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秀美村庄 共筑和谐家园——江西专项扶贫四大品牌之“村庄整治”

2014-12-06 06:10程文燕
老区建设 2014年19期
关键词:贫困村整治村庄

□ 水 木 程文燕 文/图

吉安县天河镇横林村村庄整治后新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3年以来,江西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工作,帮扶贫困村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省委书记强卫明确要求统筹把握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与因户施策的关系等七大关系,瞄准385万贫困人口和162万大中型水库移民,主攻38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和3400个贫困村,精心打造专项扶贫江西“四大品牌”,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打好扶贫攻坚歼灭战。作为“四大品牌”之一的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是指以3400个国定和省定贫困村的自然村点为扶持单位,形成扶持贫困村加快发展、建设新农村、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

永修县九合乡红光村村庄整治点——嘴上新村新貌

一、贫困村村庄整治初显成效

从2013年开始,江西省贫困村村庄整治实施单位由行政村改为自然村,项目内容由包罗万象改为聚焦村庄环境整治,加大了投入力度,做到扶持一个见效一个,稳扎稳打,到2020年全面改善全省3400个贫困村的人居环境。通过落实新农村建设集成投入、统筹水库移民资金扶持和督促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大力帮扶,切实加大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完善村组村民理事会制度,提高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打造一大批村庄整治示范村。

1.大力推进水泥路向自然村延伸、向产业基地延伸,逐步实现3400个贫困村村内道路硬化和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

2.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贫困村农业用水和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6.95万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

3.把贫困村村庄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争取较多的新农村建设点安排在贫困村,集成整合资金,加大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江西省3400个贫困村安排了180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837个市县自建新农村建设点,整合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67392万元。

4.措施有力、狠抓落实,贫困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今,实施贫困村村庄整治的自然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人口素质得到提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崇尚科学、文明进步、勤劳致富已成为群众追求的时代新风尚。农民学科技,比致富的风气越来越浓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二、贫困村村庄整治的主要做法

1、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一方面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把贫困村村庄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幅增加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资金。2013年,全省3400个贫困村共安排村庄整治建设财政扶贫资金6.121 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2%。同时,为了激励各地将新农村建设点更多地安排在贫困村,制定了相应的分级、梯度资金分配制度。省级每年安排500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每个村点集成投入100万元,其中省财政20万元、市县财政15万元;市县每年安排3000个新农村自建村点,每个村点落实市县财政投入16万元;未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的贫困村,仍按10万元的扶贫金额安排到村。据统计,2013年全省3400个贫困村中有1700个安排了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在贫困村中的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数为1800个,市县自建新农村建设村点数为837个,整合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6.7亿元。另一方面整合挂点帮扶,明确要求省直各单位要把政策、项目、资金和人员力量集中向重点贫困村倾斜,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省各级共有3700个单位在贫困村定点扶贫,其中省直有291个单位,已实现对3400个贫困行政村的全覆盖。

2、资金管理制度化、透明化

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切实加强了村庄整治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不断完善村庄整治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制度,确保村庄整治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一是强化贫困村整村推进资金管理制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和安全运行,力求资金使用最佳绩效。二是贫困村整村推进资金使用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提高资金项目实施的公信度。

3、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上饶县丰岭头镇丁家村修葺一新的进村道路

根据贫困村的具体情况,采取新社区建设,空心村整理,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等不同形式,以村容村貌整治,废旧坑(水)塘和露天粪坑整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集中场院、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活动场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等为主要内容进行整村整治。使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障,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

4、强化村庄整治中的村民主导地位

村庄整治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在实施村庄整治中本着立足长远发展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根据各贫困村的年度项目计划安排,充分肯定“村两委”和村民在村庄整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由村民理事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庄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专业人员根据各整治点实际情况制定整治规划。充分发挥村民参与村庄整治建设积极性,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解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内环境,改变贫困人口居住条件。

鄱阳县芦田乡吴张村农村居民区

三、典型经验介绍

正当全省如火如荼地开展村庄整治,一个个贫困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九江市正全力培育打造30个村庄整治生态示范村。集中力量按照“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要求,在永武、杭瑞、九景、彭湖、大广高速公路沿线加强村庄提升、高标准打造30个村庄整治扶贫生态示范村,培植典型打造精品。以九江市永修县为例,2013年以来,永修县在19个贫困村全面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尤其是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整合各方面力量,重点对九合乡红光村和虬津镇宝田村的示范村庄高标准开展了全面整治,效果突出,在全县新农村建设评比中两个示范点均位列前五名。

在贫困村村庄整治中,永修县扶贫和移民办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在贫困村这样一个欠发达区域开展新农村建设,既要结合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又要考虑贫困村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集中人力和财力,才能使贫困村村庄整治出新貌。

第一,在整治建设过程中,永修县抓住村民主体作用这个支撑点,积极动员和鼓励村民参与建设的全过程,让村民真正成为村庄整治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和建设者,使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进度更快、效果更优。

第二,在资金使用上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建立整合“五个一点”筹资机制,即移民资金奖补一点,受益群众自筹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挂点单位帮扶一点,社会各界捐赠一点,力争使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第三,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作用,对贫困村村庄整治实施统一验收标准,确保整村推进资金的使用安全规范,村庄整治项目的实施高效到位,推进贫困村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

四、结语

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村庄整治工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扶贫部门的重要战略任务,江西省扶贫和移民部门必将本着做大做强“四大品牌”的坚定信念,更加深入地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建设和谐秀美新家园!

猜你喜欢
贫困村整治村庄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我的小村庄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村庄,你好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