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2014-12-11 22:39南山
今日海南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海南

□南山

今年海口的元宵“换花节”适逢西方的情人节,元宵、换花、情人三节交汇,鲜花满街,人流如海,盛况空前,有50多万人参加了“换花节”活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首次对“换花节”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让全国人民领略了海南“换花节”的魅力。而以“真诚、友爱、祥和、幸福”为主要元素,以传统民俗文化项目、海南民族特色节目、广场艺术表演项目、健康运动项目、雕塑花灯展示项目等为主题的海口第九届万春会,也于当晚圆满落下帷幕。

民俗是海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是海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深地扎根于民众之中。许多活动看上去互相独立,实际上一脉相承。将民俗文化资源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相融合,对于发展海南先进文化,传播区域文明,促进海南绿色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也是生产力。海南民俗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征。譬如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海南军坡节,就有挖掘的潜力。军坡节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为祭祀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全省现有51座洗太夫人庙,每年都开展隆重的祭祀活动。军坡节期间,乡民兴高采烈,抬着属于自己的峒主公偶像,自发集会,“装军”演戏,组织秧歌队、舞狮队,模仿冼太夫人当年出兵仪式,两军对垒,起舞欢歌。一些地方还会仿制当年冼太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家家户户吃芋头、番薯、葱等农作物,以求得做事稳妥,长命百岁。背井离乡的外出打工乡民,借此机会烧香求符,保佑发财,家庭和睦,外出平安。所谓“吃军坡”,更凸显了美食在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家家户户杀猪宰鸡,喜宴宾客。不管认识与否,来的都是客,一派天下大同景象。整个活动就是一个大集市。商人们会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备足货源,倾力推销,广纳钱财。《琼山县志》记载:千百年来,“数百里内祈祷者络绎不绝,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由此可知,军坡节自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活动。定安县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申报“定安军坡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主打项目是“装军”、“钢钎穿腮”、“过火山”、“上刀梯”等表演。通过军坡节展示定安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优良品质。这就抓住了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再鲜活的生命都惧怕岁月这把杀猪刀。民俗文化不创新,不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就会陷于低层次的自娱自乐,永远长不大,飞不高,走不远。

春晚演出30多年,之所以能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就在于善接地气,不断创新。海南的深度游、农家乐,都绕不过民俗文化。游客看惯了都市奢华,更愿意一睹原汁原味的海南风采。民俗都有其局限的一面,因此,民俗资源不仅要整合,还要努力创新。民俗活动商业化的过程,也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的过程。

府城换花节源自过去元宵换香的习俗。换香容易引起火灾,不安全,于是与时俱进发展成换花,内容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换花又演变成人们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情感与情人节的相撞,必然产生叠加效应。而今年的元宵“换花节”,还加入了易信、微信、网络等新元素,使得一个地方传统的民俗活动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并进行现场直播,这对海南是巨大鼓舞。传统民俗只要与时俱进,就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相信,经过精心打造,诸如换花节、军坡节、三月三,万春会,都可以成为海南旅游的名片。

民俗文化创新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扶持之手该出手时就应出手。

民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如挖掘整理民俗文化资源、策划包装民俗品牌形象、开发宣传民俗旅游产品、制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等。经过引导、策划、开发、包装、运作,才能使海南的旅游产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海南很多民俗活动,规模大,参与人多,持续时间长,无形中就是一个平台,聚集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商家对之趋之若鹜,其中商机无限。政府无需投入经费,只要因势利导,用市场的手段管理市场,所有的商家可以入场,所有的花灯可以冠名,所有的条幅广告可以招商。海南如能在筹办这一类民俗活动中创造新模式,前景不可限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民俗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旅游的精髓。民俗文化一旦被赋予时代新意,一定能绽放出更加炫丽的花朵。海南坐拥丰富的民俗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海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怀念海南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