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12-06 10:31姚建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动作小学生

姚建

(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江苏盐城 224005)

小学生天生的活泼好动,而小学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说明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很高的兴趣,体育课成为了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只要小学生喜欢的课,他就会在课上主动的参与学习,所以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体育课还是以技术学习为主,教师把技术教给学生,学生被动的学习,无疑抹杀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助长了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依赖性,他们创造性的学习更是谈不上,所谓的情感体验更是无影的事。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切实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一任务的教学,真正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考虑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考虑运用哪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考虑教学步骤怎样设计更为合理;考虑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活动中各自的任务和相互的联系,并预设取得什么的教学效果。

1 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

体育的性质决定了与其它学科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体育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学生身体的亲自参与才能掌握知识技术,形成技能。所以,体育教学重点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学生的性格与体育特长,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尽量安排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有趣的健身体育,让学生在学习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也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淡化了技能的学习,所以那些高难的技术动作我们要创造性的进行改变,比如改变规则或者改变场地,甚至用其它的器材来代替。对技术动作上要降低动作要求,对接受能力的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另外,可以对加一些有趣的游戏规则,尽量多的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享受游戏过程,能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比如在高年级的跨越式跳高时,如果我们没有组织好,任由学生自己去练习,学生可能无次序去争抢跳高,弄得其他同学什么也做不成,但是学生的这种争先练习的精神是可取的,我们不防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改变教学方法,重新整队,不但不去批评学生,而且还要赞扬他们的这种学习的精神,组织他们比一比谁跳的不但高,更重要的是要跳得好看,但给运用好的同学打分,以让他们改进动作技术。这时,学生的动作规范了,练习有序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劲头上来了。

2 多“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要学生心中能产生问题,或者学生能跟着教师的问题思考去学习,那么,他们的自主性就有了。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问,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的多设计几个问题,并且以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动脑,通过在不断的思考中来掌握知识与技术。比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跑的更快?自己试一试”,这时候,学生们尝试起来,甚至有两三个学生在比赛。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与尝试,学生得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腿上要有力量,有的说腿要长,也有的说迈步要大,也有的说步伐要快等等。老师把学生的回答收集起来,进行总结分类:要想跑得快就要步频高、步幅要大。然后,把学生分成几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先是让学生尝试迈大幅的步,并不断练习,形成大步幅跑的习惯,之后再让学生在大步幅的基础上尝试加快步伐,这样步幅与步频提高了,跑的速度自然也快了。在这个例子中,老师就是以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的,他们能在围绕老师的问题展开自己的学习,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并实践尝试,在不断的实践中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自然也掌握了学习知识,解决老师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有了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自然提高。

值得老师们注意的是,体育课程标准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展示教学,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标准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权力充分的放给学生,让学生敢问、敢想、敢说、敢做、敢论,学生的这些积极表现就是进入良好的自主学习状态的。体育教师们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要把自己思考强加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学习的形成都是一个从分散到完整的过程。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的相法讲给老师听,着重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课堂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3 运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特别是理论知识与讲解动作概念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每次课上学生都是被动的听,没有兴趣可言,学生也不动脑就可以得到教师那里的答案,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很多可用的资源都被放置起来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老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体育资源,把教学内容安排的丰富多彩,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很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多的改革,比如说,在教学方法上经常会采用如群体训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同学互相帮助法、师生共同学习法等等,这些方法的特点是都有了学生的参与,突破了以往教师刻板讲授、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这些方法都是学生乐于授受的,而且灵活,学习不受很多方面的限制,更为自由。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并不需要把正确答案直接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掌握要领、寻找答案,这种启发式学习模式这应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比如在学习“蹲踞式跳远”时,我曾经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先是让学生自由的尝试跳远,只要学生能跳起来并具有一定的远度就可以。然后教师找出几位不用教就自然跳的好的学生进行稍微的辅导,在以前的基础完善自己的动作,再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生的动作,激励他们能不能向这些特殊的学生学习,并告诉全体学生这优秀学生的跳远的优点是动作好看、跳得远,接下来,让这些好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中进行指导其他学生的跳远,并示范给其他学生。这样,全体同学有了学习的榜样,在他们心里明白,并不是只有老师可以跳出好动作,他们的榜样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跳得好、跳得远。

4 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技术

我们的体育教学通常不会让学生探究,认为体育学习不需要探究,实则不然,在体育学习同样也需要学生有探究性的学习。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们有自己的方法、方案,在老师的监督下给以正确的指导,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都要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研究,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学生创新性学生的表现。比如:在学习排球的垫球学习时,有的学生老是垫歪,教师让他们找出原因,找原因可以通过观察,请求老师的指导,也可以多次性尝试,只要他们积极去做就给以表扬。当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要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与监督,否则他们可能会走弯路而一节课也没有探究出问题来,也有的学生趁这个机会在偷懒,也可能他们的探究之路本来就不正确,这时候教师给他们以启示,引导他们走向更为科学、更为方便的路。探究是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老师们提出了教学上的更多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教师在体育课上,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课堂要有趣,吸引学生参与,在参与中提高自主意识。

[1]江典在,王小琴.关于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2]黄小波.基于网络环境下体育自主学习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6).

[3]包立勇.体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0(13).

[4]庞卫华,周学荣.体育自主学习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7(1).

[5]刘云娜.体育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0).

[6]曹娟.浅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内江科技,2011(6).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动作小学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动作描写要具体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我是小学生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