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性别收入差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014-12-09 07:38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因素差异职业

周 凡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甘肃兰州730000)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呈现出少有的繁荣景象,这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中国经济奇迹。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性别收入差异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晚清末年,中国就开始了妇女解放运动,致力于妇女的解放事业,力求男女平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女性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职业发展机遇。那么,我们是否实现了妇女的解放,实现了男女的真正平等呢?可以看到,在当下的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性别分层现象。男性与女性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男性却会获得相对较多的报酬,女性难以进入某些被视为是“男性的工作”,两性之间存在性别收入差异,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西部地区地处我国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风俗文化也和东部地区存在差异。自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就启动了西部大开发这项政策。经过十多年的时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部地区得到了许多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东西部经济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东西部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探讨西部地区性别收入差异的现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西部地区的情况,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以往有许多关于性别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对性别收入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是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或是探讨城乡之间的性别收入差异,很少有研究针对西部地区,而本文就是立足于西部地区这一特殊的地域,探讨西部地区的收入差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的是“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2进行分析,相对于全国范围的调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一、文献回顾

本文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和新疆等12个省区市,是中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多个居住在西部地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1]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总面积为538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1.67%。[2]西部地区有着不同于东部的独特经济、文化、社会特征,研究西部地区性别收入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男女平等的进一步实现具有推动作用。

关于性别收入差异的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涉猎较多,大致分为三种。

1、人力资本理论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Walsh在其著作《人力资本观》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对个人的教育费用及个人收益进行比较,对教育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3]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劳动者的个人特征,认为女性在人力资本(如教育、技能或经验等)的投入比男性少,因而性别的收入差异正是体现了对不同人力资本投入所支付成本的补偿[4],即工资是对个人人力资本投入的一种回报,而回报的差异反映了投入的差异。已有的研究都肯定了人力资本各维度对性别收入差异的解释力:Wellington发现个人的资历和就业状况对美国白人收入性别差异的贡献率在1976年为37%,1985年为42%[5];李春玲、李实认为人力资本因素较好地解释了改革初期男女收入差距的扩大[6];王天夫等的研究发现两性间的收入差距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缩小,女性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收入就比男性多增加1.5%[7];吴愈晓、吴晓刚的研究表明除年资以外人力资本的其他因素(教育年限、管理资质和技术专长)对收入有正向的影响。[8]

2、职业性别隔离

职业性别隔离这个概念最早是由Gross在1968年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指男女工资差异并不仅仅因为对同一职业中女性的歧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性别职业的分布不同。职业的性别隔离理论则着眼于结构性因素(职业的性别构成),并进一步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根据这种观点,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收入低于男性主要是因为职业的性别隔离。[9]虽然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女性选择低收入的职业是一种为了平衡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的理性行为,而不是一种性别歧视,但这种观点已经被一系列研究所否定。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即使控制了个体的人力资本因素以及职业的特征之后,职业的女性比例与职业的平均工资之间仍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个职业的女性比例越高,其平均工资则越低。[10]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女性为主的职业是受到歧视的,它们工资水平低不是因为它们所需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比较低,而是因为它们的“女性职业”标签。[11]

3、统计性歧视理论

统计性歧视是指歧视的来源是统计性偏见,它可以被看成是在员工甄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由于与生产率有关的可观察到的个人特征并不能对求职者的实际生产率提供准确的预测,而企业需要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当它们试图对求职者的生产率进行评估时,往往会利用求职者所属的特定群体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来进行判断。即,把某个群体拥有的特征看作是该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具有的特征。[12]Thurow结合男性和女性工作可能性的差异来解释统计性歧视,认为即使在大量女性都愿意终生从事全职工作的情况下,由于雇主事先无法判定哪个个体愿意终生从事全职工作,通常会基于男性的平均劳动供给明显高于女性这一经验特征,从而在雇佣过程中雇主会优先考虑男性,并为男性提供较高的工资,导致愿意终生从事全职工作的女性受到不公正待遇。[13]在这种情况下,雇主的这些做法体现了雇主的“理性选择”原则。

二、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边燕杰教授主持收集的“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变迁调查”数据,该调查涵盖西部十二个省份,最后获得10947份有效数据。包括陕西、四川、青海、云南、甘肃、宁夏、广西、新疆、西藏、贵州、内蒙古以及重庆。本研究在此数据的基础上,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性别收入不平等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1、变量及其操作化

表1 变量描述

本研究以性别、是否结婚、政治资本(党员/非 党员、干部/群众)、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户籍因素(城市户口/农村户口)、民族(汉族/少数民族)、职业类型(工作单位)、态度变量(男女应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一个家庭的大事应该由丈夫拿主意)作为自变量,考察它们对于因变量收入对数的影响。

1、描述统计

表2

表2依据性别对所有的变量的均值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男性的收入要高于女性,性别收入差异存在。

我们界定党员=1,非党员=0,由此可见,男性中党员的数量远大于女性。女性担任干部的数量也大大少于男性,性别之间的政治资本情况也存在差异。

男性平均的受教育年限是8.34年,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54年,男性受教育的水平普遍高于女性。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十分认可男女应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观点。男性和女性也都较为同意“一个家庭的大事应该由丈夫拿主意”这一观点,但对这一观点的认可程度明显还要低于对“男女应该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观点的认可程度,而且男性更认同“一个家庭的大事应该由丈夫拿主意”这一观点。

3、分析探讨

为了能够清楚的分析性别对于收入差距的效应,以及这一效应怎样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嵌套模型。

