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2014-12-11 15:38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大学

岳 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一、引言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堂是以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一味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的模式存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短缺,大学英语教学多实行大班制。这种大班英语授课的状况使教师根本无法开展外语教学最需要的语言交际活动,只能照本宣读,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教学效果。[1]

随着大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充满活力的互动课堂,已成为大学英语老师研究和实践的教学模式。课堂互动是指在课堂这个特殊环境里师生及生生之间发生的互动行为。课堂互动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互动形式的多样化。互动式教学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能动性,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并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2]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强调学生对新知识获得具有主动性,教师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基础

由认知心理学家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流派,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3]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意义的过程,提倡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认为知识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突出作用。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活动转化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个体逐渐丰富、深化和发展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强调当个体主动地建构与理解知识时才会学得最好,教师应该充当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而是转换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教材的提供者等,并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重心的转变,即教师应从关注如何去教,转移到了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上来,即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在教学上,建构主义者提出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经验,并重视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建构主义就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观点,发展出了许多教学模式,如随机通达学习、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

三、建构主义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基于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就某一个教学内容设计多个任务类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选择任务类型,独立或是协作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4]例如,笔者在讲授《新视界大学英语4》时,从本学期讲授的每个单元分别确定一个主题,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进行主题汇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个主题,通过小组讨论、搜集材料、制作PPT,最终以小型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展示他们小组的成果。如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时尚,那么对时尚感兴趣或了解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经过一周时间的准备,该小组就中国从古至今的服饰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这种形式的开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情境式教学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意义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教学材料,为学习者创造出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景,利用生动的情景帮助学习者理解教材,构建知识体系。传统课堂以教师讲述概念、理论为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使得知识传递不再是单一的形式,还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形式立体式地展示出来。如笔者在讲述《新视界大学英语 4》第二单元时,主题为“Talking books”,在讲到英国文学名著时,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真切的感受,用多媒体播放了由同名小说《傲慢与偏见》改编的电影,同学们通过观赏该影片,了解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地主乡绅贵族阶层的礼节、教育、道德、情感和婚姻问题。情境式教学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体验,获得相关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三)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涉及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合作,以生生之间的合作为主。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探讨、交流,帮助他们获得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例如笔者在进行写作课时,采取同伴互评的模式,即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四到五人,成员的写作水平应有高中低之分。布置写作任务之后,各小组成员先独自完成初稿。同伴互评之前,给各小组提供优秀范文,集体讨论,分别从遣词造句、行文逻辑、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学习。然后,要求小组成员以此为标准,分别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商讨,找出作文中的出彩之处和不足之处。遇到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邀请教师参与讨论。最后,小组将草稿及评改意见交给作者,并要求作者在一周之后将第二稿上交。合作式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结语

在教学改革中,互动式教学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一种良好模式,同时也符合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提倡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应该充当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任务型教学、情境式教学、合作式学习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张光敏.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研究,2009(12).

[3]裴新宁.东西理念相撞:建构对教育的理解[J].开放教育研究,2003(1).

[4]刘锋,刘淑英.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CALL教学[J].商洛学院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大学求学的遗憾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