。在选拔奥运会队员时,选拔赛和评价赛共计10次。即,通过第一到第四次选拔赛依次选64强、32强、16强、8强,并通过国内评价赛选定4名队员。而这4名队员作为评价赛,还要参加随后的国际比赛(世界杯分站赛)后,根据成绩量化累计分数,最终确定参加奥运会的3名队员。韩国射箭国家队的选拔赛的特点是在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下进行。比如,在伦敦奥运会选拔赛中,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中的男队头号选手朴敬模和女队头号选手朴成贤各在32强和16强赛中被淘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国家队选拔赛的竞赛方法也很独特。在每次选拔和评价赛中采用不同的竞赛方法,其比赛的环境和检验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在第一次选拔赛时采用更侧重于体能的竞赛方法。其次是分别采用具有超越的精神力、胆量、集中力、坚韧性、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优势的运动员更能优势的竞赛方法[3]。这种现状表明,国家队的选拔制度严密,体现出系统性、针对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只有队员的竞技能力和成绩才能保住国家队一席的选拔制度特征。

2 国家队训练特点

韩国射箭队在训练中传承弓道习武传统,坚持大负荷运动量来提高运动员的基础体能和技术外,经常采用10m高台跳水、连续16h不睡觉的寒冬夜间步行等特殊的极限训练手段,培养队员的敢打敢拼精神,并借助科技手段,开发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2.1 训练监管科学化

大韩射箭协会为了加强训练管理的科学性,使用一套射箭综合管理系统。教练和运动员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查阅所有运动员的历史成绩和有关记录,包括每位运动员自开始接受射箭训练以来的所有成绩信息,射中靶心轨迹变化的过程以及身体和心理状态变化的过程等相关信息。同时,通过科研机构的支援,开发和应用独特的训练手段。研究资料表明,大韩体育会基于“先体能,后技术”的训练理念,于1964年组建了体能管理委员会,并于1968年改称为体育科学委员会。但是,由于财政上的困难和训练理念的差异,以及竞技体育相关部门对体育科研效能的认识局限,体育科研在当时的竞技体育发展中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为了保证训练监管的科学性,于1980年12月29日在泰隆村国家队训练基地设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并着手研究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工作为起点,形成了以国民体育振兴共团、体育科学研究院为中心的不同层次的科研机构和单位。这些科研部门凭借各自的优势,分管实施对韩国竞技体育战略性项目的专题研究。韩国射箭运动科研工作包括风速对箭着点的影响、射箭瞄点的分析、站立和身体稳定性的关系、开弓到散发过程中肌肉收缩特征、超负荷训练原理、射箭运动中肌肉收缩类型,以及心理技术训练等专题研究。其中,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对策性研究的典型例子是金水宁的对策性研究。在对金水宁的对策性研究中,由30名组成的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专家,通过对她的生理、心理状态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并根据她个人的特点专门设计出一套独特的技术动作和心理训练方式。可以说,射箭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塑造了“世界射箭奇才”金水宁。另外,韩国射箭队在训练中,着眼射箭运动发展规律,关注射箭比赛规则的变化态势,把握时机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大韩射箭协会作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比赛战略,组织了全国性的射箭教练员研讨会。在会上根据射箭运动发展趋势及奥运会射箭比赛方法的变化动态,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比赛规则进行预测性研讨。通过对参会人员所提出的数多条内容的分析综合,最终选定了规则变化可能性较大的4条内容,并在国家队的训练中实施。果然,离北京奥运会开幕8个月,国际射箭联盟公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比赛规则变化内容。其中,在研讨会上选定的4项内容与新公布的竞赛方法完全一致。这种现状表明,韩国射箭运动训练监管系统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征。

