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米勒之悲剧:表象与现实的不一致

2014-12-11 13:56孙慧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温特伯恩黛西

孙慧

(苏州大学)

黛西·米勒之悲剧:表象与现实的不一致

孙慧

(苏州大学)

《黛西·米勒》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本文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探寻黛西之死的原因。各个人物的相同点是都只关注黛西表面的“放肆”、“不得体”行为,都没有试着去真正了解黛西,揭开她天真、善良、不谙世事的性格本质。笔者有理由认为亨利·詹姆斯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警醒世人,凡事切不可只看表面,听信谣言,一定要深入了解过之后才能下结论,否则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黛西·米勒》 亨利·詹姆斯 表象与现实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早期交替生活在美国和欧洲,作品多数描写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碰撞与冲突,集中体现这个“国际主题”的早期作品 《黛西·米勒》(Daisy Miller, 1878)便是其中之一。这部中篇小说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极大反响,迅速打响詹姆斯作为小说家的知名度。小说女主人公黛西·米勒的悲剧结局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讨论,已有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从道德冲突、文化错位等角度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笔者发现小说里各个人物只看到了黛西性格的表面以及这种性格下的所作所为。他们把黛西想象成自己社交圈里的一员,即对欧洲文化及社会规范有相当了解和经验的人。他们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揭开面纱,发现黛西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性格本质。黛西的叛逆并不是基于她对欧洲国家社会规则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还有意识地无视它们,而是她被限制在她仅有的经验范围内,她不愿意为了取悦一个她不属于的文化而改变自己自然不做作的处事方式。小说中的人物都没有看透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这是黛西悲剧结局的根源所在。

一、天真烂漫VS辨识力差

《黛西·米勒》中的男主人公温特伯恩是在瑞士小镇韦维的旅馆花园里第一次遇见黛西的,他立刻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比这位美丽的女同胞更加漂亮的相貌特征了——她的肤色,她的鼻子,她的耳朵,她的牙齿”(7)。但是,也是在第一次见面时,温特伯恩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冉道尔夫少爷的姐姐很可能有些轻浮。”(8)后来,黛西兴高采烈地谈及自己在美国的生活:“我在纽约有很多社交来往。去年冬天人家为我举办了十七次晚餐会;其中三次是男主人举办的。我在纽约的朋友比在斯克内克塔迪还要多——男朋友多一些”,“我一直和许多男人来往着”(11)。可怜的温特伯恩从来也没见过一个年轻姑娘这样表白自己,多少感到有些迷惑:“这些和男子经常交际的漂亮姑娘都是这样的吗?她会不会是个别有所图,胆大,放肆的年轻人呢?”(12)在这件事上温特伯恩已丧失了他本能的判别能力,他的理智也无能为力。最终,他“把黛西·米勒小姐当做个轻佻的姑娘——一个美丽,轻佻的美国姑娘”(12)。

认识了两天以后,黛西和温特伯恩两人去了锡庸城堡。对温特伯恩来说“他们的小小旅行颇像是一个越轨行动——一种冒险行为”(30),然而黛西“显然并没有激动;她没有感到惶恐;她既没有避开他的目光也没有避开别人的;她对他看时既没脸红,别人在看她时也一样”(30)。在19世纪的欧洲,单生男女是不可以在公共场合谈笑风生的,尤其是女生,这会有损女生的声誉。因此,黛西的举动让温特伯恩觉得她很“粗俗”,虽然与此同时他也很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时光。到了城堡之后,温特伯恩发现黛西对封建的古迹不大感兴趣,而是总“找许多借口问温特伯恩一些有关他自己的这个那个问题——他的家庭,他以前的历史,他的兴趣所在,他的习惯,他的各种打算——同时也提供有关她自己性格的同类要点。”(32)。黛西还说“她希望温特伯恩和他们一起旅行,和他们一同“到处转转”(32)。明眼人都看出来黛西此次出行并不是真的想游古堡,而是想多了解温特伯恩,也让他更了解自己。在黛西得知温特伯恩第二天就要离开时,她极力挽留,可是温特伯恩说他有约会,必须回到日内瓦。这使得黛西认为他急于要去见的一定是个神秘的、迷人姑娘,并立刻挖苦温特伯恩,还向那个姑娘开火。很显然,黛西是喜欢上温特伯恩了,对于他的突然离开感到很不舍,也很不安,而“一向擅长观察女人”的温特伯恩却没有察觉这一点,只是允诺黛西他冬天一定去罗马看她。