模型1:(基准模型)性别

模型2:性别+婚否

模型3:性别+婚否+政治资本

模型4:性别+婚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

模型5:性别+婚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户籍因素

模型6:性别+婚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户籍因素+民族

模型7:性别+婚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户籍因素+民族+职业类型

模型8:性别+婚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户籍因素+民族+职业类型+态度变量

从基准模型到接下来的八个模型,依次加入年龄、婚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户籍因素、民族、职业类型、态度变量八个因素,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观察各个变量对于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模型的因变量是收入对数。

通过对八个模型的R2的值和根据个案数对其进行调整以后的值分别进行计算,发现各模型的R2的值和根据个案数对其进行调整以后的值差异不大,说明数据受个案数影响较小。对8个模型进行了ANOVA检验,发现8个模型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说明回归直线有意义。

通过对8个模型加入不同变量后的B值进行比较,发现:

性别的B值为0.365,说明西部地区男女的收入确实存在差距,男性的收入要高于女性。

是否结婚对于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是负的,也就是说,结婚以后反而能够缩小男女之间的收入差异。加入是否结婚这一变量以后,性别的B值变小了,这说明结婚确实使得性别收入差异变小了。

加入政治资本因素的影响之后,性别的B值进一步变小,说明政治资本对于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也是反向的。但是是否是党员这一因素的B值达到了0.516,说明这一因素已经十分明显的影响到了收入差异。

当加入人力资本即教育年限这一变量时,B值继续缩小,此时性别的B值已经降到了0.278。

户籍因素的B值为-0.654,当纳入户籍因素之后,性别的B值迅速增大至0.349,也就是说,城市地区的性别收入差异状况相较于农村要好。户籍因素非常显著的影响到了性别收入差距的状况。

民族因素的B值为0.045,且对于性别B值的影响很小,说明民族之间的性别收入差异状况并没有存在太大区别。

职业因素即您目前工作的单位或公司的单位类型对于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也不大,加入这一变量后,性别的B值缩小了。

态度变量,即“女性和男性在今天应该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一个家庭的大事还是应当主要由丈夫拿主意”对性别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极其微弱。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西部地区性别收入确实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一问题亟需我们重视和解决。西部地区为什么会有性别收入差异的现象,这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因素都有关系,本文依据“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变迁调查”的数据,将是否结婚、政治资本(党员/非党员、干部/群众)、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户籍因素(城市户口/农村户口)、民族(汉族/少数民族)、职业类型(工作单位)、态度变量(男女应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一个家庭的大事应该由丈夫拿主意)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考察它们对于西部地区性别收入差异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1.结婚以后,男女的性别收入差异有所缩小,但这并不能说明因为结婚后男女就能获得同等的经济地位。已婚的男女性别收入差距较小,这可能是因为结婚以后,男女会把经济收入算作是夫妻的共同收入,而不会详细划分这一收入是由丈夫工作所得的还是由妻子工作所得的。

2.政治资本极大的影响着性别收入差异。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男性中党员的数量远远大于女性中党员的数量,男性担任干部的人数也远远大于女性担任干部的人数,女性的政治资本相对于男性来说要少。我们的结果显示,是否是党员正向影响着性别收入差距,也就是说,男性中党员的数量相对女性越多,男女收入不平等越严重,但是否担任干部这一因素却负向影响着收入差距,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3.教育有助于缩小性别收入不平等。目前社会中仍存在着男女受教育程度的机会不平等的问题,而这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能获得多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育水平。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崔曼等人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14]。”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投资力度,特别重视解决女童失学、上学难等问题,关注女性的受教育问题。

4.西部地区农村的性别收入差异状况较为严重。随着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变化导致农村内部劳动力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重新配置,但性别收入差距却并没有因此缩小。农村女性在高报酬劳动机会的获得方面仍然落后于男性,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要规范劳动力市场,减少工资报酬和工资就业机会方面的性别歧视,这对于提高女性的收入水平增加女性的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15]

影响性别收入差距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只选取了其中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性别收入差异现状较为严重。而中国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然不能忽视性别收入差异的问题。关注西部地区的性别收入差异问题,既要立足于西部地区特有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又要考虑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性别收入不平等现象。解决性别收入差异问题,缩小性别收入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50.

[2]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9):603.

[3]Walsh,J.Capital Concept Applied to Ma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35,(2):255-285.

[4]Becker,G.S.1993/1964,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Wellington,A.1994.”The Male Female Wage Gap among Whites:1976 and 1985.”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9.

[6]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2).

[7]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J].社会学研究,2008,(2).

[8]吴愈晓,吴晓刚.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社会学研究,2009,(4).

[9]Reskin,B.&P.Roos 1990,Job Queues,Gender Queues.Chapter 2.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0]England,P.1982,“The Failur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to Explain Occupational Sex Segregation.”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7.

[11]Treiman,D.J.&H.I.Hartmann(eds.)1981,Women,Work,and Wages:Equal Pay f or Jobs of Equal Value.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2]Arrow,Kenneth.Gender and Jobs:Sex Segregation of Occupation in the world[M].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1973.

[13]Thurow,L.Generating Inequality:Mechanisms of Discrimination in the U.S.Economy[M].New York:Basic Books,1975:155-181.

[14]Zhong Deng and Donald J.Treiman.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Vol.1031.

[15]畅红琴.中国农村性别收入差距变化趋势:1993、1997和2006[J].人口与发展,2009,(15):5.

猜你喜欢
因素差异职业
相似与差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解石三大因素
找句子差异
职业写作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我爱的职业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