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基础与人生梦想①——以体育专业研究生为例

2014-12-05 20:56胡焱芹苏凤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0期
关键词:学业研究生基础

胡焱芹 苏凤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9)

1 学业基础概况

在古代字典里,对学业的基本解释有三种:一指学问;二指学术;三指学习的课业;早期见于《墨子·非儒下》中:“夫一道术学业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义修身”《吕氏春秋·诬徒》中有云:“此师徒相与异心也…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这里所说的“学业”指个人的学问,学术,也可指学习的课业,对于学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而且能突显出个人魅力和个人的社会贡献。而“基础”则是由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渠》中提到:“今碑之左右,遗墉尚存,基础犹在。”这里的“基础”指建筑物的根脚,如墙下之夯土,柱下之石,其另一层意思也可理解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学业基础正好诠释了哲学的事物观,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结合以上所述,要应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途径,盲目、跳跃式的发展虽说是缩短时间,提高速度,但是带来的结果却不容乐观。既要追求品质之高,又要提高速度之快才是发展之道,学业也是如此,既需要脚踏实地,又需要目光长远。每一门学科的建设都是从基础理论加实现而来,离开所在的基础教育,它脱离了现实本质,这里所说的学业基础是立足于所有学科的基根,是其铺垫,其学业意义远大于片面、专一的“精英”模式。

2 人生梦想的时代体现

自习主席对“中国梦”一词的提出,全国上下为此走向“寻梦”之旅,寻求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中国的未来,在此,作为研究生学生时代,要追求的研究生梦想、人生梦想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如果说“中国梦”是一个大家族的梦想汇萃,则“人生梦想”是“中国梦”的阶梯,踏上一步一步巩固的人生梦想,才能实现“中国梦”。那么,人生梦想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其意义的呢,具体分析如下。

2.1 抉择人生方向

人生梦想是为那些还在迷茫中的人指明方向,是抉择人生方向的重点。面对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空间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置身于拜金主义、物欲主义、浮躁心理、计较个人利益等不同程度的负面社会生活中,不再追求自己的梦想,抛弃个人品质的“真”“善”“美”,挤身于社会的“大染缸”之中,逐渐的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显然,若不能认清自己的奋斗方向,不能在正确的方向走向成功,按社会的发展,便难以实现个人的价值,梦想就是指明灯,没有梦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2.2 明确人生定位

法国作家蒙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这里要突出的是: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是人前进的基础和发展的需要。之所以有些学生在学校整天无所事事,有些学生整天忙碌反而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人生定位。一个有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2.3 激发人生动力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从当今社会现象上看,大多数人只做梦而不付出行动,归根结底是缺乏人生动力,“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现代教育经常提出,要唤起学生的梦想,这样最是希望他们找到梦想,激发个人的动力而努力拼搏。如果无人生的追求,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事物更新、知识更替,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赶上这个社会的发展,或许会遇到挫折,遇到失败,只要有梦想在,才能不断地支持那颗心,不断地成长、磨练,直到完成自己的梦想。

3 体育专业研究生在校现状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基于体育的本质,体育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贯穿理论知识,两者结合才能协同发展。近期,《长江商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评论,在提出“为什么大学生就业困难”后,分析得出这样一句话:“研不如本,本不如专,专不如职”,这句话的意思,有待我们去思考。为什么现在对研究生教育提出诸多质疑,那么体育专业研究生在校的状况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

3.1 物质文化的缺失

物质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事物发展的前提,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既给人的发展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制约着人的发展。面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现状,根据物质文化的特征来判断其缺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理论知识的缺失。理论知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体育专业的本质是以身体锻炼为基础,这里不是说体育专业只进行身体的锻炼而不进行理论的学习。但是现在的体育专业研究生还只注重于技能的练习,忽视理论知识,研究生教育,顾名思义突出研究,体育专业研究生也亦如此,要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其研究能力。(2)就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而言,面对理论问题有感而不能发,有文而不能写,有话而不能说,思绪万千,下笔无神。三年的研究生者,未能发表一篇论文。既然是一名研究生,理应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也是为了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在技能与知识两方面择其一而行,则脱离了实际应用,成为单向人才而不能全面发展。同时,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教会你这是什么,专业知识只教你如何去做,只有认识到是什么之后,才能去做得更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忽视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事物的发展都有起源,而这种发展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事物的发展相互联系在一起。体育学科的发展同样也不是独立的,例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都与体育存在交叉的地方。如果说体育专业本科生教育是最基础教育,那么体育专业研究生则是泛化教育,其理论研究不是单一存在于一个独立方面,想要得到更高的研究成果,需要联系相关的知识系统,这样的研究才严谨、全面。但是,现在的体育专业研究生却忽略了这一部分。

3.2 精神文化的缺失

精神文化来自如一个人的灵魂,作为成年的体育专业研究生,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已确立,其精神文化应该非常丰富,这样才会有坚忍不拔、不骄不躁、德行出众的品质。现如今体育专业研究生在精神文化方面出现了严峻性的问题,做事“三分钟热度”,做人骄傲自大,看未来目光短浅。(1)无长远目标。作为研究生不看书、不学习、不搞科研,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面对未来,一无所知,更别说长远目标,还可以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许多知识再一转眼之间成为“昔日黄花”,如果停留在原地,始终更不上社会进步的脚步,只会被狠狠的摔在后面。(2)社会适应能力差。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自傲心理,使其傲视一切,高傲自大,导致与同学、老师处处“争锋相对”,最终成为“孤家寡人”,现代社会不光需要个人能力,还需要学会做人,具有团队精神。(3)社会功利性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其间也不乏引出了不好的因素,物欲横流、注重个人利益等等,面对人生只会一切向“钱”看,就可以不注重学习、不注重个人德行。为了考公务员,不上课或者不听课,为了眼前的小利益,把学习抛之不顾。

4 关于学业基础与人生梦想的几点思考

4.1 行知统一,求真务实

依据陶行知的知行观,强调行为之知始。讷与言敏于行,行先言后,行高于言,求真务实,知行合一,这不单单是个简单地口号,而是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为了纠正或扭转当今研究生好高骛远,言过其行,胸无点墨,甚至误入歧途。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指出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作为高学历研究生更应该做到行知统一,求真务实。

4.2 展望未来,注重基础

当今社会,优胜劣汰,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只会在这个社会浪潮中销声匿迹,我们现在必须做到而且要做好人生规划,明确目标,脚踏实地。特别是要把重心放在个人的知识基础上,无基础好比空中楼阁,终究一场空。

4.3 终身学习,应对挑战

当今社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展现即失,但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勤于学习和勇于探索的人,抓住了机遇就主动,失之这被动,甚至落后挨打。面对挑战,就要努力,努力了就有希望,就有成效,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人生的梦想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个人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1]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陈晴.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状况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3-15.

[3] 陈晴.讷于言与敏于行[J].考试周刊,2012(7):39-40.

猜你喜欢
学业研究生基础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业精于勤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