一月底到了罗马后,温特伯恩从姑母口中得知了黛西被六七个漂亮的胡子包围着的消息,这使他恼怒,暂时遏止了自己马上想去看黛西的冲动。随后,温特伯恩去拜访了沃格太太,却不巧偶遇了黛西一家,并

被黛西邀请去送她见一个意大利朋友。温特伯恩无法理解黛西“为什么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暴露自己,让行人向她注目”(43)。但是温特伯恩一面烦恼一面又高兴,横下了心,绝不把黛西送到乔万尼利先生手上。在见到乔万尼利先生后,温特伯恩极力批评他,说他是个伪装的高尚男子。可是黛西很明显不同意他的观点,这使得温特伯恩又重新纠结于她是不是好姑娘的问题上来:“就算她是个小小卖弄风情的美国人,好样的姑娘会去和一个可能是个下流的外国人约会吗?”(46)温特伯恩脑中此时充斥着各种想法,“不可能认为她是个行为端正的年轻姑娘,她缺乏某种必要的矜持。因此如果能用传奇作家所谓“放荡”的感情去对待她,事情就简单了。“但是黛西在当前的处境下继续表现自己是一种莫测高深的放肆和单纯的结合”(46)。

之后,黛西和温特伯恩有过几次不愉快的谈话,但这些并没有使温特伯恩灰心,他还是在别人批评黛西不得体行为时,站出来为黛西说话。此后,在黛西和温特伯恩的一次交谈中黛西开玩笑地说她已经订婚了,后来看温特伯恩竟然相信她的话,她又改口说她没有。一个礼拜后,温特伯恩在古罗马圆形剧场内又见到了黛西和乔万尼利先生。在那一刻,温特伯恩有些吃惊,同时也感到如释重负”,他终于意识到“这位年轻小姐值不得一个男子汉的尊重”。后来大家对黛西午夜在罗马广场会见意大利男子的事情议论纷纷,而温特伯恩“意识到那个卖弄风骚的美国姑娘给下流的仆从们“议论”这件事已不会使他感到十分遗憾了(71)。后来黛西染上了罗马热,病倒了,温特伯恩去探听消息,遇见了太太,得知黛西并没有和意大利人订婚。一周后,黛西去世了,温特伯恩为她送葬时遇到了乔万尼利先生,从他口中得知黛西的清白,他为此对于自己之前错怪黛西感到很自责。如果温特伯恩更了解黛西一点,更懂得黛西对他的情意,而不是一直纠结于黛西是否天真、纯洁,也不是一听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摇摆不定,改变自己对黛西最原始的看法,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二、不谙世事VS久经世故

黛西是典型的天真的美国女孩,到了欧洲后自己仍旧我行我素,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社交,尤其喜欢结交男性朋友的习惯在欧洲人眼里是多么不得体。她对这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有的只是无比的热情,却缺乏必要的了解。相比之下,考斯泰洛太太本就是美国贵族,又在欧洲生活多年,说她是久经世故毫不为过,她对于黛西一家这样的“新兴暴发户”肯定是看不顺眼。所以如果说温特伯恩是导致黛西悲剧结局的最直接因素,那么考斯泰洛太太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悲剧的催化剂。“考斯泰洛太太是个很有钱的寡妇;是个很有地位的人”(16)。当温特伯恩第一次向她提起米勒一家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十分粗俗;对这样的美国人我们的责任是不——不予理睬”,“他们待那个服务员就像是个极熟的朋友——当他是上等人”(17)。“温特伯恩很感兴趣地听着这样一件事一件事的揭晓。这使他对黛西小姐形成了一种看法。她显然有点不守规范”(18)。此处不难发现,温特伯恩对于黛西的看法是基于他姑母的描述之上的。后来,温特伯恩在和他姑母交谈的过程中,也承认黛西“完全没有教养,但是她非常漂亮”(18)。温特伯恩后来告诉姑母自己要和黛西去锡庸古堡,他的姑母说“这个女孩有多可怕”(18)。考斯泰洛太太最后还给温特伯恩一些建议:“你最好不要和像你所说的这种没教养的美国小女孩打交道。你已经离家住得太久了,你一定会铸成大错。你太天真了。”(19)考斯泰洛太太对于黛西的反感显而易见,可其实她从没有真正认识黛西,她一切的观点都来自于道听途说。而她的偏见也一开始就给温特伯恩打了一剂预防针,让他对黛西的看法有所偏颇。

