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分层训练发展学生体能的研究①

2014-12-06 10:31陈泳亮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育锻炼分层

陈泳亮

(增城市荔城街第二小学 广东增城 511300)

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表明了学生在学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篮球押韵操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在第二阶段可以从篮球的基本方式,也就是简单的入门来对篮球进行训练,并可以加强对学生的锻炼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第三阶段,就应加强对学生篮球技巧的训练,加强学生对规则以及相应的裁判知识的了解,并进行相应的篮球活动与比赛。

1 体育锻炼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据相关的时间调查表明,适量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体制与健康,篮球分层训练的方式相对较为适合小学生的发展。

1.1 生理上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1)由于小学生属于长身体的阶段,所以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小孩的骨骼与肌肉的成长,促进心肺功能,也可以对呼吸系统、血液循环以及消化系统等等方面的身体机能进行强化,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育都起到良性效果。

(2)有现代的社会环境相对较差,污染较多,这也就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小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并容易在后天的影响下出现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而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小学生的体制,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疾病出现的几率。

(3)体育锻炼可以对神经系统进行改善,加强神经系统在人体活动的过程中的活力,加强判断能力,及时对问题做出反应,这也就加强了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保障机体生命活动较为正常,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1.2 心理上

(1)首先是由于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对人们紧张的情绪进行缓解,并逐渐的对心理以及生理的状态进行改善,加强精力集中。

(2)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可以将疲惫的心情进行改善,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学习的效率。

(3)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态,并将自身的学习成果以及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小学进行篮球训练的意义

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团队精神,而篮球的训练在体育活动中相对较为突出。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属于初期阶段,所以对技术性以及概念性的知识难以进行掌握,这就要求按照相应的韵律操来进行训练,是小学生对篮球的训练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却不适合用这种方式,由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相对较为稳定,模仿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尤其是对一些技术以及概念性的知识理解能力相对较好,这就要求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基础动作的训练,并进行相对较为简单的技巧训练,例如简单的传球、运球以及投球等等;在五、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区域稳定,在速度、耐力与力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团队意识也相对较强,这就应该加强团队的训练与技巧的训练。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入篮球训练,可以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身体的锻炼,加强学生身体的体质与协调性,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意志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团体意识。

3 研究的目标

3.1 形成篮球分层训练的操作模式

在小学要对篮球运动进行普及,就应该对小学生各个年级,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心理进行研究,并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组训练。就是通过以上几个阶段进行研究与明确,并定期组织相应的篮球比赛,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3.2 加强学生潜能的开发

新教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学生看做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的主要含义就是将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篮球的训练,开展篮球活动相对来讲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但学生的课堂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可以进行训练,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篮球技术学习,锻炼身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3 形成学校篮球分层训练的特色

由于小学校园进行篮球教学主要是在校园中挑选基础以及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培养,对其进行有效的篮球训练,并参加相应的比赛,在此基础上来加强篮球运动在校园中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并在这一基础上来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小学篮球分层训练发展学生的体能地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1)由于小学各个阶段篮球进行教学与训练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用的材料进行冲分得利用,并按照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也就要求对小学的篮球教学通过分层的方式进行训练。

(2)在进行篮球分层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小学生的体能进行研究与发展,尤其是小学生还处于长身体的过程,所以在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对学生各个阶段的体能进行研究,注意按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方案与计划,并对经验进行累计,使教学的方式趋于模式化的方向发展。

(3)在对小学各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师,应按照自己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案。

5 研究的措施

5.1 建立有效的制度

(1)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由学校的领导来制定相应的小组,对学生进行分化之后,有各个级别的体育教师来学生进行训练。

(2)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按照教材来实施教学训练,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考虑,在对训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超过学生的体能要求。

(3)建立相应的规范与制度,由于学校的篮球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应由相关的管理人员制定有关篮球运动的制度,并要求师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认真的对其进行落实,此外,还应定期招开工作总结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

5.2 训练方式

对学生进行训练主要是在体育课堂,这就要求在上课的时候,按照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基本动作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训练。同时也应在大课间对学生进行训练,督促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训练,来对技术进行巩固。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常态化的训练,首先是在体育课进行训练,由于体育课每周都有,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加入篮球方面的训练,例如简单的基本动作以及相应的篮球比赛等等方面的训练,这也是加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与技术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其次就是对课余时间以及课间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并对知识进行不断地巩固。(2)特色化的训练,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融入特色化的训练,简单的说就是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自主化的组建与制度化的管理,也就是将篮球运动进行规范化,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同时,还应该注重民主化,采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并制定责任制,有教师对学生的训练进行负责,这种方式相对来讲,较为适用于小学生的体制。

6 结语

由于新教改的逐渐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是强调加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将体育运动与实际的教学劳逸结合。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乐趣进行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1]黄永权.小学篮球分层训练发展学生体能的研究[J].理论研究,2012(8).

[2]乔秀梅.中小学体能促进理论与实践方案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体育锻炼分层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幼儿篮球运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