2.2 心理训练

心理技术训练在韩国的竞技体育中应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进行尝试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韩国在最初的心理技术训练时,引入了国际上通用的心理技术训练方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注意到了原有的心理技术训练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运动员特有的心理特征和不同项目间存在的差异。因此,着重研究和开发适合运动项目特征和本国运动员心理特征的、运动员为主的心理训练技术。韩国射箭队在心理训练中,把佛教中的禅坐修行方法与表象训练相结合来,创造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并与实战结合的相当密切。比如,在备战1998年曼谷亚运会时,通过心理咨询和观察等方法进行了9个月的心理技术训练。在此基础上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开发和应用了心理和身体的放松技术、想象训练、注意力集中等心理技术训练系统,取得了可行性的研究成果。随后,在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在首尔大学运动心理研究中心整整12个月接受了系统的心理技术训练。另外,韩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想象训练特征表明,对技术动作的想象训练运动次数最多,超过90.6%,其次依次为稳定的情绪、自信心、命中靶心、比赛结果、顺利完成比赛、紧张调节。想象训练的时机主要是在休息时间或平时训练过程中随时进行。其方式包括闭目想象、眺望远山或天空想象、深呼吸中想象、凝视靶心想象等。在闭目想象时,主要进行特定动机想象,即通过逼真的想象正式比赛场景的方法,想象着射中靶心以及自己曾经获胜的体验,从而达到稳定情绪,增强必胜的自信心。睁眼进行想象训练时,则以特定认知想象为主,即注意力集中于身体重心的保持以及站姿开始到持弓、持箭、拉弓、瞄准、放箭和后续动作的技术环节。通过日常生活和练习中的想象训练,把比赛的状况生活化,从而在比赛中更多思维对战术和得分情况的思考。这种现状表明,韩国射箭队的心理训练在传承传统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训练的基础上,应用科技手段,探索现代心理技术训练方法的发展态势。

2.3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韩国队备战国际大赛的重要一环,也是借助科技情报效率的一种渠道。韩国射箭队在备战奥运会战略中,特别重视对奥运会比赛场地环境的情报研究。通过对奥运会比赛场地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制作奥运会模拟比赛场提供给国家队训练使用,以便使队员在接近奥运会比赛场地的环境中强化竞技实力。研究资料表明,韩国射箭队自从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采用了奥运会比赛场地的模拟训练。韩国射箭队于2003年参加奥运会比赛场上进行的国际性赛事之际,收集了比赛场地的环境情报,并通过科技手段制作模拟比赛现场情况的电子模拟器。它配有动态图像、外音,能反映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到射完最后一支箭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参加“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射箭比赛之际,对比赛场地空间、音响设备、气候、风向、风速,以及观众席的氛围等因素进行了周密的实地调查,并动用了1亿韩币在泰隆村国家射箭训练基地设置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射箭比赛模拟场地。此次的模拟场地与雅典奥运会射箭场地的模拟环境相比,其参赛运动员与观众席的距离、电子设备的音量、观众的欢呼声、新闻媒体的行为等因素具有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特征。

3 结论

(1)韩国射箭国家队的选拔程序和制度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公正性,表现出只有队员的竞技能力和成绩才能保住国家队一席的特征。

(2)韩国射箭队在训练中传承弓道习武传统,坚持大负荷运动量来提高运动员的基础体能和技术外,根据射箭运动特点采用特殊的极限训练手段,培养队员的敢打敢拼精神,发挥体育科学研究机构的资源,启用独自的综合管理系统、训练方法和手段独特,训练监管体现出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中国男女两线突破,韩国优势犹存[EB/OL].2008-08-06.

[2]文化体育观光部.2008体育白皮书[M].三韩情报企划(株),2009:182-224.

[3]徐巨源.在世界射箭界极端控制中不褪色的冠军[EB/OL].2012.

猜你喜欢
选拔赛射箭国家队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两支箭
学射箭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2016美国国家队选拔考试
射箭游戏
跳跳龙失踪
昆虫大力士选拔赛训(二)
酷虫学校昆虫大力士选拔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