温特伯恩在日内瓦收到姑母从罗马的两封来信,其中提到了黛西“那位年轻小姐和几个第三流的意大利人也很亲密,她和他们热烈往返,已经引起许多议论”(35)。温特伯恩到了罗马后,考斯泰洛太太又告诉他一些有关黛西的新闻,“那个姑娘独自一人和那些外国人在街上游荡。她已经结识了六七个专门追求女财主的罗马人,带着他们到处串门。她每到一处约会都带上一个风度翩翩、留着一撇漂亮胡子的男客”(35)。她还补充说道:“他们真是粗俗到家了,粗俗到家是否就是坏,这是一个需要玄学家来解决的问题。他们至少坏到使人厌恶;生命本来很短促,这就够受的。”(36)这些评价暂时浇灭了温特伯恩马上想去看黛西的冲动,也让他开始怀疑黛西可能这段时间早已忘了他,心有所属了。考斯泰洛太太的这些言论看似只是她的一家之言,可是对于辨别力差的温特伯恩来说这无疑是更加深了他对黛西的误解。

当考斯泰洛太太和温特伯恩谈及黛西和那个小个子意大利人时,她断定黛西“在和那小小理发馆里的发型模具搞不可告人的关系”(59),还断言“保险她随时都会告诉你她已经订了婚”(60)。这些话让本就摸不清黛西对自己的感觉的温特伯恩更怀疑黛西的纯洁。在之后两次三番地撞见黛西和那个意大利人在一起的时候,他终于选择相信姑母的话,相信其他所有人的话,“看清”了黛西,也不再为别人讨论她而担心。

三、无知VS无所不知

黛西显然是对欧洲的文化风俗不太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知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只是和男性朋友在街上聊天就会招来那么多人的非议,更不会料到后来大家都不搭理她,完全切断和其的来往。相比之下,沃格太太之前在日内瓦生活过多年,对于欧洲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当黛西请求温特伯恩送她去见乔万尼利先生时,沃格太太当下没说什么,可是没过多久她就乘马车去街上找黛西他们了。她先是对温特伯恩说“这实在太可怕了,这个女孩子不能做这样的事。不能容许她和你们两个人在这里散步。注意她的人足有五十个了”(47)。沃格太太脸色绯红,情绪非常激动地说“不应该让这个女孩子毁了她自己”,“她真是疯了”(47),她的建议是“请她上车来,让她在这里乘车转半个小时,给大家看看她没有完全跑成了野人,再把她安全地带回家去”(47)。可黛西对此却十分不以为然,对沃格太太说“我不会同意你的意思”(49)。这让沃格太太非常伤心和失望。

在晚会上,沃格太太对于黛西带意大利男人来访表示很不满。黛西和沃格太太告别时,沃格太太故意没有理会她,这让黛西脸色煞白。之后,沃格太太还对温特伯恩说“不许她再到我客厅里来”(58)。沃格太太这样的举动就连温特伯恩都觉得太大惊小怪,做得过分了点。

米勒太太曾经说过黛西对于罗马满意的原因:“她喜欢这里的社交界——这里的社交界真是好极了。她什么地方都去,她认识许多人。”(39)因此,沃格太太及其他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对于黛西的排挤对天真的黛西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黛西的悲剧结局是有一定影响的。沃格太太同样也是一直关注到罗马人对于黛西的看法,只看到了黛西爱社交的表面,并没有想过黛西纯真的性格本质。

四、结语

黛西这样天真烂漫的女孩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注定是要悲剧的。周围的人对于她的“不得体”的行为都是避之而不及。人们习惯了一切都要遵循规矩、礼节,即使是像温特伯恩这样的相对来说开明的人最终也没能逃脱错怪、误会黛西的命运。可以说,黛西悲剧结局的最大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试着去了解黛西,只顾着纠结于她表面的“放肆”行为。

笔者认为,《黛西·米勒》让读者们懂得了凡事不能听信谣言,只看到外表。虽然现代社会不会有黛西那样的问题,可是还是会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尤其对于一个人的了解,一定是在经过长时间相处的基础之上才能有结论的。如若不然,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James,Henry.Daisy Miller[M].UK:Penguin Books,1878.

[2]亨利·詹姆斯.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黛西·米勒[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3]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翁义钦.外国文学与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殷企平,高奋,童燕萍.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温特伯恩黛西
Controlled plasmon-enhanced fluorescence by spherical microcavity*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考特妮和龙
绿眼睛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不可能”里的可能
《谍影重重5》伯恩的全面回归
冬季
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