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2014-12-06 10:31单玉富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竞争利用

单玉富

(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 江苏南通 226600)

初中体育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近些年来,我国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数量在急剧增加,这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相关人士将心理素质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攻克内容。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更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应当重视起体育活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本文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为题,对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1 关注胜利法,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的优势点也不同。一些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面对体育学习则无从下手。对于一些没有较好身体素质的学生,他们对于体育锻炼具有明显的畏惧心理,不愿意参与到体育练习当中,担心因为表现不佳而出丑,对于自己没有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家庭情况的影响,因为家境问题产生自卑心理,认为事事不如他人,没有办法利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体育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现状面前,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利用胜利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具有成功体验。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为学生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任务,使学生稍做努力就可以完成,让学生找到体育学习中的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快速建立起来。另外,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与学生进行平等与和谐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利用激励的语言,告诉学生“你很棒”或者“老师相信你”等等,让学生对自己怀有信心。在胜利教学法的应用之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可以实现自我心理的调节,更加主动地融入到体育活动当中。这对于体育学科教学本身来说,也是一个良好的催化剂。

2 关注挫折法,培养学生承受力

承受能力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困难与挫折,学生需要用强大的心理去承受。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承受力进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在进行教学之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为学生安排一些困难与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安排障碍,使学生的性格得到磨炼。有效的批评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法,教师利用批评可以使学生心理可以承受的前提之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困难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将更多的外在要求加之在自己的学习行为之上,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鉴于学生的活动现状,为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更高的要求往往可以利用批评的方法进行传达。比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一位男学生跑了11s,就其平常的水平来讲,他可以跑到9s,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批评,使其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批评:我觉得你表现得还不够好,没有发挥出你平常的水准。今天跑出11s的成绩,最少比平时慢了2s,你自己找找问题和原因。面对教师的不满,学生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面对现实。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言辞的温和性。对于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指出问题所在。总而言之,利用挫折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3 关注沟通法,培养学生进取心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互动环节,教师利用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使学生利用最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来。另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生活态度,转变学生的生活观念。沟通法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教育法。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也是一样,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利用沟通法最为直接。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变化方向。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找学生进行谈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端正学习与生活态度。

比如在一个阶段的检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找那些检测成绩不太高的学生进行谈心。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就学生对于自己成绩的看法以及学生体育的心态进行聊天。一些学生反映自己对于成绩很失望,没脸进行体育学习。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而一些学生对于成绩满不在乎,认为体育是副科,可以不管不顾。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转变心理态度,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首先正确认识体育学科;其次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识到每一门学科的作用。只有这样在沟通法的应用之下,学生的心理素质才会得到提升。

4 关注比赛法,培养学生竞争性

竞争意识是当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之一,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才是很难立中于社会之中。体育是一种极具竞争性的项目,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赛法,来强化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在体育学习中加强对竞争意识的重视。体育运动之所以长久存在于学科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竞争本质。竞争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断追求进步。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之时,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或者竞赛,让学生建立起竞争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让时赛或者让距赛等等。

比如在进行长跑之时,教师可以规定同样的距离,哪位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则为胜者,胜者会获得一定的荣誉奖励。在进行比赛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对胜利的结果进行强调,使学生找到竞争的目标。这样学生在竞争胜利成果的吸引之下会更加关注体育活动。而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在一次次的比赛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与建立。学生具有竞争意识,会在每一个学科的学习之中不断进取,敢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5 关注练习法,培养学生顽强性

体育活动需要学生较强的身体素质,只有具有较多精力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在体育学习之中也是一样,学生进行反复练习,需要承受很大的身体疲劳。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体育练习中的疲劳,利用练习法让学生建立起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练习中需要忍受一些东西,只有将这些痛苦忍受下来,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会更加刻苦地进行体育练习,坚决地忍受身体上的痛苦。久而久之,学生会具有顽强的忍耐性,这种性格因素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长跑是一项极需要耐力的体育活动,在进行长跑之时,学生的身体会达到生理极限。教师要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告诉学生只要他们忍耐过这个极限,后面的路就会很轻松。当学生用实践验证这个真理之时,在第二次遇到生理极限,学生就具有能力主动进行忍耐与跨越。因此,顽强与勇敢、不怕困难等优秀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都可以在初中体育活动中进行培养。练习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突破。当代初中体育教师应当重视练习法的应用,在练习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指导与鼓励,让学生成为练习法的受益者,成为心理强大的新一代社会人才。

6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体育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全面培养是当代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从五个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来加强当代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视。在实践教学工作当中,利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万丛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2]白延斌.浅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J].中学课程辅导,2013(16).

[3]代峰.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3(8).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竞争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含扩散项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的数值模拟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感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