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系统的引入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2014-12-06 10:31李婷艳皮凯亮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排球比赛鹰眼触网

李婷艳 皮凯亮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2013年在日本札幌举行的女排世界大奖赛总决赛,是鹰眼系统首次出现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揭幕战中,郎平挂帅的中国女排迎战塞尔维亚队。比赛进行到第三局,当中国队8∶2领先时,塞尔维亚队对自己栏网触碰标志杆提出异议,在排球比赛历史上首次挑战鹰眼,经过回放系统的判断,裁判改判塞队得分。中国女排在本场比赛中也挑战成功一次。鹰眼系统在大奖赛总决赛的全面使用,各队伍对挑战鹰眼系统进行了尝试,为这次比赛带来不少看头。纵观整个赛事,鹰眼系统的引入对比赛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今后排球运动的发展同样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 鹰眼系统的原理

鹰眼又称即时回放系统,由英国的保罗·霍金斯(Paul Hawkins)发明。它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十分精密。这个系统由8个或者10个高速摄像头、4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首先,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其次,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次,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这个过程所耗用的时间不超过10s。

2 鹰眼系统对排球运动的影响

2.1 鹰眼系统对排球运动的正面影响

2.1.1 体现了排球运动儒雅、高贵的特点

排球运动属于集体隔网对抗性项目,虽然在小小的场地上有12个人进行比赛,但双方队员之间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队伍技战术水平的快速发展,高水平男排运动员跳发球和扣球速度可快达120km/h。由于球体圆,排球场边线只有5cm,有时候肉眼很难判断快速下落的球体是否压线;球网附近双方队员起跳争球时的触网犯规及触球先后顺序都不好判断;后排进攻的时,当有队员倒地或有阵型移动也容易出现阻碍裁判员视线的情况,从而导致误判,造成队员情绪波动,争议不断。借助鹰眼系统可以完全避免裁判员的视线错觉,避免双方因球体落点、触网犯规、后排进攻是否踩线等产生争执或过激行为,使运动员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技能,激情饱满的进行比赛,让教练员更加认真地布置战术而非与裁判员无休止的口角争执,使比赛更加和谐、精彩,体现出排球运动儒雅、高贵的特点。

2.1.2 裁判员精准判罚的辅助工具,确保争议球的准确性

鹰眼系统首先在网球赛事中运用,它的出现极大的帮助了裁判员的准确判罚。鹰眼出现在排球比赛之前,第一裁判员只能借助司线员的帮助,根据自己的肉眼观看以及主观判断来进行判罚。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愈发激烈精彩,裁判员以及司线员有时候也容易被比赛吸引从而走神影响对死球的第一时间判断,犹豫不决,甚至出现无法判断的情况。对于一些网前触网、后排进攻踩线、球的整体到底有没有高于球网、边线球是否有压线、还有标志杆附近的球等等情况的判罚,很容易引发双方队员的争议。这些不可控现象致使裁判员判罚困难,导致出现误判、错判也是习以为常。引入鹰眼系统之后,裁判员就可以借助鹰眼来解决争议球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判罚的准确性。

2.1.3 提高裁判质量,杜绝黑球、假球现象

排球比赛的自身魅力是裁判员具有独裁的权力,排球比赛的诟病也是裁判员有独裁的权力。排球第一裁判员对比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上职业赛的飞速发展,在各个赛事中都有出现黑球和假球的现象。为了利益,有些裁判就不惜违背体育道德对某些球队进行偏袒,左右胜负。这显然不符合规则中对“所有参赛者的公正一致”的要求。有了鹰眼的监控,使运动员挑战判罚终于不再是一场空,这也就是说裁判员不能像之前那样完完全全的拒绝运动员进行独裁,有助于提高裁判质量。鹰眼系统是个无情的“机器人”,它不会出现像裁判员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比赛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杜绝黑球、假球现象,使排球运动得到健康发展。

2.1.4 有利于电视转播,让比赛简单易懂

鹰眼技术引入体育赛事最初的目的就是方便电视转播。然而排球比赛很少有电视转播,主要原因是电视台不好排档节目以及插播广告,观众对于有些判罚也很模糊。电视转播中应用鹰眼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观众的现场体验,还可以给观众呈现精彩画面,同时也方便评论员的解说和评论。纵观正式排球比赛中,除明显的界内界外球,赛中裁判员突然鸣哨、中断比赛时有发生。观众对于裁判员中断比赛的原因不明不白,例如出现位置错误、触网犯规、后排进攻性击球犯规、打手出界等,这些裁判员响哨依据观众一般很难看出来,导致比赛在大众眼中失去生命力和观赏性。鹰眼的引入,可以在裁判哨响后及时呈现犯规画面、球的落点高清图。有助于提升观众的观战体验,理解比赛,真正融入比赛。

