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抗焦虑的效果观察

2014-12-05 06:36宁雪梅段文娟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程度

宁雪梅,段文娟,黄 梅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 610500)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能解除患者肉体上的痛苦,但也能因摘除某一器官而增添患者的精神负担。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常因能否保全肢体正常功能及手术治疗方案等因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导致血压不稳、心率紊乱等反应,最终影响患者身体达最佳手术治疗状态。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抗焦虑的影响,并统计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380例,其中男203例,女177例;小学及以下48例,中学104例,专科182例,本科及以上46例;年龄18~65岁,平均(46.2±1.87)岁;排除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和不愿配合调查的患者;手术类型包括肱骨、尺桡骨、股骨、胫腓骨以及全髋置换术,其中全身麻醉92例、腰硬联合154例、臂神经丛13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2]及健康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前焦虑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1.2.1 护理评估 对术前参与手术的巡回护士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主要掌握患者焦虑状况、文化程度、手术方案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

1.2.2 护患关系 根据手术患者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形式的语言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更有利于巡回护士掌握患者的焦虑程度。

1.2.3 健康宣教 按照我院印发的术前访视评估单进行一对一护理宣教,介绍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慌情绪,介绍参与手术团队的医护人员,提高患者对手术全程的信任感,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讲清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使患者正确对待手术。

1.2.4 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解决其心理顾虑,耐心解释并给予安慰,重视和关心患者的手术。

1.2.5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肌肉放松训练,有效调整呼吸,也可采用播放轻音乐、回忆愉快经历以及想象美丽的自然风光等方式构建轻松和谐的氛围。

1.3 评价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3]评价患者焦虑程度,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采用满意度Likert量表[4]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纳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范畴,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最终将各种满意度按照人数比例进行汇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得分等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焦虑程度的比较

对照组术前焦虑发生率高且程度重,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表1)。

表1 两组术前焦虑程度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结论

3.1 实施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抗焦虑情绪

骨科手术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负面情绪。祝燕琴[5]研究表明,恐惧和焦虑往往会降低疼痛值,影响麻醉效果,从而增加麻醉药物的需求量。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意识到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也由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心理护理。本研究表明,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通过术前健康宣教、面对面交谈给予的心理支持及一对一的放松训练,均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前焦虑,使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焦虑程度,这与国内研究[6-8]相一致。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既要采取系统、全面的整体护理措施,又必须掌握心理护理的技能[9],这样才能保证患者以愉悦心情应对手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实施心理护理调动了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医患之间的配合能力,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改进。临床实践证明,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健康宣教,能逐渐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非常满意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不仅可减轻患者本身的焦虑情绪,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更好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了解患者术前出现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并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是保证骨科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前负面情绪,提高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6-377.

[2]王振香,姜文彬,张颖,等.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6,22(9):835-836.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1-117.

[4]李建刚,杨震,孟馥,等.患者满意度及其测评工具研究综述[J].现代医学管理,2010,8(6):4-7.

[5]祝燕琴.舒适护理对减轻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水平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15(20):124.

[6]王书霞,郭洪霞,李秀英,等.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患者应激反应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129-130.

[7]贾晋莉.术前心理干预改善病人焦虑情绪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4,4(28):1472-1474.

[8]王叶凤.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22-123.

[9]施锦娥.心理护理干预在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44-45.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室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