2.2 鹰眼系统在排球比赛中使用存在的问题

2.2.1 造价昂贵

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公司掌握鹰眼技术,只能从国外引进,而引进代价则十分昂贵。例如2006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就花费了20万美元租用鹰眼技术;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引进“鹰眼”技术,这套设备就是从波兰运抵札幌的。面对高昂的价格,不可能每一次赛事每一块场地都使用鹰眼系统,这就导致服务的不均衡性。受关注不高,吸金能力有限的排球运动在使用鹰眼系统的道路上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2.2.2 挑战鹰眼的局限性

对于挑战“鹰眼”的相关规程,国际排联列出了“鹰眼”系统负责的争议范围:判断球是否出界;判断运动员脚是否踩线;判断球是否打到标志杆;判断是否触网;判断球是否打手。根据规定,只有各队队长可以提出挑战,每队在每局有2次挑战机会,挑战成功不计入2次机会之内,失败则减少1次机会。各队挑战“鹰眼”必须在该回合结束5s之内向主裁判提出,然后由第二裁判与技术台一起观看录像回放,运动员和教练员不得观看录像回放,赛场大屏幕也不会播放录像回放。如果超出5s提出申请以及提出不在“鹰眼”负责的5种情况下的争议,裁判员不予受理,且视为干扰比赛,可以出示黄牌警告队长。由此看来,挑战鹰眼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局限性,只有队长有权利挑战,挑战球的回放录像并不公开,每队每局只有2次机会,最终的判罚权还是在裁判员手中。

2.2.3 影响裁判员执法心理

鹰眼的引入让整个排球比赛变得在“机器人”的监视下进行,这势必会对裁判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如果一方球队挑战鹰眼,无论挑战成败与否,都会不可避免的使双方队员产生情绪干扰,这无形中会影响裁判员在接下来比赛中的判罚;挑战鹰眼还会让裁判员对自己的判罚产生怀疑,自信心下降;鹰眼的使用让裁判员对比赛的判罚不再那么独裁,权力受限,受重视程度下降,同样会给裁判员带来不少心理影响。

2.2.4 破坏了比赛的流畅性

排球比赛中局胜是以分数来定,但整个比赛是在严格按照规定间歇时间进行的。为了控制比赛节奏,减少人为中断,让比赛更加紧凑、完整。新规则中实行快速换人、放宽触网犯规与过中线犯规的尺度。排球比赛中间断少,来回球次数增多,比赛更加精彩,电视转播效果提高,大众体验比赛带来快乐的需求得到满足,使关注和参与排球运动的人口扩大,延续了排球运动的魅力。引入鹰眼系统,双方运动员对裁判的判罚正当提出争议,比赛录像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播放录像,精彩激烈的多回合对抗突然遭到破坏,有一些精彩扣球和精彩扑救也许还会变得无效,影响比赛的流畅性,观众观看比赛的热情容易刚被激起就被熄灭。

3 结语

在排球比赛中引入鹰眼系统有利也有弊。站在竞赛的角度上来看,运用鹰眼系统的利大于弊。造价昂贵的设备本身就是在大赛中为竞技体育服务的,竞赛它不讲情面,为了公平、公正比赛,建议在今后的排球大赛中普及鹰眼系统,起码对电视转播是有好处,有利于推广排球运动。

[1]鲍强.鹰眼技术在高水平排球运动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11.

[2]杜宁.高水平排球赛事引入鹰眼系统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65-67.

[3]黄道名.论鹰眼系统对网球运动竞赛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8):52-54.

[4]李志中,林波萍,张智.鹰眼系统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1):82-84.

[5]钱来,邹玉化.论“鹰眼”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100-102.

猜你喜欢
排球比赛鹰眼触网
山西河津:新型农民“触网” 特产俏销他乡
6400万鹰眼变焦四摄realme X50 Pro 5G智能手机
猎击精英:鹰眼
论排球比赛中的节奏控制
排球比赛中技术动作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分析
试析影响排球比赛水平发挥因素的心理训练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足球鹰眼亮相体博会
鹰眼二型多旋翼无人机
鑫元基金触网发行第2只分级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